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伟星股份(00200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伟星股份:服装辅料龙头,国际化+高端化推动份额提升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1-20  伟星股份内幕信息

来源 :中邮证券研究所2023-11-20

  投资要点

  国内市场:

  (1)服装辅料龙头,收入业绩稳健增长。公司成立于1988年,主营钮扣、拉链、金属制品、织带绳带和标牌等服饰及箱包辅料产品,国内外拥有8大生产基地,目前拥有钮扣116亿粒年产能、拉链8.5亿米年产能。公司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章卡鹏、张三云,两者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8.45%,公司上市以来推进5期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员工,团队稳定,员工持股比例较高。2022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3亿元/4.9亿元,04年-22年对应复合增速分别为13.0%/17.0%,收入业绩稳健增长,2023Q1-Q3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1%/2.3%,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以及服装类品牌商去库存节奏影响短期增长承压,出现逐季改善。

  (2)服装辅料市场规模大,龙头份额提升大有可为。服装辅料包括里料、衬料、垫料、填料、缝纫线、扣紧材料(纽扣、拉链等),紧扣材料为辅料较大品种。根据公司公告,全球拉链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含箱包),其中国内市场占据50%左右的规模(根据华经产业研究),是全球重要的生产国;拉链整体集中度较低,YKK以约20%份额遥遥领先,伟星拉链量价齐升实现份额稳步追赶。根据华经情报网中国纽扣市场规模约278亿元,17年-22 年复合增速为4.9%,装饰性需求+外销驱动增长;伟星为国内龙头,22年份额为5.2%,保持相对稳定。我们认为,服装辅料市场规模大,整体格局仍较为分散,本土龙头凭借产品优势以及客户基础有望提升份额。

  (3)产品力领先、智能化提效、客户服务至上奠定核心优势。研发方面,公司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近年来研发费用率超过4%,截止22年拥有国内外发明专利1139项,中国辅料行业首家国家级实验室 CNAS实验室,建设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省级企业研究院,强大的研发沉淀为产品品质以及产品创新奠定基础,在绿色制造方面不断突破。产品方面,行业头部客户以及领先评审机构认证,为产品品质背书,推进智能化工厂建设,22年人均拉链产量为8.4万米/年,14年-22年复合增长率为4.1%,带动人工成本率同期下降1.7pct,成本优势突出,同时对客户订单需求最快可实现3-7天生产周期,小批量快交付能力领先。客户服务方面,打造“一站全程”服务,为客户提供专家型销售服务以及承诺式服务,与全球知名服装家居等品牌合作,频获客户供应商奖项彰显客户粘性。

  (4)海外产能布局助力份额提升,新品孵化打开增量空间。短期来看,全球鞋服品牌去库周期接近尾声,服装需求整体平稳,有望带动订单增长,公司23Q3收入/业绩加速增长进一步佐证行业回暖。中长期来看,公司加大产能布局,将新增年产 9.7 亿米高档拉链配套织带搬迁及服饰辅料、产能年产 2.2 亿米高档拉链产能以及越南拉链纽扣产能,助力国际化进程,提升高端拉链份额;此外,公司21年开始发展织带绳带业务,2022年/23H1公司其他辅料业务增速分别为31.6%/25.2%,借助拉链、纽扣等业务良好的客户基础以及渠道协同,未来有望快速增长打开增量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3年-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8.2亿元、43.8亿元、5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亿元、6.5亿元、7.4亿元,截止最新收盘日对应PE为21.5倍、18.5倍、16.1倍;我们认为短期品牌去库周期接近尾声有望带动订单增长,中长期公司海外高端拉链产能扩建以及织带等新品孵化有望持续抢占份额,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一

  公司概况:服装辅料龙头,收入业绩稳健增长

  1.1 基本情况:服装辅料龙头,多期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员工

  国内服装辅料龙头制造商。伟星股份成立于1988年,主营钮扣、拉链、金属制品、塑胶制品、织带、绳带和标牌等服饰及箱包辅料产品,是面向全球的中国服饰辅料行业领军企业。公司在海内外建有八大生产基地,目前拥有钮扣116亿粒年产能、拉链8.5亿米年产能,产能国内领先。公司采用柔性化的智能制造体系,与产业链上下游高效互动,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类最为齐全的服饰辅料企业之一,主要客户包括迪卡侬、耐克、优衣库、宜家、zara、阿迪达斯等全球龙头企业。

