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ST必康(00241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ST必康上半年扣非净利增长49.83% 新能源新材料业务表现优异未来可期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8-26  *ST必康内幕信息

来源 :金融界2022-08-26

  8月25日晚间,延安必康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在投资者的期待中如期而至。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9.93亿元,同比增长15.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亿元,同比增长6.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38亿元,同比增长49.83%,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中期成绩单。

  分析认为,延安必康中期业绩平稳向好,或意味着公司正在逐步摆脱历史遗留问题的阴影,回归正常经营水平。而在公司优质主营业务的推动下,其后续将有望实现加速发展,完成业绩的增长与估值的修复。

  多项数据增长亮眼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占比扩大

  公告指出,延安必康上半年多项经营数据实现增长,是由多方面的业绩驱动因素综合导致。

  在新能源、新材料、药物中间体业务板块,延安必康子公司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九九久科技”)由药物中间体行业向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战略转型升级不断纵深推进,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新材料板块的收入贡献占比不断扩大。目前九九久科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能规模位居国内首位,六氟磷酸锂产能规模位居国内前列,下属子公司九九久特纤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无纬布产能位居国内前列。

  而在医药板块,延安必康子公司陕西必康制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陕西必康”)拥有丰富的产品系列及品牌,“心荣”品牌被认定为西安市著名商标,“必康唯正”和“博士宝宝”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公司可用于临床上常见病、多科室的产品品规共有400多个,其中,进入国家基本用药和医保目录的品种有140多种。

  半年报数据显示,延安必康新能源、新材料板块报告期内共实现营收18.07亿,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约为45%,而在去年其占比还不到30%,可以预见,未来这一板块将在公司的商业版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增速来看,报告期内新能源业务的增速达到了惊人的100.77%,新材料业务的增速也有34.01%,有这两大王牌作为主营业务驱动,延安必康或有望持续保持业绩的顺利增长。

  此次半年报中还有一项亮眼数据值得注意。报告期内,延安必康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3亿,同比大幅增长226.20%。此前曾有公开报道透露过,待债兑付事项完成后,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板块均将实施扩产计划,良好充裕的现金流相当于为其偿债及扩产事项打下保险。

  迎政策利好新能源产业结构扩容升级

  不难理解延安必康新能源业务为何增长如此迅猛。资料显示,其新能源板块的主要产品为六氟磷酸锂,这是新能源动力电池电解液中的核心物质之一,在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而迎来了高居不下的火热行情。多份研报数据显示,2021年1月底,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为13.75万/吨,而到2022年2月,其价格已达到57.5万元/吨的高位,年涨幅超300%。今年2月以来,六氟磷酸锂价格有所回落。但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截至八月初,该原材料价格已现反弹态势,连续多个交易日上涨。

  工信部25日发布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还提出,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支持开发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锂离子电池,加快电解液用高纯碳酸酯溶剂、高纯六氟磷酸锂溶质等产业化应用。力求到2025年,能源电子产业年产值达到3万亿元,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30年,能源电子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形成与国内外新能源需求相适应的产业规模。

  这对于六氟磷酸锂行业头部的延安必康来说无疑是一记重大利好。半年报显示,九九久科技六氟磷酸锂产品生产线经节能挖潜和优化改造后,实际产能已超6400吨/年,位居行业前列。除现有产能外,延安必康当前还在计划开展项目扩产工作,初步计划新建40000吨/年六氟磷酸锂生产装置,实力有望数倍增长。在政策的扶持下,以延安必康的产能体量,将最先受益。

  此外,延安必康2021年年报中还曾透露,公司已开始投入低成本六氟磷酸钠的合成工艺研究,项目目前进入中试阶段。华泰证券(行情601688)研报指出,钠的丰度是锂的1300倍以上,价格相对稳定,可以缓解锂资源的稀缺和垄断问题,预计2027年钠离子电池对应市场规模将达到582.7亿元。而由于六氟磷酸钠与六氟磷酸锂的制备工艺相同,产线基本可以复用,如延安必康这般具备六氟磷酸锂生产能力的企业也将在六氟磷酸钠产品中维持优势,实现产品结构的扩容升级。

