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美年健康(002044)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误诊、漏诊层出不穷,美年健康的信任危机从未解除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8-16  美年健康内幕信息

来源 :猿人财经2022-08-16

  

  “怎么让病人长期留下来”、“怎么让病人给我们排队交钱”……

  8月9日,一段被标记为“四川泸州富康医院内部培训”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与争议,不少网友对该院医德医风产生质疑。

  这件事不由得让人想起抖音里,一位品牌策划人爆料的有关某药企的料。

  这位品牌策划人讲述到,几年前她曾到一家药企,本打算为该药企制定品牌传播策划。但是在老板保险柜里发现很多,从全国各地买回来的专利。

  当时她很疑惑地问道:“我们有这么多专利,为什么还有这么慢性病治不好。”而老板一句“好药可不是好商品啊!”让所有人细思极恐,也让药企的医德掉落一地。

  

  事实上,我们不仅没有不长期留在医院、用特效药迅速治疗慢性病的权利,甚至在一些体检方面,我们也没有权利准确知道自己身体的真实情况。

  四年前,有人爆了一波体检行业的猛料,公开宣称体检行业有真体检也有假体检。

  有的体检公司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还有些同行抽完血就倒掉,直接出检查结果,还有的体检机构存在“假医生”的问题。

  其中,被指“假医生”的体检机构,便是当年的大牛股美年健康。

  2018年7月29日,一篇名为《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挣一次钱了!》文章,曝出美年健康体检医生无证上岗、冒用已故医生姓名等违规行为。

  针对此舆情,美年健康发布多个公告回应“假医生”事件,否定公司存在违规行为,表示公司“遭遇有组织黑公关”。

  在紧急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还坚称“不存在无证上岗、持错证上岗或持过期证照上岗的情形”。

  但打脸来得很快。2018年8月5日,美年健康发布公告,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收到广州市天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责令整改通知书》,被证实存在三大问题:

  一、部分B超检查报告未经医生陈飞雪审核,由其他医生以陈飞雪名义发出报告;二、检査报告无医师手写签名;

  三、在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前擅自开展CT放射诊疗活动。

  二级市场上,“假医生”风波已经对美年健康股价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当时不仅跌幅超过同期医疗器械板块和大盘,短短一周时间缩水近170亿元。

  

  本以为风波过后,作为体检第一股的美年健康会积极整改,修复信任危机。

  但是从近期“黑猫投诉”平台用户反馈来看,美年健康依然存在漏诊、误诊、诱导消费等问题,要知道这些投诉的问题点,对于一家以体检谋生的机构而言,显然是致命的。

  

  拓裂的信任伤痕

  人民日报曾经发文《给体检机构来一次“体检”》,其中不仅痛批体检行业造假,而且特别指出了商业体检机构的三宗罪:

  一是诱检,全凭薄利多销的噱头吸引人,“等鱼咬钩了”再狠“宰”一刀;

  二是错检,明显的隐患却检查不出来,延误了病症的最佳治疗时间;

  三是过检,动不动就把基因检测、CT 断层扫描、肿瘤标记物检测等高端项目搬出来,“杀鸡用牛刀”不说,还对身体有辐射伤害。

  即便已经有“假医生”风波的信任伤痕,依旧没有阻止美年健康在商业体检机构的三宗罪上面栽跟头。如果翻看互联网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便能发现美年健康近来频频出现错检、误诊的致命性问题。

  

  据“黑猫投诉”用户反应,今年4月12日在扬州美年大健康买了套餐1999,标题为一人体检一人同行。4月12日乳腺彩超显示双侧乳腺小叶增生,在体检过程中有感觉体检医生速度非常快,就在乳晕周围转了几圈。

  

  回去后1个月左右,无意中摸到左乳有球状异物,速去扬州苏北人民医院复查,显示左乳4-5点方向有一结节,BI-RADS 3,已达到必须手术的大小,医生诊断为乳腺纤维瘤,医生说乳腺纤维瘤生长缓慢,其实在乳腺内早就存在。