  

  公司经过40余年发展,2016年以来实施聚焦大辅料战略,核心品类行业地位不断提升,具体而言:

  1)1976年-2004年,初创期:伟星集团(公司控股股东)前身为临海市有机玻璃厂,成立于1978年,专业生产纽扣产品,1984 年集团引进意大利先进生产设备,成功研发出不饱和聚脂树脂钮扣,一举成为全国钮扣行业中的龙头企业。1988 年集团开始走外向型经济道路,创办了集团第一家合资企业——伟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伟星股份前身),1994 年,公司前身进行企业经营体制改革,从一家乡镇集体企业转变为股份制企业,2000年集团设立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走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结合道路。2001 年,公司实施“大辅料”战略,产品从纽扣延伸至拉链、金属制品等,并在深圳建立工业园。2004年,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国内钮扣、拉链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2)2005年-2011年,快速发展期:2005年,随着纺织品出口配额的取消,为我国纺织行业及相关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该阶段公司聚焦服装辅料主业,加大技术创新及研发力度,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如2006年率先在业内提出“一站式(全程)服饰辅料供应”模式,正式启动SAB品牌战略;2007 年大洋工业园正式投产,成为拉链的主要生产基地,大力推进拉链业务。2009年公司获得CNAS实验室认证,成为国内服装辅料行业首个国家级实验室。2011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 亿元/2.0亿元,05年-11年复合增速高达 23.7%/33.3%,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及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3)2011年-2016年,困境调整阶段。2011年开始国内服装产业增速放缓,被迫向上下游传导压力,公司面临订单、成本、交期和服务等方面的经营压力。公司一方面提升主业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企业创新突破,全力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如2012 年深圳观澜园区建设完工,实现高效进驻投产;2013年公司剥离了光学镜片业务,并进行结构调整水晶钻不在单列;2014 年成立伟星辅料学院,打造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另一方面公司在谋求第二增长曲线方面不断探索;2015年公司成立北京中捷时代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进入军工领域和北斗导航应用领域。

  4)2017年-至今,聚焦大辅料战略,恢复活力。2016 年以来,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实现增速换挡,呈现低速增长,经过多年第二曲线探索,公司再次聚焦大辅料战略,开启全球化布局,核心优势不断凸显。一方面,公司加大东南亚产能布局,如2016年建立孟加拉工业园区,迈出全球化生产步伐,并于2018年投产;2020年设立越南子公司,加大东南亚产能布局,并于2022年越南工业园开工;另一方面,国内产能不断提升,如2017年建立花园工业园、头门港工业园,2020年建立邵家渡工业园。2022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3亿元/4.9亿元,16年-22年复合增速分别为8.9%/8.8%。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为章卡鹏、张三云,核心员工获得股权。截止2023H1公司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章卡鹏、张三云分别直接持有公司股份6.39%/4.24%,通过伟星集团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分别为4.65%/3.17%,两者合计持有18.45%。公司高管团队多人获得股权,员工激励到位。

  

  

  

  多期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员工利益。公司自上市以来推出5期股权激励,激励人数以及授予股份数量逐次增加,覆盖较多核心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历次股权激励主要对ROE以及业绩增速作出考核,过去股权激励考核目标均达成。我们认为公司多次推出股权激励有助于绑定核心员工,提升团队稳定性,业绩考核目标彰显对未来增长的信心。

  

  1.2 财务分析:收入业绩稳健增长,ROE稳步提升

  收入业绩稳健增长。公司2022年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3亿元/4.9亿元,04年-22年对应复合增速分别为13.0%/17.0%,得益于拉链、纽扣产品不断提升竞争力、客户持续扩展,公司收入业绩稳健增长;2023Q1-Q3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0亿元/5.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2.3%,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以及服装类品牌商去库存节奏影响,公司23年前三季度收入业绩增长整体承压,但出现逐季改善,23Q3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7%/10.6%。

  

