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启迪环境(00082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启迪环境,失信被执行人!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6-15  启迪环境内幕信息

来源 :环保圈2023-06-15

  “城发启迪吸并案”终止近一年后,启迪环境成为了“失信被执行人”。

  6月13日晚间,启迪环境发布公告称,由于部分款项未能如期支付,导致公司被相关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及执行金额3531.34万元。

  

  启迪环境表示,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一事暂未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明显影响。公司将继续加强运营回款、推动融资工作进展、改善公司总体流动性,并积极与相关各方进行沟通,力争尽快妥善解决上述失信执行案件。

  1

  因为3531万欠款

  启迪环境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这可能是启迪环境历史上第一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原因,是因为公司之前跟别的公司有资金纠纷,并进入了法律诉讼程序。而部分涉诉案件取得了判决结果或达成和解,法院判决启迪环境履行判决义务。

  可是,启迪环境虽然全力筹措资金,但目前仍有部分款项未能如期支付,结果就导致他们被相关法院列为了“失信被执行人”。

  也就是说,“失信被执行人”这顶帽子是法院给的,而根源则是因为启迪环境拖欠其他公司钱。

  启迪环境到底欠了多少钱?其实也不多。公告显示,这些案件涉及的执行金额为3531.34万元,只占公司净资产的0.47%。

  仔细看看这3000多万元的欠款,一共涉及到16家“债主”,其中既有设备商(如南京飞力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无锡市宜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也有建筑商(如华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七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还包括像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行业知名企业。

  ▼启迪环境失信被执行情况(部分)

  

  涉案的事由,主要就是买卖合同纠纷与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此外也有少量的招标代理费合同纠纷和服务合同纠纷。

  16家“债主”,拖欠最多的约576.69万元,最少的则只有43万多元。

  启迪环境在公告中表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总资产约为266.2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75.18亿元,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71亿元,公司整体生产经营正常。上述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事项,暂未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明显影响。

  换句话说,启迪环境还有260多亿的总资产,70多亿的营收,这3000多万的欠款对公司的正常经营影响不大。

  2

  在诉案件涉及41.18亿

  待履行金额还有24.28亿

  既然3000多万的欠款相比总资产来讲只是“九牛一毛”,那为什么启迪环境因为这点小问题就成了“失信被执行人”呢?

  事实上,这3000多万元的欠款也只是冰山一角,隐藏在其身后的是数额更多的涉诉金额。

  4月27日,启迪环境曾经发布《关于涉及诉讼(仲裁)案件的进展公告》。其中显示,截止目前,启迪环境及控股子公司因行政诉讼、工程建设纠纷等经营事项为原告累计未结诉讼、仲裁事项金额合计为17.68亿元。

  

  此外,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债权债务诉讼、涉及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等事项为被告累计未结诉讼、仲裁事项金额合计还有23.50亿元。

  两项加起来,启迪环境一共有41.18亿元的累计诉讼、仲裁事项金额。

  也就是说,启迪环境已经涉及到的、案件尚在审理或调解谈判过程中的诉讼和仲裁,总计已涉及金额41.18亿元了。

  这41.18亿元,占到了公司净资产的54.77%,占比超过了一半。

  当然,这部分涉诉金额应该不全是债务,可能也有部分债权。具体来讲,启迪环境作为原告的那17.68亿可能是债权,而作为被告的那23.50亿则大概率是债务。

  除了这些,启迪环境及相关控股子公司还有部分涉诉案件已经取得判决结果或达成和解协定,截止目前,待履行金额也为24.28亿元。

  公告中没有明确指出这24.28亿到底是债务还是债权。不过,上面提到过的导致启迪环境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3531万元欠款,应该就属于这24.28亿元的一部分。

  总结一下,启迪环境的涉诉金额总共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已经开始打官司,还没审理完的,总计41.18亿元;其二是已经取得判决结果或达成和解,但尚未履行的,还有24.28亿元。

