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美年健康(002044)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美年健康再曝“假医门”?“民营体检一哥”深陷“地雷阵”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3-21  美年健康内幕信息

来源 :资本观察精选2023-03-21

  一家企业如果发展太快,有时未必是件好事。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瑞幸咖啡和“创业板一哥”乐视网,皆因急于扩张而走上财务造假的歪道,最终黯然退市。

  如今,被资本迅速催熟的“民营体检一哥”美年健康(002044)已深陷“地雷阵”:“假医门”丑闻不断、“公信力”丧失、巨额商誉压顶、业绩巨亏、资金链紧绷、评级下调……

  一、再曝“假医门”?

  体检乱象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曾“语出惊人”:有些体检公司做的是假体检,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甚至有的抽了血,没做检查就扔掉的,直接出结果,只因为真正得癌症的比例仅有千分之三……

  这话从行业大佬嘴里说出,让不少人心惊肉跳。

  然而,这一切似乎又很熟悉……

  今年2月24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极目新闻刊发了一篇《4年3次体检均“健康”,半年后查出肾癌!男子将3家体检机构告上法庭》报道,来自安徽阜阳的刘先生,从2018年至2021年,先后在当地的美年大健康等三家体检中心接受过全身健康检查,三次体检中关于他右肾的检测结果都显示一切正常。然而,距离最后一次体检过去仅半年时间,他就被查出肾癌晚期,右肾因此被摘除。

  

  来源:极目新闻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该肿瘤的形成时间,其临床医生推测或长达六七年。因此,刘先生认为体检公司存在漏诊、漏检的过错,因而怒将美年大健康等三家体检中心告上法庭,此案目前正在诉前调解阶段,尚未进入审理阶段。

  这是一幅多么熟悉的画面,不得不让人联想起曾被做实的美年健康“假医门”事件。

  2018年7月,美年健康前员工爆料称,美年健康为一位肠癌晚期患者出具了身体一切正常的体检报告,延误患者治疗,并怒斥美年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挣一次钱了”!这位前员工还爆出,美年健康有大量体检人员不具备从医资格,逼迫员工自行购买体检卡来提高销售业绩等问题。

  随后,8月5日,美年健康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于近日收到广州市天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出具的《责令整改通知书》。

  曾信誓旦旦否定“假医生”并称遭遇“黑公关”的美年健康在《公告》中称“对于此次事件给广大投资者和公众造成的不便,公司再次深表歉意!”

  

  来源:美年健康公告

  《责令整改通知书》指出,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存在部分B超检查报告未经医生陈飞雪审核,由其他医生以陈飞雪名义发出报告;检査报告无医师手写签名;在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前擅自开展CT放射诊疗活动;放射科使用未按规定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复査的人员肖浩、卢玉萍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问题。

  随后,深交所对此发出问询函,美年大健康在问询函回复中不得不披露“因涉嫌违规出具体检报告,近5年来遭行政处罚高达17次”。观财经研究员发现,这些被处罚问题多是未经批准或超范围开展放射诊疗活动,也有从事医学诊疗活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事项的罚款……

  

  来源:美年健康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回复公告

  二、“公信力”丧失

  是什么造成体检门店违规事件频发?

  观财经研究员观察到,美年健康扩张的思路有点像瑞幸咖啡,先把市场规模做起来,做大规模再逐步盈利。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美年健康仅有76家体检中心,到了2022年三季度,这一数字达到了615家。9年多时间,美年健康体检中心的数量翻了8倍多。

  迅速扩张的美年健康,就像是一个短时间内通过暴饮暴食迅速增肥的“胖子”,虽然看起来块头很大,但也容易出“健康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体检是医疗行业,体检的目的就是为了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如果一份体检报告不能给患者正确的判断,无异于害人性命。