  毛利率稳步提升带动净利率优化。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39.0%,同比提升1.0pct,产品结构升级、智能化制造提升效率、规模效应等因素共振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相对稳定;23Q1-Q3公司毛利率为41.58%,较去年同期提升1.1pct,拉链业务毛利率大幅提升带动公司毛利率提升。公司2022归母净利率分为16.9%,19年以来实现较大提升,主要得益于销售及管理费用优化;23Q1-Q3公司归母净利率为18.3%,得益于毛利率提升净利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营业周期较为稳定,现金创造能力较佳。公司22年净营业周期为73天,其中存货周转天数为91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40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58天,近年来整体保持营业周期稳定。公司2004-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比重维持在1.5左右水平,现金创造能力良好;截止2022年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8.2亿元,23年9月通过增发货币资金提升至19.1亿元,充裕的现金储备有助于产能建设。

  

  公司近年ROE保持16%以上。公司ROE经过几轮变化,目前处于高位平稳阶段:1)2004年到2010年公司ROE稳步提升,最高达24.0%,主要得益于资产周转率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净利率稳步提升;2)2011年到2016年,公司ROE总体维持在10%-14%区间,较前期有所回落,主要受总资产周转效率减弱拖累,净利率有所波动;3)2017年至今,公司ROE逐步提升至17%左右,保持相对稳定,权益乘数有所提升带动ROE提升。

  

  1.3 业务分析:量价齐升推动拉链业务增长,外销占比不断提升

  拉链业务快速增长,毛利率逐步提升。公司业务分产品来看,主要分为纽扣、拉链以及其他辅料+其他业务:1)拉链业务,公司主要销售金属拉链,用于服装、箱包、鞋面等品类,2022年公司拉链业务收入20.1亿元,同增9.3%,占比55.3%,04年-22年复合增速达18.4%,通过产品升级、客户扩展实现快速发展;2022年拉链业务毛利率为38.1%,较04年提升17.2pct,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规模效应、智能化制造等毛利率稳步提升;23H1公司拉链业务收入10.15亿,同减2.9%,毛利率42.55%,同比增长5.5%。2)纽扣业务,公司主要销售金属扣、树脂扣、尿素扣等,用于服装品类,2022年收入14.6亿元,同增5.6%,占比39.0%,04年-22年复合增速达11.9%,实现平稳增长;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41.2%,较04年提升3.3pct,得益于良好的规模效应及行业地位,纽扣毛利率维持高位;23H1公司纽扣业务收入7.3亿元,同增3.2%,毛利率41.8%,同比增长0.29%。3)其他辅料主要包括衣架、配饰件、标牌、绳带、绳扣、箱包扣等,2022年收入为1.0亿元,同增31.3%,04-12年复合增长率为22.0%,2022年其他辅料毛利率为13.9%,其他辅料处于培育孵化期,整体收入体量较小,毛利率仍具提升空间;23H1公司其他辅料业务收入0.62亿元,同增26.1%,得益于新业务开拓,获得快速增长。

  

  拉链业务量价齐升,纽扣以价格提升为主。分量价来看:1)2022年公司拉链销量为4.7亿米,同比增长2.2%,11年-22年复合增速为6.2%;2022年公司拉链ASP(收入/销量)为4.2元/米,同比提升6.9%,11年-22年复合增速为4.6%,公司拉链业务实现量价齐升。2)2022年公司纽扣销量为85亿粒,同比减少6.8%,11年-22年复合增速为0.2%;公司纽扣ASP为0.17元/粒,同比提升13.3%,11年-22年复合增速为3.0%,公司纽扣业务整体以均价提升驱动为主,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

  

  客户集中度较低,内外销发展较为均衡。公司客户涉及家居、服饰等行业,包括迪卡侬、耐克、优衣库、宜家等头部公司,实现全球化销售。2022年国内、海外地区收入分别为25.2亿元、11.1亿元,占比分别为69.3%、30.7%,04年-22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2.6%/17.8%,近年来海外占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实际上,由于部分海外品牌由国内公司制造生产,反应为内销,若以实际品牌所属地来看,内外销比例较为均衡。公司2022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为7.3%,一方面海外品牌商供应商较多,另一方面公司客户较丰富,整体集中度较低。

  

