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兴通讯(00006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中兴通讯:安信基金、百达资产等111家机构于8月30日调研我司

http://www.chaguwang.cn  2021-09-02  中兴通讯内幕信息

来源 :证券之星2021-09-02

  2021-09-01日中兴通讯(000063)发布公告称:安信基金蓝雁书,徐孙昱、百达资产张琴、博时基金陈伟,张晔、常春藤资产程熙云、创金合信基金周志敏、第一上海证券黄佳杰、东方证券资管蒋蛟龙,李燕,张明宇、方正富邦基金陈奕君、富瑞李裕生,白天予、光大证券石崎良、国君国际余劲同,陶选、国泰基金邓时锋,王茜、国信证券陈彤、国源信达李剑飞、红筹投资邹奕、华安财保资管孙楠、华安证券张天、华金证券陈南荣、华西证券宋辉、华新资本邓海峰、惠理基金洪若甄,张沁、建银国际张一鼎、景顺长城詹成,郭琳、麦格理刘馨竹、民生证券傅鸣非、南方基金郑晓曦,姚欢宸、安信证券马天诣、宝盈基金容志能、财通资管姜永明、诚通控股谢凯、大成基金吴希凯、东方证券张颖,江舟、东吴证券侯宾,姚久花、富国基金张峰,周宗舟、高毅资产张继枫、广发基金冯骋、国盛证券宋嘉吉,邵帅、国泰君安证券王彦龙,马玥、国信证券香港郑宇飞、海通证券朱劲松,余伟民、花旗方飞云、华安基金介勇虎、华创证券韩东,李娜、华泰证券蒋宏民,余熠,闫慧辰、华夏基金张景松、汇丰前海何方,丁诚、嘉实基金陈黎明,郭杰,董福焱、景林资产徐伟、雷根资产阳桦、美银美林朱伟杰、摩根士丹利孟羽,蔡格琳、宁银理财吴桐、诺安基金张强、盘京投资陈真洋、前海人寿陈志新、人保资管黄鑫、瑞信王晓琼、睿远基金刘平、上银基金颜枫、神农投资陈宇、施罗德宋敬祎、太平资产詹瑶、泰康资产香港鲁悦、天治基金陈付佳、万联证券吴源恒、西部证券张真桢、信达证券蒋颖、兴全基金谢治宇,叶峰,沈安妮、野村段冰,张康、易同投资党开宇、银河证券龙天光、元葵资产范院勤、长城证券蔡微未、招商证券资管吴彤、浙商证券汪洁、中金公司陈昊、中信保诚叶飞,杨柳青、中信证券黄亚元,李赫然,王俊贤、中银国际证券宋方云,肖宛远、Dymon Asia黄志豪、LMR Partners杜劲松,应豪、PolymerTony Yin、诺德基金孙小明、鹏华基金周书臣、前海粤鸿投资黄新耀、融通基金杨泠枫、瑞银王宗豪,黄雨芊、润晖投资潘峮、申万宏源李国盛、生命保险资管唐航、太平洋证券李宏涛、泰康资产黄成扬、天风证券唐海清,陈汇丰、万和证券田明华、西部利得基金邢毅哲、新华人寿耿金文、星展银行庄亚林、兴业证券王楠,仇新宇,洪嘉骏,李佳勋、颐和银丰赵英杰、银河国际布家杰,李哲瀚、盈峰资本张珣、圆信永丰基金范妍,浦宇佳、招商证券余俊,张皓怡、招银国际伍力恒,杨天薇、中国人寿章翔、中泰证券易景明、中信建投乔磊,曹添雨、中银国际香港孟昕、中银基金李思佳、Hel Ved卢志恒、Millennium于天博于2021-08-30日调研我司,本次调研由执行副总裁、财务总监李莹女士,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谢峻石先生,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丁建中先生负责接待。

  本次调研主要内容:

  问题

  1:近期大家比较关注国内运营商资本开支,第一,2021年上半年,国内运营商使用资本开支1273亿元,占全年计划资本开支3406亿元的37%;第二,中国电信表示2-3年后资本开支会下降,占营业收入比例将低于20%;第三,2020-2022年是国内5G建设高峰期,2023年及以后,如果没有好的5G应用,运营商资本开支可能会下降。请问,2021年下半年国内运营商资本开支预计加快,对公司运营商业务的积极贡献何时开始体现?公司怎么看待未来国内运营商资本开支趋势,是否会引起整个行业下滑?进而对公司国内业绩增长造成影响?答复:2021年上半年,国内运营商使用资本开支金额占全年计划资本开支金额的37%。700MHz5G基站和2.1GHz5G基站集采时间有一定程度的滞后,2021年运营商投资节奏和公司发货节奏也是在6-7月份开始加速,相关项目业绩预计在下半年开始体现。根据运营商公开数据,近两年国内运营商资本开支保持在3300-3400亿元,总体投资保持稳定。我们也注意到,中国电信预计未来2-3年,资本开支占收入比例将低于20%,同时,中国电信也预计未来2-3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2021年上半年,国内运营商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较好增长,行业整体趋势向好,我们判断投资规模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上述判断与第三方咨询机构观点基本一致,电信咨询公司Gartner在2021年7月发布2021年至2025年全球运营商资本开支数据,预测年复合增长率约2.2%。结合过去十年和未来五年的趋势看,运营商市场投资比较稳定,虽然在4G初期和5G初期出现一定程度波动,但波动幅度不大。在海外市场,2020年至今,由于疫情影响,海外市场电信投资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预计未来在疫情好转后,会逐步恢复。2021年上半年,公司国内运营商业务无线产品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约35%+,国内无线收入不是公司收入的全部。国内运营商除进行无线网络投资以外,还会投资有线网络,同时,加大产业数字化投资,以中国电信为例,2021年资本开支结构为4G和5G网络投资占比48%,宽带网络和产业数字化占比达37%。公司在国内运营商无线、核心网、宽带接入等产品实现份额领先,达到30%以上,但传输、数通、服务器等产品国内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方案竞争力,稳定现有市场总体份额的基础上,在局部市场实现进一步突破。此外,在运营商业务收入中,海外市场占比约30%+,随着海外运营商投资的逐步恢复,也会为公司运营商业务收入的增长带来积极的贡献。问题

  2:近期,中国移动700MHz5G无线网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2.1GHz5G无线网集采结果陆续发布,公司份额较上年同期有提升,是否符合公司此前制定的份额目标?后续还有2.6GHz和3.5GHz5G无线集采,公司预计会获取多少份额?除无线产品以外,在有线产品领域,包括固网、传输、数通,以及家庭终端产品,公司目前的市场份额是多少?未来有没有提升的空间?目标是什么?答复:700MHz5G和2.1GHz5G无线网集采结果已经公布,公司中标份额较上年同期的5G无线网集采有提升,特别是在2.1GHz5G无线网集采,公司中标份额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达到公司此前制定的目标。中国移动2.6GHz、中国电信中国联通3.5GHz无线集采项目,目前正在处于谈判阶段。在国内运营商业务有线产品方面,固网,公司市场份额约40%,未来10GPON渗透率预计持续提高,公司固网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在传输和数通产品,公司市场份额提升空间比较大,传输产品超100GOTN预计是未来建设重点,公司会加大产品方案的创新力度,力争在超100GOTN产品实现市场份额提升,2021年上半年,公司数通产品的高端路由器中标中国电信CN2和163网络建设项目,在电信市场实现了较大突破。未来几年,力争能够在国内市场实现稳健增长,成为运营商的核心供应商。家庭终端产品,主要包括ONT(光猫)、机顶盒和泛智能终端,相关收入计入公司消费者业务。公司家庭终端产品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受到疫情影响,在国内国际市场,家庭终端产品快速发展,2021年上半年,公司消费者业务中,家庭终端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90%,未来几年,随着10GPON、WiFi6和8K视频技术的迭代,总体需求规模基本稳定,同时,新技术迭代有助于家庭终端产品销售单价提升,对家庭终端产品业绩有较积极影响。问题