  新材料龙头地位稳固军工市场迅速扩张

  延安必康另一大主营业务板块——新材料板块,同样具备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资料显示,延安必康新材料板块的主要产品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这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可广泛应用于安全防护、家用纺织、国防军需装备、航空航天、远洋航舶、体育用品、建筑工程等多个领域。

  二十一世纪以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开始大量应用于军警用防弹防护领域,成为替代传统钢结构防弹材料的主流材料,在军队、警察、特种作业、户外运动、高风险地区人员的防护服装和防护用具的使用中,具有广泛而良好的前景。

  而延安必康旗下九九久科技正是当前国内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企业,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入选国家工信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实际产能可达15000吨/年,位居国内之首;下属子公司九九久特纤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无纬布产能达2500吨/年,位居国内前列。

  近年来,九九久科技正在积极向军工方向扩展。据报道,其已开发出J100、J200、J300、J400等多个超高强度产品牌号,在军工防弹方面成功开发了强度达42cN/dtex的高强高模产品,成为目前唯一可满足国内最新防弹要求的新材料产品,市场需求量极大。其采用的湿法纺丝工艺技术日渐成熟,在产业化生产上对连续萃取、高速高倍连续拉伸等技术实现了新突破,各项性能均处在领先水平。

  7月30日,九九久科技年产2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扩产项目在江苏如东奠基投产,此前公司还有5280吨产能正在扩产建设中,预计明年一季度投产。上述规划产能全部落地后,九州星际实际产能将超40000吨/年,领跑全球。

  半年报显示,九九久特纤目前已获得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GJB9001C-2017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近期,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面料还顺利通过了公安部GA68一2019标准A类要求穿刺测试,在国内属于顶尖水平。可以预见,具有龙头优势的延安必康在军工领域将能够持续扩张市场,实现强者恒强。

  重整事项迎进展大资金注入打下强心针

  此前,因历史遗留下的部分问题,延安必康收到交易所关注函,并带上*ST帽子。但8月12日晚间,公司发布《关于控股股东签署<;重整投资意向协议>;的公告》,重整事项迎来重大进展,给投资者投下一枚定心丸。

  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新沂必康与光晖控股(深圳)有限公司(简称“光晖控股”)签署《关于新沂必康新医药产业综合体投资有限公司等42家公司之重整投资意向协议》,光晖控股拟承接新沂必康已经管理人审查并确认的债务,并按照重整计划的规定和与相关债权人的其他约定向相关债权人清偿债务。

  光晖控股第一大股东为东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其背后为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东建国际。东建国际主要从事直接投资和私募基金投资业务,第二和第三大股东分别为东方证券(600958)旗下东证资本和建行的投行旗舰子公司建银国际。而光晖控股的第二大股东中光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光控股”),则是国务院直属部级央企光大集团控股孙公司。虽然成立时间并不长,但光晖控股背后的“国家队”可以说是实力惊人。分析认为,引入光晖控股作为重整意向投资人,或可为延安必康的债务清偿及未来发展提供切实资金保障。

  公告特别指出,在签订正式的重整投资协议(或在成为延安必康的股东)后,光晖控股将以提供借款或者担保等增信措施的适当方式,适时向延安必康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延安必康对新能源、新材料业务板块扩产增收、以及优化延安必康产业结构的资产重整等举措。从这一承诺中可以看出意向投资人对延安必康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发展的重视。

  如前文所述,延安必康已经凭借自身实力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实力,行业龙头效应十分明显。在良好现金流及重整资金的支持下,公司偿债扩产事项有望加速落地,其新能源、新材料业务自然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总结

  根据网络数据,目前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最新的PE估值中位数为33.82,非金属新材料行业上市公司最新的PE估值中位数为36.45,国防军工行业上市公司最新的PE估值中位数更是达到64.74。而延安必康当前市盈率仅为26.24,距离上述三大行业的中等水平尚有差距,更不用说其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均做到了行业前列,实力强劲,估值仍有更高的上升空间。

  其二级市场的火热行情也表明了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和认可。自7月初至今,延安必康共已录得20个涨停板,股价较7月8日的近期低点4.81元上涨两倍有余。业内人士认为,在主营业务的强劲支撑及重整落地的重大利好预期之下,延安必康的成长空间并不止于此。如公司能顺利解决历史遗留的事项,完成重组进程,就能顺利实现摘星脱帽,迈向新的发展篇章。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