  二

  行业分析:服装辅料市场规模大,龙头份额提升大有可为

  2.1 全球服装辅料市场规模超250亿美元,中国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拉链、扣钮为扣紧材料,是服装辅料重要品类。根据《服装面料辅料应用与采购》,服装辅料主要包括里料、衬料、垫料、填料(絮类填料、材料填料)、缝纫线、扣紧材料(纽扣、拉链、魔术贴)、装饰材料与包装材料等七大类,其中拉链、纽扣等为紧扣材料,是服装辅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1)拉链下游应用包括服装、箱包等领域;按材质可分为尼龙拉链、塑钢拉链和金属拉链;按照产品形态可分为条装拉链、码装拉链和码头。拉链上游主要以金属、塑料、尼龙原材料为主,中间品经过切割、组装或者挑选之后制成成品。

  2)纽扣根据不同材质可以分为塑料纽扣、金属纽扣、木质纽扣、织物纽扣、珠宝纽扣;根据形状可以分为平面纽扣、多孔纽扣、扣子式纽扣、别针式纽扣。纽扣上游主要以金属和不饱和树脂等原材料为主,下游应用包括服装、家纺等领域。纽扣原材料经过模具的加工之后形成中间品,中间品再经过选胚、制扣,制成成品。

  

  服装辅料市场规模大,受服装行业景气度影响。根据欧睿数据,2022年全球服装鞋履市场规模为17242亿美元,若假设成本价到终端零售价加倍率为3倍,服装占比75%,服装原材料成本占比60%,辅料占比原材料10%,则服装辅料市场规模约为259亿美元,服装辅料市场规模庞大;2013年以来全球服装鞋履市场保持相对平稳,鞋服作为成熟消费品成长性减弱,一定程度上影响辅料成长性。根据欧睿数据,2022年中国鞋服市场规模为24184亿元,保持低速增长,占比全球服装鞋履市场20%,考虑到国内纺织鞋履出口,中国辅料市场规模占比全球比例更高。

  

  2.2 全球拉链市场约千亿,本土品牌中端市场奋力追赶

  金属拉链占据中国进出口规模的23%,价格整体较高。根据材质来看,拉链主要分为尼龙拉链、塑钢拉链和金属拉链三种,金属拉链坚固,主要用于牛仔裤、外套以及背包领域,价格较高,注塑拉链顺滑流畅,主要用于运动服外套、羽绒服领域,价格次之,尼龙拉链紧密度高且柔和,主要用于箱包、帐篷、降落伞、西裤等领域,价格整体偏低;根据我国进出口数据,金属拉链占据整体进出口市场规模的23%,尼龙及注塑整体占比更高。根据产品形态来看,拉链主要分为条装拉链、码装拉链以及拉头,条装拉链是完整的拉链,配有上下止及拉头,码装拉链无上下止及拉头,可根据需要切割,一般主要为尼龙及注塑材质,拉头为拉链的重要零部件。

  

  全球拉链市场规模约千亿元,中国占据50%左右规模。根据公司增发公告,全球拉链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根据全球服装市场规模为1.5万亿美元、全球箱包市场规模约1600亿美元推算),是服装辅料市场规模较高的品种。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中国拉链市场规模为526亿元(包括内销及出口),占据全球50%左右产能规模,是全球领先的拉链生产大国。

  

  中国拉链出口景气度好于内销。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15年-2022年中国拉链市场复合增速为2.3%,维持低速增长;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年国内拉链出口规模为13.0亿美元,占比拉链市场规模的17%,2015年-2022年复合增速为8.9%,景气度好于内销,成为拉链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我们认为,中国服装内销市场规模高位震荡导致拉链内需增长遇到一定调整,本土制造商通过不断夯实产品力及提升服务品质抢占海外市场份额,未来有望带动拉链市场稳定增长。

  国外品牌占高端市场,本土品牌中端领域崭露头角。全球拉链市场可划分为奢侈品市场、中高端市场、中低端市场。目前奢侈品拉链市场主要有瑞士RIRI、意大利LAMPO、日本YKK旗下的EXCELLA等品牌,其产品从原料选材、外观设计、制造工艺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多为奢侈品定制,制造周期长,价格昂贵,下游客户包括LV、Gucci、Prada等箱包企业;中高端拉链市场主要有日本YKK、本土企业伟星股份的SAB、浔兴股份的SBS以及上海东龙YCC,其产品主要供应给各大品牌服饰企业,既对拉链的品质和设计要求较高,又需满足品牌商批量化快速生产;低端拉链市场参与者较多,主要是大量的中小公司,以价格取胜,竞争较为激烈。根据华经情报网数据,中国拉链公司超过2000家,主要定位于中端、低端市场,与国际品牌在生产工艺、品牌效应等方面仍存在差异,未来伴随研发实力及品牌影响力增强,有望追赶。

