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獐子岛(002069)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獐子岛竟然扭亏为盈了?扇贝故事后续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0-10  獐子岛内幕信息

来源 :FRM金融风险管理师2023-10-10

  过去十年,哪怕你不炒股,哪怕你不懂中国资本市场,但你一定听过“獐子岛”和神奇的“扇贝传说”。

  只要读过獐子岛十年故事的人,都会感觉獐子岛的扇贝绝对是地球上最早诞生“人工智能”的水产品,永远“紧扣时势”,2014年可以上演“扇贝去哪儿了?”,2023年可以上演《消失的扇贝》。

  

  獐子岛竟然扭亏为盈了?

  今年7月份,一条财经新闻刷爆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划时代公司”獐子岛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居然时隔多年,再次“扭亏为盈”了。

  原来,根据上市公司獐子岛披露的业绩预告,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獐子岛预计实现净利润400万元—600万元,同比增长127.14%—140.71%;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400万元—600万元,同比增长147.96%—171.94%。预计实现扭亏为盈。

  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大连市海洋经济规划布局,深耕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夯实优质海洋食品产业链条,持续优化终端结构、产品结构、资产结构,主要产品毛利实现增长。

  此前,獐子岛迎来大连国资入股,在瘦身减负之余也调整和优化市场结构,开展预制菜延长产业条线。2023年1月,ST獐子岛在互动平台表示,在大连市预制菜产业发展战略引领下,公司将更加聚焦全新预制菜类大单品开发和现有大单品升级,进一步丰富公司海洋食品产品矩阵,持续开发獐子岛味道系列、调理佐餐酱系列、餐饮快捷菜肴系列、特色海鲜菜式等系列预制菜产品,适配家庭餐桌、快餐、烧烤、火锅等不同消费场景,积极推动落实新品上市计划。

  这回应实在“圆润得找不到槽点”,可是獐子岛毕竟被折腾了十年,快速扭亏为盈的法宝当然只能“回到降低成本和减少营业外支出”的会计老路上了。

  

  曾经辉煌陨落

  乱跑的扇贝成了“一个笑话”

  与獐子岛曾经的辉煌相比,现如今的獐子岛,着实坑惨了股民....

  

  

  曾经的獐子岛,绝对配得上“辉煌”二字。

  公司始创于1958年,从一个不起眼的渔业生产合作社一步步发展壮大。

  2006年9月28日,獐子岛以水产第一股的身份上市,开盘60.890元/股,涨幅143.56%;2008年初,獐子岛股价更是窜上150元/股高位,成为沪深两市的股王,也是我国农业第一个百元股,就连贵州茅台都只能望尘莫及。

  如果翻开獐子岛的履历,一系列荣誉着实令人佩服:

  2006年1月,“獐子岛”牌商标成为第一个水产品中国驰名商标;

  2007年成为达沃斯“全球成长型公司社区”首批创始会员;

  2007年当选为“CCTV年度最佳雇主”;

  2008年登榜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

  2010年被评为中国最受信赖的十大品牌……

  然而,獐子岛多年的苦心经营,却在2014年迎来了转折。

  2014年10月30日晚,獐子岛发布公告称,2011年与2012年底播的100余亩虾夷扇贝,因受冷水团异动导致的自然灾害影响近乎绝收,造成了公司资产减值,獐子岛集团也因此巨亏8.12亿元。

  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獐子岛一夜之间仿佛变身成为“蓝海股份第二”,备受诟病。

  谁曾想,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后獐子岛又接二连三地故技重施:

  2018年1月30日,公司像四年前一样突然发布公告,声称扇贝出现异常,不过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受灾不是受冷水团的影响,而是由于海水水温升高,导致海洋生物骤减,扇贝因饵料不足而大面积减产,公司2017年的业绩也由此前预计的盈利0.9亿元~1.1亿元转为亏损5.3亿元~7.2亿元;

  2019年4月27日,公司发布一季报声称,受2018年海洋牧场灾害影响,扇贝壳收货资源减少,公司业绩也再次出现断崖式下跌;

  2019年11月,公司又发布公告称,2017年和2018年底播的虾夷扇贝短时间内“大规模自然死亡”,造成了重大的存货减值风险,预计核销存货成本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约2.9亿元,约占当时账面价值3.07亿元的90%。

  短短六年时间里,獐子岛居然出现了四次“扇贝大逃亡”!公司一会儿说扇贝失踪了,一会儿说扇贝归来了,一会儿说遭遇冷水团冻死了,一会儿又说遭遇高温热死了……

  仿佛这些扇贝都长了耳朵长了腿,都不约而同地在该跑的时候跑,该回的时候回,该死的时候死,每一次都是卡在公司业绩亏损的节骨眼上“跑路”,着实魔幻。

  

  有意思的是,按照深交所的规定,中小板企业连续两年亏损被ST,连续3年亏损被暂停上市,连续亏损四年将被终止上市,而獐子岛却凭借扇贝“来回跑路”这一招,巧妙地避开了这些问题。

  财务造假手段曝光

  愿再无下一个“獐子岛扇贝”

  回顾獐子岛上市以来的业绩状况。可以看到从2014年到2018年,除了2016年、2018年两年略微盈利外,全部亏损。

  

  来源:上市公司年报,野马财经统计

  证监会对獐子岛(002069.SZ)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的公告中披露,在2016年和2017年,獐子岛存在业绩造假行为。2016年獐子岛虚增1.3亿元净利润,2017年虚减2.7亿元净利润。对此,证监会决定对獐子岛处罚60万元。

  梳理獐子岛的作假数据后,有经验的财务人不难发现,由于獐子岛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亏损,因此为了被强制退市,獐子岛做了以下这些动作:

  2016年,獐子岛通过虚减成本,制造出盈利假象,使獐子岛顺利摘帽。

  2017年,为了补算成本,又将2016年虚减的成本累加,同时虚减营业利润2.79亿。

  2018年,在去年虚减营业利润加持下,成功“刚好”扭亏为盈。

  

  獐子岛用的就是很经典的财务造假手段,叫虚增利润。

  虚增利润最容易被加在3个地方:

  

  这几年,投资者对于扇贝的一次次跑路也一直在用脚投票。目前,獐子岛的市值缩水了90%。不论是从监管还是市场,应该说对于扇贝跑路都作出了应有的反应和处理。

  未来的日子里,希望再有下一个獐子岛的“辉煌”,却千万不要再有乱跑的“獐子岛”扇贝了!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