  当时怀疑体检为漏诊,向扬州美年大健康反映情况,她们表示让我月经后去体检机构重新复查,再做处理,等我去复查后,结果仍然是乳腺结节BI=RADS 3,并假意告诉我右侧乳房又长了两个乳腺囊肿,说乳腺变化日新月异,推卸责任。

  另外在第一次体检中,查出我有宫颈息肉,由于乳腺漏诊,我对此宫颈息肉同时产生怀疑,让她们给我复查,结果第二次检查根本没有宫颈息肉,对于这两次漏诊误诊,院方没有给出任何说法,只是告诉我妇科变化日新月异,糊弄我暗示我没事就可以来免费体检一下妇科,也未对我检查的漏诊误诊给过任何说法。

  类似的遭遇并非个例。另据用户反应,本人于2022年5月6日在美年大健康销售人员处购买到一份价值998元的个人体检套餐,于5月14日至昆山慈铭健康体检中心有限公司进行体检。

  

  于5月28日拿到体检报告后由他们一楼体检报告解读医生解读,称我体检报告肝胆脾胰肾彩超项目检测结果显示:脾脏增大,脾脏形态正常,包膜光整,实质回声均匀,脾厚度约41m m,长径约108mm,肝功能异常。

  本人6月12日至昆山二级甲等医院,宗仁卿纪念医院的消化内科向主治医师马道安说明身体情况并由该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但宗仁卿纪念医院报告显示我的脾脏、肝功能正常,且没有异常。

  由于宗仁卿医院与慈铭健康体检中心的医疗报告结果完全不一样于是本人于6月18日至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进行复查,结果出乎意料,报告显示我的脾脏正常并无增大情况且肝功能正常,与慈铭健康体检中心的报告反差太大。

  对于这种错检、误诊的情况,美年健康大多是以退费安抚消费者,但是没有对工作流程及医生操作等事件缘由进行任何调查和公布。

  此外,一位衡水美年大健康体检用户也遇到误诊情况。今年2月13日,检查出hpv16型阳性,还有宫颈纳囊,右侧卵巢囊肿等问题,因为16型患癌概率70-80%,全家人还有我都心情特别沉重,寝食难安,领取结果是体检机构让我去医院做活检。

  2月18日去市四院做活检,跟医生申请重新做一遍hpv包括也让我老公检查了hpv,22号四院结果显示全部阴性,本人跟美年大联系,说有可能是假阳性等各种推脱,我说那我再去三甲医院再复查一次hpv,人家说得一个月后再复查,不然他们不承认结果。3月22号我又去当地三甲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复查,结果全阴。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6月24日,抚州市东乡区的一位周女士来到抚州"美年大健康"体检。而在进行彩超检查时,医生私下议论说她可能有子宫肌瘤。下午,周女士赶到东乡区中医院做 B 超检查,医生查出她已怀孕 53 天。

  连怀孕和子宫肌瘤都分不清,不禁让人怀疑美年健康找的都是些什么医生。

  也有用户对于美年健康体检是否规范提出质疑,今年6月25日一位用户便遇到美年健康严重的纰漏。她表示,体检做到最后一项取尿液样本,看到采样管上贴的标签赫然写着别人的信息“李永* 26岁”(本人姓吴)才发现采样人员在我的样本上贴错了别人的标签。

  

  如果不是我当场发现,那结果就是我的体检数据将出现在陌生人李永*的报告里。要知道这时候我已经做完了全部检查项目,为什么标签贴错,从哪里开始贴错,浑然不知。

  要求门店逐个项目检查,又在眼科发现,李永*有两份检查数据,而我的数据空白。标签作为唯一的识别方式,如此混乱,如此儿戏,最终拿到不正确的结果,这样的体检有什么意义?

  除了这些问题外,据用户反馈美年健康还存在着诱导消费的问题。一位用户表示,在武汉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江夏分院体验,体检到最后看口腔科,给用户用仪器照了照就忽悠说用户的牙坏了,再不处理整个牙都会坏掉,说十分钟就能处理好。

  

  然后,让用户签了一个同意书,同意书上就只说了补牙是按颗收费,然后给用户的牙钻了洞开始补,全程没有跟说补牙有什么风险,也没说补的牙以后会掉,也没有给牙齿拍片来确诊是蛀牙,也没有告知补牙需要钻洞这些事情。这就是诱导消费,过度医疗!