  

  拉链行业集中度较低,YKK份额领先。根据各公司公告,YKK(2022年发斯宁事业部收入)、伟星股份(2022年拉链收入)、浔兴股份(2022年拉链收入)、RIRI(总收入)分别为3805亿日元(以年度汇率0.0513换算为人民币为195亿元)、20亿元、16.5亿元、12亿元,若以全球拉链市场规模1000亿元为计算依据,其份额分别为19.5%、2.0%、1.7%、1.2%,拉链市场整体集中度仍较低,YKK大幅领先。我们认为,YKK绝对领先的地位来源于其精益求精的产品力以及扎实的客户基础,全球化布局领先;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YKK中国、欧洲、日本、美洲、东盟、ISEMA(印度、南亚、中东、非洲)收入分别为859/615/286/537/966/518亿日元,其产品全球化销售领先。

  

  伟星拉链业务奋力追赶,国内份额持续提升。以伟星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奋力追赶,抢占订单,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根据各公司公告,2017年-2022年YKK发斯宁事业部、浔兴股份、伟星股份拉链业务收入复合增速分别3.3%/3.6%/8.2%,伟星股份增长远高于同行。若以国内市场份额来看,2021年YKK、伟星、浔兴份额分别为10.5%、3.6%、3.4%,2022年YKK伟星、浔兴份额为8.3%/3.8%/3.2%。伟星国内份额迅速追赶,伴随全球化扩张优势有望进一步突破。

  

  伟星产能保持扩张,价格稳步提升,不断缩小与龙头差距。产能上,2022年YKK发斯宁事业部拉链产量超过30亿米、伟星股份产能为8.5亿米、浔兴股份产能为24亿条,YKK产量处于领先地位,伟星股份产能稳步增长,不断缩小与龙头差距。客单价上,2022年YKK拉链为41.0日元/条(约为2.1元/条,若考虑到产量超过30亿米,22年销量为92.9亿条,假设1条=0.33米,则换算为米单位价格为41.0日元/0.33米=124.5日元/米=6.3元/米),浔兴股份为0.9元/条,伟星股份为4.2元/米,本土浔兴股份和伟星股份均价不同程度上涨,且伟星价格与龙头YKK价差缩小。

  

  YKK、伟星利润率领先。2022年YKK发斯宁事业部、伟星股份、浔兴股份经营利润率分别为11.6%/14.9%/7.8%,YKK及伟星股份整体盈利水平较好,得益于产品中高端定位以及良好的规模效应,浔兴股份经营利润率波动较大,整体低于龙头公司。

  

  2.3 纽扣市场需求平稳增长,伟星份额领先

  塑料及金属纽扣是中国纽扣进出口主要品类。钮扣主要作用在于连接衣服的门襟并兼具艺术性及装饰性。纽扣根据材料可以分为塑料纽扣、金属纽扣、木质纽扣、织物纽扣、珠宝纽扣;根据形状可以分为平面纽扣、多孔纽扣、扣子式纽扣、别针式纽扣;根据用途可以分为装饰性纽扣、功能性纽扣、纽扣配饰。塑料钮扣具备耐腐蚀性、耐禳烫性、耐水性好,价格便宜,应用广泛,适用于所有服饰,金属纽扣有质感,电镀性好,价格相对较高,适合于高档西装、大衣、商档村衣。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1年金属钮扣、塑料钮扣占比中国纽扣进出口总额的38.1%、52.1%,塑料纽扣及金属纽扣占据主要规模。

  

  中国纽扣市场规模约278亿元,销量驱动低速增长。根据华经情报网数据,2022年中国纽扣市场规模约278亿元,17年-22 年复合增速为4.9%。从量价来看,2022年纽扣消耗量为2200亿粒,17年-22年复合增速为6.8%,2022年纽扣均价为0.13元/粒,17年-22年复合增速为-1.8%,纽扣市场以销量驱动平稳增长。我们认为,纽扣市场增长主要得益于:1)装饰需求驱动增长,尽管服装整体需求较为平稳,但纽扣作为装饰性辅料需求增强,带动市场增长;2)外销驱动增长,根据海关数据,2022年中国纽扣出口额为42亿元,17年-22年复合增速为7.8%,高于整体增速。目前国内纽扣行业整体单价仍较低,未出现明显产业均价提升势头。