  有媒体指出,美年健康体检中心的医生主要采取本地化招募方式,从医院招募多点执业医生。有业内人士表示,医生想多点执业不易,尤其是申请外省的多点执业注册,在实践中非常复杂,甚至难以操作。且除了程序复杂,医生的“体制内”身份、三甲医院医生工作量饱和,以及对医生资源的管控,都是多点执业的掣肘因素。

  其实,在“假医门”事件之后,深交所就曾发布关注函,询问美年健康员工的执业资格证照获取及有效状况,以及经营开展的合法合规性。

  而美年健康在回复中就提到了,部分多点执业医师存在因相关手续、系统及时间等原因尚未及时完成执业注册或多点备案的情况。

  因此,美年健康门店出现的种种问题,从本质上说,是民营医疗机构片面追求利润、偏离了医者仁心的医德,最终必然导致“公信力”丧失。

  三、深陷“地雷阵”

  众所周知,体检行业属于低增长的服务业,需要认真的给消费者普及知识,不断的开拓新客户,留住老客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一步一个脚印,把业绩做扎实。

  很明显,美年健康看不上这种模式,嫌投入太大,回报太低,根本满足不了胃口。

  美年健康创始人俞熔是国内大型连锁体检机构中,唯一一个没有专业医疗背景的玩家。投行出身的他,把资本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把一家地方小型体检机构美年健康,靠疯狂的并购迅速成为民营体检老大,俞熔也被行业称为“并购之王”。

  什么研发见效慢,产品做不好,市场开拓难,管理效率低等等,在美年健康的哲学里面,没有什么是并购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是并购的数量不够多,速度不够快。

  观财经研究员发现,美年健康高速扩张的后遗症暴露无遗,巨额商誉压顶、业绩巨亏、资金链紧绷、评级下调,“民营体检一哥”已深陷“地雷阵”。

  疯狂的并购,必然带来疯狂的商誉。财报显示,2015年,美年健康的商誉只有4.17亿,到了2022年三季度,这一数字增长至43.46亿元,7年多增长十余倍。

  商誉这个东西,只要不出问题,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行业不景气或是并购企业出现闪失,对公司业绩的打击就是摧枯拉朽。

  在频繁的并购中,美年健康的业绩曾一路高歌猛进。然而,随着口碑的不断下降,从2019年开始经营状况急转直下,当年业绩“变脸”,净利润巨亏8.66亿!之所以暴亏,主要是因为计提了10.35亿商誉减值。

  2022年,业绩仍旧没有明显好转,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净亏损4.5亿元~5.5亿元。

  

  来源:美年健康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

  而2022年上半年,商誉占比最大的慈铭体检业绩更是惨不忍睹,不管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是断崖式下跌。当期实现营收1.63亿,而上年同期营收为7.34亿,同比降幅高达77.79%;当期净利润亏损6620万元,而上年同期亏损5417万元。

  在2022年半年报中,美年健康坦言,商誉是在历次收购中收购成本大于被购买方的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产生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商誉不做摊销处理,但需要在未来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减值会直接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减少公司当期利润。

  实际上,美年健康自身的偿债能力以及流动性也存在很大问题。

  根据2022年三季报显示,美年健康的负债总额高达98.48亿元,其中73.72亿元为流动负债。而据最新公告截至 2023 年 2 月 7 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为24.89亿元,占公司2021 年度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 30.86%。

  至此,美年健康自身债务加上担保余额共计约123.37亿元,成功超越公司约76亿元的净资产,几乎到了“资不抵债”的边缘。

  在此背景下,美年健康后续的运转或将面临现金流断裂风险。

  国际评级机构也持类似态度。

  2022年9月14日,穆迪将美年健康的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与此同时,穆迪确认美年健康的公司家族评级(CFR)为“B2”。

  穆迪副总裁兼高级分析师Shawn Xiong表示:“负面展望反映出,未来12个月,疫情防控措施可能会对美年健康的运营造成影响,以及在中国严峻的在岸和离岸融资环境下,该公司流动性状况趋弱。上述因素对该公司的信用状况造成压力。”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