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材科技(00208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氢能发展迎来“里程碑” 中材科技推动共建良好产业生态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4-27  中材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新浪财经2022-04-27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当天的“建立绿色氢能的供需关系”分论坛使氢能产业继去年氢能大巴亮相后,再度成为博鳌论坛的一大“亮点”。

  当前,随着全球减排行动快速推进,新一轮“氢能热”正持续升温。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科技”)执行董事、总经理张元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氢能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的,但同时,产业在应用场景、技术革新、标准法规、安全发展、大众认知等方面,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氢能产业的发展需要长期培育。

  点亮脱碳目标

  氢能迎来蓬勃发展

  4月8日,22辆搭载着中材科技储氢气瓶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驶入天安门广场,缓缓停靠在人民大会堂前,作为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接驳任务的车辆,为参加总结表彰大会的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运动健儿“护航”。据了解,这些氢能大巴设计续航里程可达630公里,为保障奥运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元正指出,近几年,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热度逐年上升,比如,围绕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的加速攻关,以城市客运、重卡、物流等商用车型为先导逐步开展的规模化示范运行以及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等。他表示,“北京绿色冬奥的成功举办,是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氢能交通系统发展的示范性体现。冬奥的微火点燃了中国冬季运动蓬勃发展的信心,同时也点亮了中国重视氢能产业、努力完成脱碳目标的信心。”

  在张元正看来,氢能作为跨能源网络协同优化的理想媒介,通过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能够加快构建多能互补的应用生态,切实推动能源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的脱碳转型。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的现实,以及地缘政治不确定因素增加带来的能源转型的迫切需要,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多数都积极制定氢能规划,能源巨头、车企等也纷纷布局,氢能的独特优势逐步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普遍接受。

  近年来,国内氢能产业政策也密集出台,大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快速入局,产品技术不断提升,都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土壤。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系统构建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统筹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加快完善氢能发展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等重点任务。

  “《规划》是国家针对氢能产业发展量身定制的顶层设计,明确了氢能的战略地位,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目标,是行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张元正表示,《规划》着眼于“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氢能正逐步成为储能、交通用能转型、工业化石能源替代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的有力抓手。《规划》对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也意味着氢能将全面融入能源需求的各领域,我国氢能产业将进入统筹谋划、整体布局、稳定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立足核心难点

  加速储运技术突破

  对于氢能产业的发展,储运环节是核心难点之一,也是制约产业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张元正认为,由于氢气的分子结构很小,如何提高氢气的储运密度、提升储运效率、降低储运成本,是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氢能储运企业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他表示,“在《规划》的指引下,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变,不再成为大规模应用的制约因素。”

  谈及氢能储运环节的发展现状,张元正指出,氢能储运有多种形式,当前较成熟的是高压气态储氢,应用也比较普遍。他强调,“在这一领域,我国和国外先进水平比还存在差距,这也敦促着我们需要正视差距,快速提升核心技术和产品布局。”

  中材科技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一家深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近20年的领军企业,在燃料电池氢气瓶及系统、工业气瓶、移动式气体储运装备和加氢站用固定式储运装备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在我国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的进程中,正在成为一支关键力量。张元正表示,中材科技一直致力提供高性价比的气体储运产品,这些年的研发方向就是大容积、高压力、轻量化、低成本、高效率。

  据张元正介绍,近年来,中材科技取得了不少突破,比如,大容积车载35MPa的385L气瓶的批量市场投放,重卡续航里程可以提高到500公里;小容积轻量化无人机储氢气瓶的批量应用;使用国产碳纤维的70MPa和35MPa储氢气瓶,大幅降低了使用成本;碳纤维运氢长管,单车运氢量可以增加40%的同时,又实现了30%的减重。

  张元正表示,“下一阶段,中材科技将完成70MPa IV型瓶全套产业化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更高压力等级的站用、运输用储氢产品的开发和产品投放,在高压气态储氢领域的产品适用性方面,追平甚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这是我们当前在做的事。同时,公司也在密切关注其他储运方式的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并结合需求趋势适时开展相应技术储备和产业化布局。”

  共建良好生态

  推动产业广泛协同

  由于氢能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泛,产业的发展与突破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张元正表示,燃料电池产业的突破,就需要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在他看来,燃料电池近几年产品成本的不断下降,是行业进步的体现,但目前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亟待赶超的地方。对企业而言,示范应用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内功”,而合作伙伴间的联合攻关是重点。

  “目前,国内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一些优秀的企业正在不断钻研、不断进步,而企业间需要相互扶持,共同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张元正说,“我们多年来在氢气瓶国产碳纤维应用方面开展的探索,就是通过和产业链上游伙伴联合攻关,率先实现了纤维的国产化替代,从而使碳纤维应用不再是储氢方面的‘卡脖子’技术,带动了产业的良性循环。”

  据了解,中材科技碳纤维技术的突破,得益于与中国建材集团内兄弟企业——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的产品攻关。2016年,为推动碳纤维在储氢瓶中的应用,中材科技选择与上游的中复神鹰合作,共同开展研发,经过两年的攻关,不断从上游的技术和产品中解决问题,终于将领先的碳纤维技术转化为优质产品。

  据张元正介绍,中材科技作为国内特种纤维和复合材料的技术引领者,与众多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储氢气瓶市场占有率居行业领先地位,在氢能重卡、物流、客车、乘用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在燃料电池无人机、轨道交通、船舶、备用电源等多领域得到实践检验。他表示,“我们在与下游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同时,也反哺于我们的研发环节,以此持续提升核心技术。”

  张元正表示,中材科技将聚焦氢能储运,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坚持“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思路,关注国内外新技术、新动向,开展一流企业对标,练好“内功”,把解决行业痛点的优质产品不断推向市场。他同时强调,“我们也会密切关注产业链上下游动态,适时开展产业链的延伸布局,我们秉持开放的态度,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广泛协同,共同促进行业进步,共同书写氢能产业发展新篇章。”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