  3:今年是公司战略发展期收官年,2022年和2023年公司将步入战略超越期,能否展望一下未来2-3年各项业务经营趋势?及公司采取哪些举措实现战略超越期各项业务目标?答复:2020年到2021年,公司运营商业务,在国内市场提升份额,在国际市场聚焦经营大国并为公司贡献利润,上述目标基本实现。2022年和2023年,全球运营商资本开支基本保持稳定,公司运营商业务重点在于市场份额提升,在国内市场,无线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传输和数通产品市场份额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国际市场,我们在稳住经营大国的情况下,市场份额也有提升空间,公司期望运营商业务保持稳步增长,确保净利润率稳中有升。在政企业务,公司期望国内政企业务收入高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公司政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17.7%,其中,国内政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50%,服务器产品收入同比翻番,国际政企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主要由于近两年公司在国际市场聚焦经营大国和运营商客户,国际政企业务还是存量客户贡献收入,受到疫情影响,国际市场投资有所下降。今年,公司国内政企业务突破金融、互联网等头部企业客户,实现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等主流产品的销售,后续还要加强数通产品在政企客户的销售。在手机产品,公司希望实现规模增长,为提升品牌形象和供应链话语权奠定基础。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创新业务,比如汽车电子、5G行业应用、分布式金融数据库,希望为公司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为实现上述业务目标,公司也制定了详细的策略和具体的路径。在产品方面,坚持关键领域技术领先,主要产品的竞争力力争第一,强化和确保业务可持续性,拓展并形成几个新的百亿级产品,比如在服务器、数据中心、新能源产品。对汽车电子业务,市场关注度比较高,公司已开始做拓展,从拓展到为公司贡献规模收入和利润,约需要3-5年的时间。在运营商业务方面,国内,持续提升无线、核心网、承载、数通产品的市场格局,贡献更多利润,同时,打造新业务及2B领域增长点,在5G行业应用领域,希望未来能够成为与运营商合作的新业务增长点;国际,加强优质客户和优质区域的深度经营,不断提升市场格局,合规经营,实现稳健增长。近两年,国际市场经营质量不断提升,毛利率改善,应收账款计提实现量级的下降。在政企业务方面,国内政企加快拓展金融、互联网等重点行业的头部客户,强化渠道综合竞争力,聚焦传统优势产品以及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机会型产品的快速复制推广,实现跨越式增长。在消费者业务方面,要抓住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产品发展和变化的机会,迅速扩大规模,国际稳健经营,国内适当加大品牌、渠道投入,包括聘请新代言人、投入机场广告、拓展线下渠道,希望重回主流。在新业务方面,加强汽车电子布局以及5G行业拓展,与国内主流车厂建立战略合作,加快破局。问题

  4:海外疫情比较波动,公司海外市场业务进展情况如何?2021年上半年,海外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有无达到此前制定的目标?答复:海外市场的疫情进展比公司去年的判断要复杂得多,一方面为海外出差带来不便,每个国家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拓展业务,另一方面,海外市场电信投资受到一定程度压制。目前,科技抗疫已经成为国内和国际市场主旋律,在国际市场,疫情改变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模式,比如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线上支付等,会为公司所处的ICT行业带来新增长点。此外,由疫情推动的公司数字化转型,推动公司持续优化成本。2021年上半年,虽然面临新冠疫情和外部环境的挑战,公司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171.2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海外运营商网络营业收入同比保持增长,突破多个价值市场,海外政企业务有所下降,海外消费者业务同比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持续实现盈利,达到了公司此前制定的目标。问题5:2021年上半年,公司运营商业务营收同比基本持平,展望下半年,随着国内运营商的投资加快,公司运营商业务全年营收是否能实现增长?今年收入目标达成情况?此外,公司毛利率在持续改善,请问这个毛利率水平能否保持和更进一步改善?答复:根据国内运营商披露的数据,下半年资本开支占比更大,同时,国内运营商700MHz5G基站和2.1GHz5G基站集采时间有一定程度的滞后。公司收入需要根据发货节奏和交付进度逐步确认。综合上述因素,2021年,公司预计运营商业务收入实现增长,具体的金额将由下半年的发货节奏和交付进度确定,同时,公司在大力加速产品交付进度,希望能够实现更多收入的确认。关于毛利率,一方面是市场环境改善、规模化效应所带来的商务价格把握和成本结构优化,另一方面是部分部件采购成本上升,上述情况下,公司仍然有信心维持2021年毛利率同比改善的预测,季度间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问题

