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宁波银行(00214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业绩陷入增长瓶颈,宁波银行路在何方?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2-22  宁波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智瑾财经2024-02-22

  作为A股银行板块股价第二高的宁波银行,在资本市场颇受追捧,只是从2022年以来,随着宁波银行整体业绩表现面临增长瓶颈,公司股价也进入下跌通道。

  自2022年初以来,宁波银行总市值也跌回2019年平均水平。

  

  图片来源:亿牛网

  业绩增长陷入瓶颈

  拉长时间线,从2018年起,得益于江浙沪一带的区域经济强势发展,宁波银行几乎每年都会保持2位数的业绩增长,但2022年以来,宁波银行业绩大幅下滑。

  根据其财报信息显示,2022年宁波银行实现营收578.8亿元,同比增长9.67%,增速较2021年下滑了18.7个百分点,仅次于2017年的7.06%。而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营收增速只有5.45%,较年初增速再度大幅下滑。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究其根源,一方面跟当前大环境关联性较大,导致公司不论对公还是零售业务均遭遇波及,但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整体零售业务规模下滑,以及净息差等核心盈利指标持续走低。

  跟大多数城商行一样,在宁波银行贷款结构中,对公业务占主要比重,但不同之处在于,其零售业务算是目前城商行发展较好的,也因此宁波银行在业内素有“小招行”之称。

  根据其2023年半年报数据,在公司全部贷款和垫款业务中,公司类总额为6248.41亿元,占比53.47%,而个人业务总额则为4409.65亿元,占比近40%,为37.73%。

  

  图片来源:宁波银行2023年半年报

  也因此,这两项业务将直接决定宁波银行年度业绩表现。

  有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宁波银行零售业务增速出现下滑。2023年前三季度,其该项业务增速仅为21.14%,不到2020年的一半。零售业务增长乏力,成为拖累宁波银行近年来业绩表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核心业务增速下滑外,宁波银行平均利率也在不断走低,进一步拖累盈利质量。

  根据其去年半年报数据,宁波银行对公贷款平均利率为4.39%,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而个人贷款业务平均利率则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至6.53%,由此导致其贷款综合利率只有5.1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而2020年宁波银行的对公贷款和个人贷款平均利率,则分别为5.09%和7.79%。

  

  图片来源:宁波银行2023年半年报

  也由此持续拖累宁波银行盈利质量。根据其去年三季报数据,宁波银行净利差和净息差分别为2.04%和1.89%,但2020年此两项数据分别为2.54%和2.3%。

  

  图片来源:宁波银行2023年三季报

  当然,这里也不可否认2020年以来,受大环境影响,对宁波银行整体业绩造成冲击,只是外部客观原因,恐非压降其业绩增长的根本原因。

  从内外部多项主客观因素来看,导致宁波银行核心盈利指标走低的关键,恐怕一方面在于背靠江浙沪,在充分享受市场红利之际,也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则在于其高比例的个人贷款业务,做多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抬头

  宁波银行恐存泡沫风险

  长期以来,江浙沪一带凭借其天然的区位优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此过程中,江浙沪几乎汇集了我国最主要的城商行。除宁波银行外,还有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等。

  随着监管对城商行经营范围的限制,让其业务外扩难度剧增,无法利用规模效应继续加速增长。宁波银行跟所有城商行一样,只能瓜分限定区域的蛋糕,但宁波银行所处环境,也意味着它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

  面对市场性经营压力的提升,宁波银行业绩步入增长瓶颈也属情理之中。

  此外,随着对公业务面临普遍性增长压力,以及更低的投资回报,宁波银行也是发力零售金融最为投入的银行之一,而且收益更高的房地产业务也在宁波银行的视线之内。

  去年上半年,宁波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达2681.37亿元,较年初增长10.19%;个人住房贷款达811.36亿元,较年初增长26.22%,同时房地产业务中的对公贷款增速也达到14%,在城商行中位于首位,在全部42家上市银行中也排在前列。

  消费金融作为近年各大银行的关注重点,吸引了不少银行入局,但高收益之下,也面临更高风险,而房地产业务不论个人贷还是房地产企业贷,行业境况非同以往,同样也伴随着风险抬升。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宁波银行个人不良贷款金额达到65.41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约11亿元;不良贷款率由2020年的0.89%,上涨为1.48%。

  

  图片来源:宁波银行2023年半年报

  而截至去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整体不良贷款规模较年初增加了14.24亿元,达到92.7亿元,其中损失类贷款达到67.94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89%,在全部不良贷款中的占比也达到73%,占主要比重。

  

  图片来源:宁波银行2023年三季报

  或许是由于经营风险问题,宁波银行近年来也屡遭处罚。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宁波银行因贷款“三查”(贷前审查、贷中审查和贷后审查)不尽职,三个分行共罚款285万元。

  2023年,宁波银行又因“违规开展异地互联网贷款业务、互联网贷款业务整改不到位、资信见证业务开展不审慎、资信见证业务整改不到位、贷款审查不尽职”等一系列合规问题,不仅被罚款220万元,相关负责人也收到罚单。

  一方面面临严峻市场竞争下的规模增长瓶颈,另一方面为拓展营收增长而不得不堆高经营风险,左右为难之下,宁波银行经营压力逐渐显现。

  而在资本市场,宁波银行同样是表面风光。

  此前,浙商证券将宁波银行最高目标价下调17.19%至29.54元。

  招商证券在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的同时,也将其2023年PB目标估值从1.4倍下降至1.1倍,对应目标价29.08元/股,较2022年年报发布时下降21.7%。

  且从宁波银行自身来看,跟同级别的南京银行相比,二者在净资产规模、ROE等多项指标差别不大的前提下,宁波银行超1400亿的市值,是南京银行800多亿市值的近两倍。如此比重的市值差距,难说宁波银行没有泡沫风险。

  未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宁波银行若无法拿出与之匹配的业绩表现,去泡沫之下,参照目前江浙区域城商行股价表现来看,宁波银行股价或将降至个位数区间。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