  

  伟星为国内纽扣龙头,份额相对平稳。根据ifind 数据,国内拥有纽扣生产企业约4000家,代表企业包括伟星股份、力顿纽扣、三水创新、爱丽丝等,行业规模企业较少,经营较为分散,整体集中度偏低。伟星股份为纽扣行业龙头企业,份额持续提升,若以公司纽扣业务收入/国内纽扣市场规模来看,2022年伟星股份份额为5.2%,近年来相对平稳。我们认为,国内纽扣产业较为成熟,龙头公司凭借良好的工艺技术以及规模效应产品力领先,伴随客户不断延展有望持续提升份额。

  

  三

  竞争优势:产品力领先,智能化提效,客户服务至上

  3.1 产品:研发提质、智能化提效,注重ESG保持高质量发展

  保持较高研发投入夯实研发实力。2022年研发人员为694人,占比总人数为8.2%,15-22年研发人员人数复合增长率为3.8%,呈现稳定增长,其中研发团队中硕士及以上人员占比4.2%。2)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5亿元,占比收入4.2%,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7.6%,研发费用率保持行业领先。

  

  专利储备丰富,拉链纽扣制造等领域颇有沉淀。截止2022年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139项,高于浔兴股份,近年来专利数据不断提升。根据天眼查专利查询,公司在纽扣材料制造及应用、各类型拉链制备及工艺创新等方面颇有沉淀,良好的专利储备助力公司产品创新及品质提升。

  

  注重ESG,绿色制造方面不断突破。公司目前研发聚焦三大方向:1)聚焦时尚前沿,强化“时尚设计”能力;2)聚焦“资源循环、回归自然、绿色制造”三大研发方向;3)聚焦前沿技术和重点领域,加速创新研发及迭代差异化、特色化、绿色化的产品,以核心优势取胜市场。近年来公司在可回收、可降解、生物基辅料等绿色产品领域以及绿色制造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如研发可回收拉链系列、废料再回收纽扣、低苯乙烯钮扣等,注重可持续发展。

  

  获得国际大客户专业机构审核认证,为产品品质背书。经过多年沉淀,公司打造中国辅料行业首家国家级实验室 CNAS实验室,建设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省级企业研究院。同时获得行业头部客户以及领先评审机构认证,为产品品质背书,如adidas实验室认证、Nike实验室认证、CNAS认证、bluesign 认证、REACH SVHC环保测认证证书、Oeko-Tex 100(|级)认证等。

  

  大力推进智慧工厂建设,人均产出大幅提升,实现降本增效。公司2014年开始全速推进设备自动化改造和信息化工程应用,持续推进机联网、物联网、智能物流等“互联网+”项目,不断优化工厂与市场的智能协作。公司引进国际精密制造研发设备、智能化系统、配备先进的ERP生产管理系统,导入工业4.0,建造智慧工厂,实现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2022年人均钮扣产量达到150万粒/年,14年-22年复合增长率为0.2%;2022年人均拉链产量为8.4万米/年,14年-22年复合增长率为4.1%;2022年公司人工费用以及制造费用占比收入分别为11.6%/13.2%,较14年变动率分别为-1.7pct/-0.3pct,公司智能化建设有效缓解成本上涨压力,良好的成本管控提升公司同业竞争力。

  

  柔性供应链领先,快速反应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主要生产设备自动化,全工序生产自制,工艺品质标准化,数据化,实现生产环节快速流转,为客户提供专业、快捷的"一站式”服饰辅料供应。一般来说,公司根据客户订单需求最快可实现3-7天生产周期,小批量快速交付成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3.2 全球化销售网络布局,一体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注重服务体验,一体全程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公司以“产品+服务”的经营理念,注重在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提供“一站全程”的服务,“一站”包含辅料品类齐全,可以满足客户对各类辅料的需求,为客户提供辅料产品一站式解决方案,“全程”服务包括“时尚设计”、“精工制造”、“专家销售”、“承诺式服务”四大体系加以实现和保障。通过一站全程服务打开差异化,提升客户满意度。

