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纳思达(00218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纳思达张剑洲:造国人自己的打印机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8-21  纳思达内幕信息

来源 :君联资本2023-08-21

  

  打印机是中国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惠普、佳能等国际巨头凭借技术和市场优势在这一领域遥遥领先。尽管不少中国企业也曾想要“造国人自己的打印机”,但成功者屈指可数。君联投资企业纳思达从通用耗材生产起步,一步步转战激光打印机市场,并最终实现产品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6年上榜《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近日,纳思达董事兼副总裁张剑洲分享了公司打破国外垄断,勇闯技术难关的奋进故事。

  

  

  纳思达激光打印机产业园一期

  1

  力争“上游”

  开启技术“拓荒”之旅

  纳思达转战激光打印机这个赛道并非偶然。

  张剑洲总结说:“做零配件耗材市场,往往需要匹配别人家的打印机,久而久之只能成为市场的跟随者。只有做自己的打印机和原装耗材,我们才能成为市场的引领者。”

  有想法不出奇,难在落实。

  作为常用办公设备,打印机看似简单,其实行业的“门槛”很高。全球20多万项行业专利基本集中在美、日等国的几个海外厂商手中。如果突破不了技术壁垒,那企业就很难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面对激烈竞争,该如何突围?2006年,纳思达开启自己的“拓荒”之旅,组建打印机研发团队,从专利、核心技术和供应链开始调研,尝试做技术研发。2009年,公司打印机事业部正式成立,研发团队派遣人员外出学习,边学边实践。

  历时数年努力,2010年,纳思达旗下品牌奔图推出国内第一台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激光打印机。

  2

  克服多重挑战

  不断完善产品

  虽然生产出了自己的激光打印机,但初代产品成本高、用户体验不佳。这些“硬伤”一度成了研发团队最头疼的问题。单台机器定价过高,无法和国际品牌在市场上竞争。

  当时纳思达每一款产品的研发投入成本,基本以亿为单位,人力投入多、周期长、难度大。面对性能并不出色的第一款产品,企业研发团队顶住压力决定继续干。

  “第一款不行,那就推倒重来做第二款、第三款,在用户体验、成本、功能等方面做更多优化。”张剑洲回忆。

  2018年之前,纳思达整体投入超过20亿人民币,但打印机市场推广却举步维艰。当时卖一台机器最高亏损接近1000元,整个团队都非常挣扎,但依旧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产品。

  “学生写作业想打印错题?那我们就和教育领域的公司合作,设置手机直连打印等功能。怕数据机密泄露?那我们就主动跑去与其他厂商合作,推动各级源代码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张剑洲回忆说,打印机效率更高、单页成本更低、纠偏复印差错……围绕用户体验与安全性问题,纳思达列出清单,逐个击破。

  十多年的坚持,数以万计的研发和生产人员的共同努力,纳思达一步步推动自有激光打印机品牌从一开始的“默默无闻”发展成如今“叫好又叫座”。

  2022年全年,纳思达营业收入258.55亿元,同比增长13.44%,旗下奔图品牌全球范围打印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40%。

  3

  经历“专利战”磨砺

  在全球范围打响品牌知名度

  凭借自主专利和高效研发,2004年底,纳思达的墨盒产销量已跃升为全球通用耗材的第一位。2009年,硒鼓的产销量跃居通用耗材行业的第一位。

  “这个位置我们一直保持到了今天。也正是我们全体员工在通用耗材行业的不断耕耘,后面才能为公司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激光打印机奠定基础。”张剑洲表示。

  自主研发之路遍布荆棘,扬帆出海则需要企业有敢打“专利战”的胆气。

  纳思达通用耗材业务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不少行业巨头的关注。自2006年起,其产品前后在多个国家遭遇打印机厂商的专利诉讼。从最先的被动应诉,到后来的主动反击,5年时间里,纳思达在“专利战”的磨砺中,一步步将企业的技术队伍建设、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完善。

  “花5年时间打专利战消耗了很多资金,但你有能力证明你的专利是有‘含金量’的,经得起大家的质疑,那我们就不能放弃。”张剑洲斩钉截铁地说。

  最终,经过多次“专利战”的考验,纳思达产品逐渐赢得更多客户的认可。当前,公司的打印机相关业务已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通用耗材始终保持龙头企业地位,并成为全球第四的激光打印机厂商,连续6年上榜《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

  4

  布局市场的脚步从未停歇

  手握自主研发专利超5000项,纳思达并未停歇布局市场的脚步。除了充分发挥奔图和利盟双品牌优势,针对不同市场确定相应品牌策略,2022年,纳思达位于金湾区的打印机智能制造产业园亦正式投产,年产规模高达400万台。今年7月,纳思达还推动旗下多款MCU芯片及量产级方案亮相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力争在非打印芯片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从“专利战”到“创新战”,从技术攻坚到市场突围,前进的道路上,纳思达还会遇到新的问题,但张剑洲始终相信:“所有苦难、挫折、打击,都是企业成长的‘肥料’。你需要做的是给技术‘施肥’,让企业这棵‘大树’快速生长。”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