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ST民控(00041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青岛首家A股退市公司或将是它——*ST民控恐难逃“惨淡落幕”!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4-17  *ST民控内幕信息

来源 :青岛财富圈2024-04-17

  在经历延期之后,4月16日,*ST民控发布深交所关注函回复公告称,根据审计进展及会计师的核查意见,会计师初步认为公司2023年具有争议的部分营业收入中的部分回款(去年四季度第三方代逾期客户续当资金7238万元)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公司与会计师进行了充分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初步确定该部分回款不确认收入。

  这也意味着,*ST民控2023年营业收入能否超过1亿元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而结合截至4月16日公司股价已连续14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即便*ST民控最终未触及财务类退市标准,也难逃交易类退市的命运。“截至4月16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0.55元/股。这意味着,即使后续6个交易日连续涨停,*ST民控也将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而触及交易类退市标准。”辽宁同方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明明向记者表示。

  这意味着

  *ST民控已提前锁定退市,

  它也将成为历史上青岛辖区A股首家退市公司。

  ↓↓↓

  据悉,*ST民控(民生控股)原名最初名称为青岛国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国货”),是1992年12月30日经青岛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青体改发(1992)60号文件批准,在对青岛国货公司整体改组基础上,由青岛国货公司、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益青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同发起,采取定向募集方式于1993年6月12日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采用“全额预缴、比例配售、余额即退”的方式发行1800万股社会公众股,并于1996年7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2002年8月23日,经财政部批复同意,公司控股股东青岛市商业总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4778.7万股国有法人股出让给上海华馨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华馨”),股权转让完成后,上海华馨共持有公司法人股48488250股,占总股份的25.09%,成为第一大股东。

  2009年4月19日,上海华馨与泛海集团有限公司、通海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泛海”)签署了协议,上海华馨以其持有的本公司119,981,428股限售流通股出资,对中国泛海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上海华馨成为中国泛海的股东之一,中国泛海直接持有本公司22.56%的股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卢志强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014年,中国泛海将名下的民生典当、民生保险经纪、民生期货和民生电商注入该公司,并改名民生控股。

  2015年5月,民生控股收购了母公司中国泛海旗下的民生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民生财富)100%股权。收购民生财富后,民生控股转变成为包括典当、保险经纪和财富管理在内的中小微金融服务业务的上市公司。

  据悉,在今年2月7日,卢志强旗下的*ST泛海(即泛海控股)已先于*ST民控(民生控股),正式摘牌。作为“泛海系”旗下的核心上市公司,泛海控股的业务聚焦在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其巅峰时期,泛海控股的市值曾一度超过千亿元。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泛海系”的掌舵人是卢志强,1985年“下海”创业,先是让光彩事业借壳南油物业,后陆续更名为“光彩建设”“泛海建设”“泛海控股”。早期,“泛海系”的业务以房地产为主,后逐渐转向金融领域,并通过收购并入多项金融资产,罕见地拥有全金融牌照,构建起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金融帝国”。

  2015年卢志强曾以830亿元的财富值排登上胡润百富榜第8名;2016年,卢志强的财富值为850亿元,排在胡润百富榜第9名;此后,卢志强的排名不断下降,直至掉出榜单。

  欲规避股票退市

  今年1月31日,*ST民控发布的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为4500万元至1.1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850万元至1.35亿元。

  而由于*ST民控目前已被标记退市风险警示,如若公司经审计后的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但事实上,*ST民控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仅为3171.55万元,这意味着,根据业绩预告,公司去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预计为1330万元至8049万元。

  异常的季度营业收入变化引起了监管关注。在业绩预告发布后,深交所连夜发函,要求*ST民控对其是否存在年底突击交易、虚假交易从而规避股票终止上市的情形做出说明。

  2月7日,*ST民控首次回复深交所关注函表示,之所以去年四季度营业收入大幅飙升,是因为第三方代逾期客户续当。第三方即苏州某有限公司于2023年11月份至12月份支付三家客户的代续当资金7238万元,代偿原因为苏州某有限公司与三家客户签订借款合同及艺术品买卖合同。公司会计师通过核查确认上述典当贷款业务真实,利息收入计算准确,但受审计程序执行进度的影响,上述收入是否可以确认暂不能给出明确意见。

  *ST民控这份模棱两可的回复显然无法让公众满意。3月21日,深交所再次就财务指标等问题向公司发送关注函,追问公司上述暂无法确认收入的进展情况、贷款风险分类政策及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以及公司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增幅明显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4月16日,*ST民控发布了延期后的关注函回复公告表示,此前公司说明的第三方代逾期客户续当确认收入事宜,根据审计进展及会计师的核查意见,会计师初步认为该部分回款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公司与会计师进行了充分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初步确定该部分回款不确认收入。最终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23年度报告为准。目前*ST民控预约的年报披露日期为4月30日。

  基本面每况愈下

  作为深交所老牌上市公司,*ST民控上市近28年来,公司发展几经波折,多次变更主业。从最初的商业零售到生物制药,从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再到目前的典当和保险经纪。在2016年底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典当及保险经纪业务后,公司正式进入“袖珍股”行列。截至4月16日,公司总市值已不足3亿元。

  *ST民控相关负责人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大股东一直支持公司的发展和转型,但是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公司考察过一些并购标的,也考察过通过新公司增加新业务,但是受到多方面不利因素影响未能成功。公司管理团队将会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增收节支,提升公司业绩和竞争力。”

  事实上,自2017年起,*ST民控营业收入急剧下滑,至2022年时已不足0.2亿元,归母净利润也在2022年由盈转亏。公司的规模收缩也反映在公司员工数量上。短短6年时间,公司员工人数已由2016年时的335人急剧降至2022年的41人。

  不仅迟迟未实现战略转型,*ST民控对外投资的“精准踩雷”也进一步加重了公司财务负担。公司为了提升闲置资金使用效率而购买的0.43亿元民生信托理财产品,自2021年11月份逾期以来,至今仍未兑付完毕。此外,*ST民控购买的高达1亿元的中融信托旗下理财产品目前也已全额计提公允价值损失。

  “退市制度是市场良性循环的‘助推器’,只有将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及时淘汰,才能使得资本市场实现正常新陈代谢。”北京博星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首席投资顾问邢星告诉记者,*ST民控面临着退市和财务困境的双重压力。但严格的退市制度是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它既是市场的自我净化机制,也是推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重要力量。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