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浪财经2025-07-28

近日,由平安银行与摩根资产管理联合举办的“长钱长投,ETF高质量发展生态建设系列活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ETF新生态”主题研讨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举办。会议围绕ETF市场创新发展方向、环球ETF市场热点、指数化投资发展与展望,以及中长期资金入市投资策略等话题进行深度探讨。
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指数公司、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等领域的专家80余人。平安银行金融同业部总经理刘春玲女士、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刘富伟先生出席了本次会议并致辞。
平安银行刘春玲女士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绿色能源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引擎。ETF作为高效、透明的工具,在服务国家战略、引导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愈发关键。
摩根资产管理刘富伟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全球ETF市场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4月底,全球ETF资产规模从2014年的不足3万亿美元攀升至15.2万亿美元。中国ETF市场同样发展迅猛,近一年来,中国ETF市场资金净流入规模达10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44亿元),位列亚太地区第一(数据来源:彭博、晨星,截至2025年4月底)。这一态势反映出ETF这类产品在全球投资领域的地位日益重要。未来,伴随着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将会更加便利,摩根资产管理看好中国指数化投资前景,期望与投资者共同把握行业发展机遇。
上海证券交易所创新产品部专家在会上分享了ETF市场的创新发展方向。专家指出,从权益类ETF在股票总市值中占比、指数基金规模在非货公募基金规模中占比,以及平均单只ETF规模的角度,相比全球市场,境内市场ETF仍有广阔发展空间。展望未来,上交所将持续健全指数和ETF产品体系,突出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断优化ETF配套机制,推动形成“长钱长投”环境,同时聚焦服务对接中长期资金,推动投资规模和比例稳步提升。
摩根资产管理ETF专家王伟分享了全球ETF市场的热点话题。王伟表示,主动型ETF目前是全球ETF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2014年以来全球主动型ETF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43%,美国主动型ETF新发数量已经占到其全部ETF新发数量的50%(数据来源:彭博,摩根资产管理,截至2025年4月底)。作为ETF行业自然演变的结果,主动型ETF既能享受ETF透明度高、交易便捷、费率较低的优势,也能搭载主动管理策略以追求潜在的超额回报。摩根资产管理目前是全球第二大主动ETF管理人,将致力于把旗下成熟的主动管理策略借由ETF这一工具提供给投资者(数据来源:摩根资产管理、晨星和ETF.com,截至2025年5月底)。
中证指数公司市场服务部资深经理马轩探讨了指数化投资的未来趋势。马轩表示,国内政策的支持、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A股投资者机构化的进程,共同推动了指数化投资的发展。作为连接资本市场投融资两端的重要载体,指数和指数化投资本身承担的功能性也正在逐步加强。未来,中证指数公司将围绕宽基、行业/主题、策略、固收、多资产等领域持续丰富指数体系,满足市场日趋多元化的指数投资需求。
平安资产管理FOF投资部总经理丁平围绕“中长期资金入市”主题进行了深入解读。丁平表示,保险资金天然秉持长期主义,在低利率环境下权益投资更是险资投资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保险资金作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际行动践行耐心资本担当。展望未来,中长期资金将持续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会议最后,摩根中证A500ETF基金经理韩秀一分享了中证A500指数的投资机会。韩秀一表示,中证A500指数注重行业均衡,且行业分布贴近中证全指,代表性强,其下沉到三级行业选龙头的编制方法,有助于指数及时纳入新质生产力板块的优质公司,具有持续的生命力。今年以来,在国产AI大模型技术突破的推动下,A股相关产业链企业有望受益,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也随之提升,展望后市,能够代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中证A500指数值得关注。
本次研讨会为行业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平台,也为ETF市场的创新发展指引了方向。展望未来,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将继续融合海外经验,立足本土实践,致力于打造特色化的ETF产品体系,携手各方合作伙伴,与投资者共同拥抱指数化投资的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