  6:汽车电子是公司未来要拓展的新业务,从今年3月公司设立汽车电子团队,到近期公司分别与一汽和上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家都十分关注公司汽车电子业务,目前进展如何?第二个问题是,公司消费者业务最新业务进展情况如何?公司国内手机销量如何?线下渠道布局进展如何?手机业务的市场策略及未来增速展望。答复:(1)汽车电子业务公司在今年3月设立汽车电子团队,经过调研和研讨,公司将汽车电子业务定位为数字汽车基础能力、核心部件提供商,智能网联产品和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与合作伙伴一起为智能汽车提供个性化、极致驾乘体验,共同建设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相关产品涉及:汽车电子相关芯片、基础软硬件平台、智能驾驶算法、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产品等。公司具备做汽车电子的基础能力,对行业的了解还需要逐渐深入,初期主要聚焦与传统头部车企的合作。今年7月和8月,公司分别与中国一汽和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中国一汽,双方将加强在核心技术,尤其是芯片和基础软件领域的合作,重点探索整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从芯片定义、架构设计、算法与IP嵌入、测试验证、车用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软件中间件等方面开展合作。在上汽集团,公司在操作系统、基础软件、芯片、软件架构、算法能力及智能化平台有深厚积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5G技术、V2X网联等网络联接技术方面具有领先的能力和产品优势,可支持上汽集团云管端一体化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比如,在智能网联产品,公司凭借在通信以及车联网行业的多年技术积累,提供4G/5G-V2X模组和RSU(路侧单元)及V2X云控平台整体解决方案,共同加快5G-V2X规模化商用进程;在基础软硬件平台,围绕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双方将不断丰富自身在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的应用与实践,构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方案和产品竞争力。公司对汽车电子业务的定位比较清晰,公司有三项核心竞争力,一是芯片的定义和设计能力;二是公司基础软硬件能力,包括操作系统、硬件规划以及软件研发能力;三是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RSU(路侧单元)和智能模组已是公司的传统产品。(2)消费者业务消费者业务是公司端到端完整通信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是支撑未来业务增长的方向之一,在5G时代会继续坚定地发展消费者业务。去年11月底宣布重回国内2C手机市场以来,公司在品牌、产品、渠道方面进行了革新。在品牌方面,今年年初,公司联手张艺谋导演团队发布了全新品牌TVC,同时聘请了新的品牌形象代言人,共同打造更加年轻和主流化的品牌形象及营销宣传。在产品方面,迅速推出中兴Axon30系列、S系列手机新品,继去年全球首发屏下摄像手机之后,新一代屏下摄像手机Axon305G已于近期首发上市,延续公司在屏下技术方面的引领性创新,首销日在京东和天猫两大平台成为安卓手机单品销量的TOP1。在线下渠道,公司正在加紧线下渠道建设,计划年内投入建设5000个零售阵地,目前建成超过3500家,覆盖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多个城市。中兴手机首家5G体验店已在深圳开业,实现终端渠道的全面赋能。在品牌、产品、渠道的多重发力下,2021年上半年,公司消费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6.6%,其中,家庭终端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90%,手机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40%。下半年,公司将继续把握5G手机和数据产品的市场发展机会。国内市场,强化品牌投入,公司评估了上半年的国内品牌投入,在政企业务和手机业务都有一定成效;线上和线下渠道共同发力,加快拓展政企市场,持续推动收入增长。海外市场,保持稳健经营,持续提升主要大国的精耕细作运营能力,因国施策。公司在拉美地区尤其是墨西哥,手机市场份额能够进入前五名。问题7:2021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销售费用率还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公司继续加强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达到16.7%,相比以往是比较高的水平,未来三项费用的趋势如何?公司如何平衡投入与产出?答复:公司按照战略目标和预算规划节奏确定三项费用的投入趋势和方向。2021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提升,销售和管理费用率持平或略降,近几年保持了同样趋势。2021年上半年16.7%的研发费用率,低于国外主设备商。近几年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增加,目的是为了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助力公司运营商业务市场份额提升,以及政企业务和消费者业务快速增长。在研发费用,公司的投入策略跟随公司市场和产品拓展,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也会关注研发投入强度和投入产出比,未来研发费用率可能会考虑公司整体盈利情况小幅波动,也会更加关注研发投入强度和投入产出比。在销售费用,公司拓展消费者市场,需要适度增加广告投入,近几年,公司销售费用控制效果较好,我们有信心继续有效控制销售费用,期待销售费用率基于规模效应会略微下降。在管理费用,通过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管理效率,期待持续性地提升费用效率。问题

