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平安银行(00000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瞄准新市民需求,平安银行发力银发族、娃娃族的“新生活”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4-20  平安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中国经营网2022-04-20

  “过去出门我要带很多张卡,现在带这一张颐年卡就可以出门,免费坐地铁,逛景点,还可以在买菜的店打折,转账、理财也方便。”三年前从外地来深圳看孙子的何阿姨说。

  何阿姨所指的深圳智慧养老颐年卡,是深圳市民政部门委托平安银行深圳分行面向在深圳居住、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发行的政府养老服务电子身份凭证卡。它集身份识别、敬老优待、政策性津贴发放、银行储蓄卡、市政城市一卡通五大功能于一体,由于携带管理方便、覆盖功能全,从2020年4月推出至今,颐年卡申请量已超78万,深圳户籍老年人的覆盖率已超过90%。

  颐年卡只是平安银行服务“新市民”系列举措中的一环。此前,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明确指出金融机构要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作为一个零售银行,平安银行正在利用零售业务和科技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组合拳,为新市民在城市的“立足”和“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老人普遍面临“数字鸿沟”考验银行社会责任和技术能力

  黄老伯来深圳两年了,退休后他就从老家兰州来深圳照看外孙女。最近他要办理取款业务,去到银行网点,却被告知银行柜员机不能实现存折取款,必须在柜台办理。银行工作人员建议老人办理下载一个银行的APP。

  “工作人员帮我下载了一个他们的APP,但我发现上面的字很小,看起来很费力,而且主要功能很难找,操作步骤也不易懂,我回家折腾了好几次,都没成功。”黄老伯说。

  黄老伯这样的案例不是孤例。2021年末,南方系一家媒体选择了深圳本土十家银行网点进行银行适老化系列测评,参与测评的银行涉及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三种类型。测评结果显示,深圳多数银行的适老化工作不到位,有的硬件设施缺失,有的人文关怀不足,有的完全没有老年服务思维,这在客服热线与APP的体验上最为明显。

  尽管监管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部门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通知》,但多数银行对于金融服务的“适老化”严重不够。面对老人普遍面临的“数字鸿沟”痛点,一些银行置若罔闻,显示了对于银发族这一特殊群体的漠视。

  不久前,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发文,要求金融机构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通知明确指出,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目前约有三亿人。这三亿人中,就包括老人和小孩。

  根据深圳市民政部门此前的数据,至2017年底深圳全市户籍老年人为28.87万人;如果按照常住人口统计,则大约有90万老年人,再加上内地来深投靠子女和“候鸟”型老年人,实际上有超过120万老年人。

  在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看来,新市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这些市民往往又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这个群体具有数量巨大、成长性强、金融服务需求大的特征,商业银行如能引入科技手段,精准切入新市民的痛点,为其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商业银行自身也能够获得长期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以服务老人为例,在老龄化和数字化趋势叠加的时代,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渐突出。如何让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如何为他们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这很考验银行的社会责任和科技能力。”

  上述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家零售银行,平安银行最大的优势是零售业务和科技赋能,与服务新市民的要求高度契合。平安银行通过打出系列‘组合拳’,来更好地服务新市民。”

  银行打出系列“组合拳”提升老幼群体获得感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