  

  全球销售网络布局,提供专家型销售服务。公司通过完整的辅料专业知识培训体系,培养1000余位集辅料专业知识、专业销售技巧、高品质服务能力的销售精英,遍布全球五大洲。可在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全套辅料产品采购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规避采购和应用风险,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为客户创造长远、稳定、可持续的价值。根据公司官网信息,目前公司在全球拥有20多家销售分公司,50多个销售网点,实现客户需求快速反应。

  

  与全球顶尖品牌客户深度合作,频获荣誉彰显客户粘性。公司与国内众多一线服饰品牌建立深厚联系,逐步加大国际一线品牌合作。公司与国际一线品牌如Adidas、Nike、ZARA、C A、迪卡侬、H M、NEXT等建立合作,国际化战略不断深化。近年来,公司频繁获得客户荣誉,如波司登2022年度快反领先奖、安踏2022年度创新奖、波司登2021年度核心材料品质优秀奖、adidas3C奖等,客户持续认可提升粘性,为订单份额提升奠定基础。

  

  四

  未来看点:海外产能扩建助力份额提升,新品孵化打开增量空间

  4.1 积极布局海外产能,加强国际化进程,抢占高端拉链份额

  国内外八大生产基地,纽扣产能利用率较高,拉链产能利用率持续坡爬。伟星股份现有产能纽扣116亿粒,拉链8.5亿米。国内主要生产基地包括大洋工业园、江南工业园、花园工业园、深圳工业园、邵家渡工业园、头门港工业园、潍坊工业园,国外主要为孟加拉库米拉工业园。截止2022年公司拉链、纽扣产能利用率为56%、73%,考虑到季节效应纽扣产能利用率较高,受国外产能爬坡影响拉链产能利用率具备一定提升空间。

  

  

  定增布局海外产能,顺应服装加工东南亚转移大势。目前,国外产能主要为孟加拉产业园(该园区16年开始规划,一期产能18年正式投入使用),2022年孟加拉工业园产能占比达到15.0%,产能利用率为39.7%,仍在爬坡阶段。2023年公司定增加大产能布局,包括年产 9.7 亿米高档拉链配套织带搬迁及服饰辅料技改项目(一期)、年产 2.2 亿米高档拉链扩建项目以及越南服装辅料生产项目,其中越南服装辅料生产项目主要用于生产各类拉链产品以及金属扣产品,规划产能分别为1.24亿条、3.98亿套,预计一期产能将于2024年1月正式投产。我们认为,一方面,东南亚具备较好的成本优势,海外产能布局有助于长期降本;另一方面,若此次产能全部落地,公司拉链产能将超过20亿米,为国际化发展、高端化升级蓄能。

  

  

  4.2 扩展织带绳带业务,夯实大辅料战略基础,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扩展织带/绳带业务,完善大辅料布局,打开增量空间。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织带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织带行业依据产品类型可细分为聚丙烯,聚酯,碳纤维, UHMWPE ,尼龙, P-芳纶纤维。根据贝哲斯咨询,2022年全球织带市场规模达195亿元,2028年预计达到255亿元,拥有较大市场规模。2021年公司在临海成立织带分公司,同年收购东莞丰利织带厂,并设立广东伟星丰利织带,正式进入织带绳带业务。2022年/23H1公司其他辅料业务增速分别为31.6%/25.2%,新业务获得较快增长。我们认为,公司拥有良好的客户基础及营销网络,织带/绳带业务布局不断完善大辅料平台建设,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五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伴随下游客户去库周期接近尾声有望带动上游订单回暖,公司研发、产品以及客户优势突出,海外高端拉链产能扩建以及织带等新品孵化有望带动公司在大辅料市场中份额持续提升。我们预计2023年-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8.2亿元、43.8亿元、50.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3%、14.7%、15.0%,预计毛利率分别为40.8%、40.8%、40.8%。预计公司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亿元、6.5亿元、7.4亿元,截止最新收盘日对应PE为21.5倍、18.5倍、16.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全球服装市场景气度下行以及品牌商去库周期拉长带动客户订单需求放缓风险;

  2)公司产能释放不达预期风险;

  3)公司新品孵化不及预期。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