  8:公司政企业务的发展势头不错,国内政企市场围绕算力和连接的增量需求,同时也有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包括信创和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落地,加速信创和国产化的进度,在服务器、数据中心、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核心政企产品领域,公司相比行业竞争对手如何体现核心竞争优势?面对当前市场机会,公司采取哪些市场策略加快发展?答复:公司产品和方案抽象出来就是连接和算力,在运营商领域,比如固网、无线等主要满足连接需求,服务器、核心网等主要满足算力需求。目前,在政企市场,基于竞争格局的变化、国家加大发展新基建、信创产品需求增长,我们一直认为政企业务是公司进一步实现规模增长非常重要的动力,因此,公司加大国内政企业务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体现在,首先,公司将2021年定义为政企年;第二,公司会在服务器、数据中心发力;第三,在研发资源和销售资源配套支撑。关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产品角度看:(1)服务器,国内服务器需求排名前四领域包括互联网、金融、运营商、政务,公司服务器是从运营商市场入手,2021年上半年公司服务器在中国移动集采的市场份额比较高,在运营商市场形成规模效应后,公司服务器再进入金融、互联网两大领域,快速实现市场份额提升。此外在供应链方面,公司从加强资源布局、消除供应独家,关键物料提前备料等三个方面保障战略产品商业可持续。同时公司进行重点战略投入,比如在南京建立服务器的专项智能生产基地,保障服务器的规模应用与快速发展。(2)数据中心产品,公司提供全系列自研产品及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自研产品覆盖暖通、配电、DCIM(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等。公司数据中心产品在互联网头部企业实现规模突破,向互联网企业提供全预制化的数据中心,不是传统的数据中心。公司数据中心产品PUE(电源使用效率)是比较低的,符合目前国家绿色发展要求,同时,建设周期非常短。公司数据中心产品是从与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向其他行业拓展,2021年上半年公司数据中心微模块进入中国电信采购短名单。(3)数通产品,公司通过芯片、软硬件平台化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处于业界领先地位,满足政务、金融、电力、央企需求。从方案角度看,后续随着国内产业数字化的推进,及ToB业务对专网专线的要求,比如5G工业(矿山和钢厂)、远程办公、园区数字化,未来会从传统分销模式向方案经营模式转变,即以前公司只卖产品,但后续公司会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公司过去形成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能力优势将会更加明显。公司拥有核心产品,加上生态合作伙伴组成解决方案,这种组合比单一产品厂家具备更多的竞争优势。问题