  另据用户反馈,2022年8月11日,其在美团上购买了个人体检,刚开始一切正常,到外科的时候,医生说我甲状腺可能有问题,要做一个彩超,还要查微量元素,就一百多块钱。

  然后,付钱的时候190+。检查彩超的时候,又一个劲叫我去做功能性检查,我说不做,他就一直说我还是建议你做,然后我拒绝了。最后,到了口腔那里,说我牙齿坏了,要赶紧治疗,不然会越来越深越来越严重……

  虽然误诊、漏诊层出不穷,但是在营销上美年健康却很敢玩。据消费者透露,美年体检机构相关人员来到我们公司,说是根据卫健委还是政府哪个单位要求,对企业进行一些病症知识培训。

  培训结束后就和我们说最好做身体体检,并且告诉我们美年大健康是政府指定体检机构,现在可以找她购买体检套餐卡有很大的优惠,因为这些优惠是政府承担了一定的资金来给到百姓的福利之类的……

  上面的案例都是来自“黑猫投诉”中,美年健康消费者投诉的真实声音。其中,有些问题美年健康已经沟通解决,有些问题至今依然没有任何回复。

  但让人不解的是,已经经历过2018年的信任危机,美年健康依然我行我素的风格,难道真的将体检这项关系到民生的项目做成了生意?如果是这样真的是可怕。

  

  美年不再“健康”

  资料显示,美年健康始创于2004年,2015年作价55亿借壳江苏三友,以“民营体检第一股”的姿态成功登陆A股。

  上市之后美年健康业绩不断增长,在传闻收购某家体检巨头的节点里,更是创下增长记录。但随着收购不了了之,美年健康也逐渐失去了增长动力。

  据财报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21年,美年健康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16亿元、3.11亿元、5.32亿元、7.11亿元、-8.69亿元、-6亿元和0.73亿元。

  同期,美年健康的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5.2%、39.23%、71.33%、33.55%、-222.24%、30.91%和112.11%。由此可见,美年健康从2019年开始业绩出现大幅下降。

  说实话,美年健康落得今天的境地,离不开蛇吞象的冲动。据悉,这家公司上市后,开展了大规模外延式并购。

  数据显示,2016年,作价26.97亿元收购了竞争对手慈铭体检72.22%股权、1.82亿元收购新新健康100%股权、1.53亿元收购西昌美年36%股权及安徽慈济37%股权。

  此外,还筹划收购美因基因、亳州公司等十四家公司股权,西宁美年32%股权、安阳美年41%股权、廊坊美年等20家公司股权,宁波美兆80%股权、姑苏美兆90%股权等,实施了全国性的市场布局。

  

  数据显示,2015年底,其体检中心数量为108家,2019年底达到703家,短短四年增加595家。

  规模的骤增确实增强了“体检第一股”的市场地位,但是随之而来的运营成本和过高的商誉,终究会形成反噬。

  如今不仅公司业绩严重下滑,也出现多轮人事变动。仅仅去年就涉及了7位高管离职与任命,其中仅美年健康总裁一职,就三度易主,变动频繁的公司高层给市场留下“内部管理不稳定”的坏印象。

  到了今年一切似乎也并没有变得更好。美年健康表示,由于国内持续散点爆发的疫情,导致到检人数下降,公司上半年有150余家体检中心停业超40天。

  那么,美年健康的未来会不会更好,这个答案或许要画一个问号。因为2019年美年健康就在财报中提及过,体检这块蛋糕的70.8%都被公立医院占据,民营体检机构只占到了21.5%的市场份额。

  就是有限的市场蛋糕之下,“眼科第一股”、“AI第一股”、“影像第一股”如同雨后春笋,各个都是潜力股,每一家后浪都来抢食蛋糕,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缩小。

  并且,在误诊、诱导消费等消费者的质疑声中,美年健康的用户口碑会受到极大削减,再加上之前“假医生”的信任裂痕,只会越来越大。

  可以说,美年健康蒙着眼赚钱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投资者眼中,哪家公司更具有赚钱能力,谁才会成为筹码密集区。

  美年健康显然不是眼下的最优选。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