  两项加起来,总计达到了65.46亿元,占比公司净资产的87.06%,已经非常高了。

  当然,那41.18亿的在诉案件还未形成终审判决,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启迪环境也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强与相关方沟通与协商,以妥善解决相关事宜。

  不过,启迪环境在公告中还是提醒,鉴于公司目前涉诉总体金额较大,部分涉诉事项尚未开庭审理或正在协商过程中,相关涉诉事项对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敬请投资者关注并提请注意投资风险。

  

  3

  寻找战略投资者未果

  自救结果也不理想

  看完以上信息就能知道,启迪环境的涉诉金额其实很大,导致其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3531万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或者说只是最先“暴雷”的那一部分。

  无论是3531万欠款,还是24.28亿待履行金额,以及41.18亿在诉案件,这些复杂的数字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启迪环境的现金流非常紧张。

  年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4月27日,启迪环境发布2022年年报。其中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71.00亿元,同比下降16.28%;净利润-7.86亿元,同比增长82.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4亿元,同比增长78.77%。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净资产为103.6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21%,资产负债率为61.08%。

  同时,公司的应收账款仍有42.99亿,同比上一年减少了26.85%。

  总的来看,虽然报告期内启迪环境较上一年度实现了经营减亏,但整体发展仍面临较大的压力。

  虽然环保产业整体都面临应收账款高企、现金流紧张的局面,但为何启迪环境的问题尤为严重?根源还是其自身出了问题。

  第一,自身经营管理不善。

  启迪环境资金链紧张,最终导致其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说到底还是自身的经营管理存在问题。

  关于这一点,之前“青山产业评论”已有非常详实的分析(相关阅读:成于资源,败于管理!启迪环境兴衰启示录)。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前年媒体曝光出来的《启迪环境涉嫌造假:多个在建工程严重虚增,127亿总额水分几何?》。今年4月,启迪环境也正式收到湖北证监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告知公司确实涉嫌在2017年-2018年间,通过伪造虚假分包合同及节点结算单确认成本,虚构了相关PPP项目合同完工百分比,提前确认或虚假确认总包合同收入,导致启迪环境2017、2018年年报中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项目存在虚假记载。

  

  第二,寻找战略投资者未果。

  根据前些年“PPP暴雷”的经验,一般环保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时,最容易的解决办法就是寻找战略投资者,带来真金白银的输血,最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这方面,启迪环境也曾经尝试过,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与城发环境的吸并。

  不过,由于方案论证历时较长,相关的市场环境较交易筹划之初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经过协商,2022年7月,双方还是决定终止本次交易。

  这笔交易未能成行,导致启迪环境希望靠新投资者纾困的方式最终破灭。

  不过,交易过程中,城发环境也曾几次为启迪环境输血,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危机的爆发。

  第三,自救结果不理想。

  除了寄希望于外来的战略投资者,启迪环境自身也下了很大力气,组织进行自救。

  例如,启迪环境采取成立清欠小组、组织清欠队伍、加强催收力度、诉讼等方式,加大了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

  启迪环境董秘也表示,公司为了寻求流动资金缓解通道及改善流动性,已通过多种形式叠加过渡目前阶段性流动资金紧张的困境,其中包括由控股股东方直接给予资金资助、加强项目资金回款、加快应收账款回收、出售部分子公司股权或资产等方案,以期解决公司目前所面临的阶段性资金压力。

  启迪环境2022年年报还显示,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55亿元、5.96亿元、-16.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8.96%、增长216.23%、下降162.52%。

  可以说,启迪环境的自救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

  那为什么,公司最后还是因为3000多万成了“失信被执行人”?只能说,启迪环境之前管理漏洞挖的“坑”太大了,导致现在虽然万般努力,但仍然无法填上这个大“坑”。

  启迪环境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运营回款、推动融资工作进展、改善公司总体流动性,并积极与相关各方进行沟通,力争尽快妥善解决上述失信执行案件。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