  9:近期,有几个市场传闻,第一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项目已于2021年4月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文,现在已过去4个月,为什么还没实施呢?是否有股价方面的考虑?第二我们看到部分设备商参与中国电信回A的战略配售,比如华为、深信服,而公司没有参与上述战略配售,是否会影响公司在中国电信集采的份额?第三市场传闻美国将再次制裁公司,有无这种情况?答复:(1)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项目公司已于2021年4月收到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批复,核准公司向广东恒健、深圳汇通发行A股股份购买相关资产,及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6.1亿元,有效期12个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存在利润分配方案尚未提交股东大会表决或者虽经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但未实施的,应当在方案实施后发行。公司已于2021年8月20日实施完毕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后续,公司会积极推动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的实施工作,并将根据规定及时披露相关实施进展情况。我们将上述项目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持续推进。(2)关于中国电信战略配售公司处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项目期间,如果参与战略配售,可能会被监管认定为财务性投资,如被认定,参与战略配售的金额会从公司再融资的额度中扣减,我们也向中国电信说明我们的情况。(3)关于美国会否再次制裁公司自2018年以来,坚决贯彻合规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公司持续进行合规投入,建立并不断优化完善符合国际标准的合规体系,致力于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建透明、互信、健康的营商环境。公司有理由相信,合法合规经营是企业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也有助于抵御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中兴通讯公司目前不在现行的“制裁清单”范围内,没有两地上市监管机构要求应披露而未披露的相关信息。希望市场投资者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兴通讯。问题10:2021年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约8.7亿元,上年同期为3.7亿元,同比增加5亿元,原因是什么?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损益超4亿元,为何比较高?答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少数股东损益这两个科目,对应公司的两个业务事项。一是,由于公司业务遍布全球,公司有外汇敞口,公司通过衍生品合约进行汇率风险的对冲,衍生品合约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二是,由于中兴创投持有的投资标的股票会上市、会变现等,相应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少数股东损益。具体来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加5.0亿元,其中,衍生品合约公允价值变动增加3.5亿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增加1.5亿元。公司实施衍生品合约,目的是对冲汇率风险,使外汇敞口尽量不受汇率波动影响,因此衍生品合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与财务费用中汇兑损益一同分析,无论衍生品合约公允价值变动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与财务费用的汇兑损益大比例的对冲,对单一科目影响可能比较明显,但对整个报表利润数据的影响不大。2021年上半年,衍生品合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收益2.7亿元,上年同期为损失0.8亿元,同比增加3.5亿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中汇兑损失4.1亿元,与衍生品合约收益对冲后为净损失1.4亿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为中兴创投持有的投资标的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21年上半年为收益6.1亿元,上年同期则为收益4.5亿元,同比增加1.5亿元。公司并表中兴创投,但只计入部分收益,其余收益计入少数股东损益,因此上述收益对公司归母净利润影响不大,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少数股东损益4.7亿元也主要由中兴创投持有的投资标的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所形成。以上是这两项业务对报表科目的影响,但综合看,这两项业务对公司归母净利润影响都不大。问题

  11:全球芯片短缺对公司规模发货和成本管控的影响?在运营商业务,能否分享公司降本增效的具体举措,未来还有哪些新的规划?答复:全球芯片产业链比较长,疫情对全球芯片供应的影响,不仅在通信芯片,还包括汽车芯片等,对相关公司的发货和成本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全行业都有芯片短缺和成本管控的困难,在面对困难时,关键看谁的反应快、点子多、准备的更加充分,如果准备充分,反而会是一个机会点。我们对自身的准备情况有信心。预计行业缺芯状态可能会延续至2022年二季度,面对材料供应风险,公司在采购业务上构建三道防线:一是加强资源布局以及与全球核心供应商战略合作,消除独家供应风险,做到技术、质量、成本和交付等综合最优,有效保障可持续供货;二是在预测备料方面,加大对行业产能紧张、采购周期长、供应弹性差等关键风险物料的提前备料,预防供应中断;三是在订单履行方面,协同市场、供应商进行中长期供需平衡分析,及时解决各类型供应风险,确保全球项目及时交付。降本增效方面,首先,国际市场通过选择优质客户,提升合同质量;第二,从产品角度,强调平台化、标准化、集约化运转提升规模降成本的空间;第三,从工程维护角度,在疫情影响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公司通过数字化来降低产品交付难度,做到产品易安装、易维护、易开通,降低工程维护成本。

  中兴通讯主营业务: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生产程控交换系统、多媒体通讯系统、通讯传输系统;研制、生产移动通信系统设备、卫星通讯、微波通讯设备、寻呼机,计算机软硬件、闭路电视、微波通信、信号自动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监控系统、防灾报警系统、新能源发电及应用系统等项目的技术设计、开发、咨询、服务;铁路、地下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厂矿、港口码头、机场的有线无线通信等项目的技术设计、开发、咨询、服务(不含限制项目);通信电源及配电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工程安装、维护;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及配套产品(含供配电、空调制冷设备、冷通道、智能化管理系统等)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工程安装、维护;电子设备、微电子器件的购销(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承包境外及相关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进出口,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的劳务人员;电子系统设备的技术开发和购销(不含限制项目及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按贸发局核发的资格证执行);电信工程专业承包(待取得资质证书后方可经营);自有房屋租赁。公司可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业务发展和自身能力,经股东大会和有关政府部门批准后,依法变更经营范围和调整经营方式。

  中兴通讯2021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30.71亿元,同比上升12.44%;归母净利润40.79亿元,同比上升119.6%;扣非净利润21.12亿元,同比上升134.16%;负债率69.76%,投资收益7.03亿元,财务费用4.81亿元,毛利率36.14%。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