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长春高新(00066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史上最严减持新规发威,“花式减持”终结!歌礼、君实、九安、长春高新等掀起“回购潮”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0-04  长春高新内幕信息

来源 :医药经济报2023-10-04

  自证监会最严“减持新规”落地之后,部分医药上市公司重新梳理财务策略,调整减持计划,同时更多医药企业开始加速回购。

  9月26日晚,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有关事项的通知,主要是进一步细化了具体标准,厘清一些模糊概念,明确了破发、破净、分红不达标的标准。

  

  整体趋严的执行标准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走势的稳定性、持续盈利能力以及现金分红意愿,提出了更高要求。距离证监会最严“减持新规”出台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有些生物医药上市公司暂停减持计划,也有多家公司发布股份回购计划,其中,生物医药板块是回购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9月份以来,歌礼制药、君实生物、九安医疗、诺诚健华、思派健康、长春高新等多家上市生物医药公司都在积极进行股份回购。

  有证券机构指出,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有利于向市场传递积极向好的情绪,彰显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信心。大规模回购、增持作为一种市值管理行为,不仅有助于修复、提升公司自身形象,也有利于保护既有投资者的利益,改善投资者情绪。

  

  

  9月以来,部分医药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情况(不完全统计)

  最严“减持新规”出台

  在二级市场上,股权回购似是稳定投资者预期及提振市场信心是常见的考量,然而,最受投资者诟病的莫过于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花式减持”“清仓式减持”违规套现离场,徒留千疮百孔的空壳企业。

  8月27日,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从上市公司破发、破净和分红等方面对控股股东、实控人等重要股东减持股份作出严格要求,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减持制度规则,被称为“最严减持新规”。

  9月26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主要是进一步细化了具体标准,厘清一些模糊概念,明确了破发、破净、分红不达标的标准。

  比如破发标准,上市公司股价(后复权)需要连续20个交易不破发,才能减持;破净的计算方式也是连续20个交易日,但需满足最近一期财报和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年报,以这两个定期报告为基准点都不破净,上市公司实控人、控股股东才能减持。

  新规一出,多家上市公司的减持计划受到影响。据Wind数据,截至8月28日,A股上市公司共有5265家上市公司,“减持新规下”,共有920家企业“破发”,337家企业“破净”,近三年零分红的企业达到865家,分红金额低于近三年年均净利润的30%企业达到1788家。“减持新规”之下,有近一半上市公司不符合减持条件,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行业不符合减持条件的公司数量占比最高。

  其中,医药生物是破发最集中的行业。公开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相对发行价跌幅高达约74%,成大生物跌幅约70%,康希诺跌幅约66%。医药行业破发前十大股平均跌幅达52.99%。

  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违规减持股份,历来是监管层执法的重点。

  2022年5月,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上海瀛羽于5月1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由于上海瀛羽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转让股票不符合法律,被给予警告并处以2亿元的罚款,刷新了A股历史上因违规减持遭罚款金额的最高纪录,巨额罚单背后是对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行为的“零容忍”。

  

  告知书显示,2021年5月14日-6月8日,上海瀛羽先后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减持合计近1724.97万股,约占药明康德总股本的0.6962%,减持价格为143.49-176.88元/股,减持金额达到28.94亿元。

  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药明康德就持续被减持,仅2022年至今,公司就被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及与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累计减持超95亿元,目前还在减持进展中。

  8月11日药明康德发布公告《药明康德:股东减持股份进展暨权益变动比例超过1%的提示性公告》,其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及与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于2023年6月3日至2023年8月10日间合计减持323.29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1089%。

  

  行业普遍认为,减持新规是针对个别公司触碰违规减持“红线”行为,监管部门雷霆出手,从严惩处,彰显呵护市场的决心。使得企业盈利增长能够更充分地反映在股价中,提高公司估值,增加投资者的收益,这将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提高生物医药行业的市场活跃度。

  多家药企“逆势”回购

  资本寒潮延续、IPO阶段性收紧、市场竞争内卷化加剧、规模空前的医疗反腐,最严“减持新规”出台……从资本、产业到终端都面临着困境,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而言,今年又是“最难”的一年。

  虽然医药板块寒冬正在持续,但一缕春芽已现。近期,A股生物医药公司回购活跃。截至9月29日,今年以来A股生物医药领域发生超70次回购,涉及金额超60亿元。而2021年全年仅发生69次回购,涉及金额共计23.41亿元;2020年全年发生40次回购,涉资总额为39.01亿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生物医药板块正处于估值的历史低位,且业绩表现趋于稳定;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经营状况较好,着手通过回购提振市场信心。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持续下挫的君实生物,近日发布回购计划以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9月20日,君实生物公告称,拟以不超过58元/股(含)的价格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总额在3000万元(含)至6000万元(含)之间。回购的股份将在未来合适时机全部用于股权激励及/或员工持股计划。

  

  9月27日,君实生物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股份约3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394%,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人民币38.99元/股,最低价为人民币37.91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约1503万元。

  

  数据显示,自今年以来,君实生物的股价已累计跌去逾40%,9月份更是一度跌至35.66元/股的历史新低。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君实生物股价自回购公告发布以来,股价依然处于下跌状态。截至9月28日,君实生物股价为38.5元/股。

  股份回购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利好,除了可以显示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表明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还能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和提振信心。9月以来,昊海生物科技、歌礼制药、先声药业等大批上市医药公司均发布了股份回购公告。

  歌礼制药公布,于9月27日回购80万股,每股回购价介乎1.78港元至1.93港元,涉资约149.78万港元。据了解,歌礼制药近三个月累计回购股份数为2086.90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92%。其中,在9月歌礼制药就已实施超6次股份回购。

  中红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在回购股份数量不低于约44万股不高于约88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为0.113%—0.225%)且不超过人民币15.15元/股(含)的条件下,按回购价格上限测算,预计回购金额不高于人民币约1330万元,不低于人民币约665万元。

  事实上,今年以来国内医药上市公司回购潮一直在持续,根据Choice,截至7月21日,已公告回购计划金额上限就已达到308.74亿元。其中,恒瑞医药、先声药业、诺辉健康、九安医疗等多家龙头公司在近半年的回购上限更是已达到5亿之上。

  在业内看来,如此多的医药公司在近期密集推出股份回购,或意味着中国药企大回购时代已经开启。值得一提的是频繁回购股份也可能被市场解读为公司缺乏其他投资机会或者对未来发展不确定的担忧。此外,回购股份还可能影响公司的股东结构和治理结构,需要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进行合理的决策和披露,以避免引发市场的质疑和不信任。

  也有专业人士指出,生物医药企业受制于行业特性,企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研发创新进度,而这一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除了通过回购向市场传递信心外,企业也应该加强推动产品研发和商业化,生物医药公司产品的研发里程碑、商业化进展等确定性消息,更能对市场起到提振作用。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