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美的集团(00033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业绩增速放缓,美的集团布局“A+H”只为海外?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1-21  美的集团内幕信息

来源 :投资时报2023-11-21

  展的新空间

  又一家已在A股市场上市多年的行业龙头向港股发起冲击。

  继顺丰控股之后,日前,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本次IPO,该公司募资主要用于全球科技研发;智能制造体系的持续建设,供应链管理的升级;完善全球分销渠道和销售网络,提高自有品牌的海外销售;及补充运营资金。若能成功IPO,美的集团将实现A股H股同时上市,成为海尔集团之后又一“A+H”上市的白电巨头。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2022年销量及收入计算,美的集团为全球最大家电企业。但随着各大家电品类纷纷进入存量市场竞争,这家老牌家电企业也遭遇挑战。

  数据显示,2022年,美的集团实现营收3457.09亿元,同期净利润为295.53亿元。从年度业绩增速来看,该公司过去一年营收仅增长1.16%,这一增速创近六年新低。同时,公司2022年3.43%的净利润增速也触达2013年以来低点。

  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经历了2020年那一波大幅上涨后,美的集团A股股价向上动能趋弱。截至11月20日,该公司A股股价收于52.43元/股,较此前97.93元/股高点下跌46.46%。

  美的集团此番赴港上市目的为何?《投资时报》研究员电邮沟通提纲询问该公司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发力B端业务领域

  作为家电巨头的美的集团,经过50多年发展,经营业务已变得更加多元化、国际化。除了覆盖日常生活的智能家居、家电产品之外,在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板块,美的集团也孵化出了能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产品。目前,该公司已形成覆盖高端市场、大众市场及年轻群体市场的品牌矩阵,主要有面向高端市场的COLMO及东芝、面向大众市场的美的、小天鹅和酷风,以及专为年轻消费者打造的Comfee及华凌。

  整体来看,美的集团的业务主要分为智能家居业务和商业级工业解决方案两大板块。

  智能家居业务提供广泛的家电产品,包含空调、冰箱、洗衣机、厨电及其他各类家电。2023年上半年,美的集团智能家居业务收入达1324.05亿元,营收占比为67%,属于业绩基石。

  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包含四类产品及服务,新能源及工业技术业务是指包括压缩机、电机及工业控制系统在内的工业技术,及贯穿新能源全价值链的绿色新能源解决方案;智能建筑科技业务是指凭借商用空调、电梯、楼宇能源管理及楼宇控制软件等产品的组合,能够为基础设施、公共场所、工业园区、农业设施及其他场所提供智能综合解决方案;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是指能够提供涵盖工业机器人、工作单元、全自动化系统及联网的一站式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及自动化物流系统,可服务汽车、电子、金属和塑料、消费品、零售、电商和医疗等终端市场;而创新业务主要包括安得智联(物流科技公司)、美云智数(工业软件和数字化咨询服务公司)、美智光电(照明及智能前装产品提供商)及万东医疗(医疗影像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从盈利状况来看,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9月(下称报告期)美的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2857.10亿元、3433.61亿元、3457.09亿元和1977.96亿元,2021年和2022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18%和0.68%;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75.02亿元、290.31亿元、298.12亿元和185.29亿元,2021年和2022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28%和9.33%。

  可以发现,2022年公司总体营收及净利润的增速开始变缓。而公司整体毛利率则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分别为23.5%、22.4%、24.1%和25.0%。这与近年来,家电行业逐渐转为存量竞争市场密切相关。

  同时,美的集团也在进行多元化转型,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的B端业务营收占比呈现逐渐上升趋势,2023年上半年,美的集团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业务、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和创新业务四大B端业务收入达502.81亿元,营收占比为25%,达到总营收四分之一的水平,处于加快增速阶段。

  美的集团各业务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扩张海外市场版图

  美的集团在A股上市期间的盈利能力有目共睹,累计分红总额达867亿元,仅2022年就分红116亿元。此外,公司自身造血能力也较为强大,截至2023年9月30日,美的集团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47.87亿元,总体来看根本“不差钱”。

  那么,美的集团此番赴港上市目的为何?

  从地区业务布局来看,美的集团的海外营业收入占比高于海信集团、格力电器等,但是不及海尔集团。海尔集团自90年代“出海”以来,一直坚持“自主创牌+本土化运营”的策略,而美的集团的海外业务大部分是OEM(代工业务),OBM(自主品牌业务)占比较少,2022年OBM业务才首次超过海外智能家居业务收入的40%。

  此外,根据2023年中旬,谷歌与全球数据分析公司凯度共同发布的《2023中国全球化品牌五十强》显示,在榜单中,有四家家电企业集团入围,按照排名先后分别为第八名的海尔集团、第九名的海信集团、第十一名的TCL和第三十名的美的集团,相较于海尔集团等同行,美的集团的海外品牌认知度稍显逊色。

  而此番上市,美的集团表示,“我们已准备好,致力进一步提高海外收入占比,重点聚焦自有品牌业务发展。”除了提高自有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贯彻全球化发展战略外,美的集团或也能借助港股获取更多的融资机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拉升公司估值,提高股票流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有专家分析称,从上市公司估值角度来看,H股估值大多低于A股估值,若美的集团港股IPO成功,会导致原有股东的股份摊薄,由于股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将减少中小股东手中股票的每股收益,并在短期对股价构成利空。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除了集团整体赴港上市外,美的分拆子公司上市的步伐也一直没有停歇。

  2020年7月,美的集团就公告称,拟分拆子公司美智光电在创业板上市,但中间一度撤回申请,重新交表后,2022年4月该公司招股书被深交所受理,目前仍处上市进程中。2022年7月末,美的集团又表示启动分拆子公司安德智联在深交所上市的筹备工作。

  集团与子公司多管齐下,美的资本市场版图如何谋划值得关注。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