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立讯精密(00247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立讯精密加码新能源汽车能否纾困?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1-20  立讯精密内幕信息

来源 :蓝筹企业评论2023-11-20

  

  10月21日,立讯精密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07.7-112.2 亿元同比增长18%-23%;扣非净利润 103.1-109.3 亿元同比增长22%-30%。

  单从第四季度来看,这家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3.9-38.5 亿元同比增长23%-39%;扣非净利润 32.8-39.0 亿元同比增长33%-58%。

  此前,立讯精密披露的2023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立讯精密实现营收1559亿元,同比增长7.31%;实现归母净利润73.74亿元,同比增长15.22%。

  虽然有所增长,但业绩增速已经大幅下滑。近10年来,立讯精密的收入同比增幅基本在35%以上。

  

  立讯精密营收同比增速

  1

  借款飙升

  从单季度看,这家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还出现了负增长。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单季,立讯精密营业收入579.04亿元,同比下滑8.51%。

  立讯精密认为:“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

  立讯精密董事长、总经理王来春对投资者表示:“营收主要受到以下四个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在决策过程中,策略性放弃一些通讯产业利润率相对低的 OEM 业务;二是可穿戴产品业务,因为未推出新产品以及客户管控库存的原因;三是部分产品交易模式发生变化,原本 SIP 直接交客户,现在改为立讯直接内部交易,销售合并冲销;四是终端客户的 MINILED 产品销售状况不及预期,确实也有受到影响。”

  王来春认为,以上原因量化金额在60.6亿元,另外,客户今年 930 比往年严控自身库存,与往年提货标准相比较,受影响减少的销售额约是 40 亿。

  王来春表示:“整体看是乐观的,因为大客户外的消费电子业务、汽车产业、通讯产业第三季度同比仍是呈明显的增长趋势”。

  然而,立讯精密的盈利能力愈发变差,第一大收入来源“消费性电子”毛利率大幅下滑。

  中报显示,这家公司消费性电子业务在今年上半年创收828.56亿元,占营收比例的84.57%,但毛利率仅9.51%。

  数据显示,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这项业务数据出现大幅下滑,上半年的15.78%,到当年年底大幅下滑至11.36%;到今年上半年,立讯精密消费性电子的毛利率达到最低点,仅9.51%。而此前这项数据最高时曾达到24.44%。

  

  立讯精密消费性电子业务毛利率

  目前,苹果依旧是立讯精密的第一大客户,2022年全年贡献销售额1568.33亿元,占比73.28%。

  除了毛利率大幅下滑外,消费电子快速更新换代也给立讯精密的资本开支带来巨大负担。

  作为苹果代工企业,立讯精密要承担生产线改造、设备购买等资本开支,同时还需要替苹果公司承担库存压力。

  数据显示,2013年-2023年第三季度,立讯精密固定资产由14.33亿元快速增长至436.3亿元,增长幅度远高于同期净利润增速。

  随着资本开支的不断增加,过去几年立讯精密资产负债率随之攀升。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达到61.15%。

  

  立讯精密资产负债率

  借款方面,立讯精密自2020年来此类数据飙升。到今年第三季度,这家公司短期借款290.14亿元,相比2022年底增长了150亿元;长期借款141.59亿元,相比2022年底增长近50亿元。

  

  立讯精密短期、长期借款

  由此导致立讯精密财务费用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2023年前三季度,立讯精密利息费用为10.43亿元,仅用三个季度就与去年全年的10.38亿元几乎持平。

  追述王来春的发家史,利用资金大举扩张是她成功的诀窍。

  2

  惯用资本扩张

  王来春,一个来自广东潮汕普通农家的孩子,1967年出生。和当时村里的许多孩子一样,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回家帮忙做农活,随后四处打零工。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4年来到了深圳,进入日本三洋在深圳蛇口的工厂工作,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氛围和电子制造业的魅力。

  1988年,在富士康在深圳建立大陆地区第一家工厂时,王来春成为首批受雇工人,并被分配到由郭台铭的弟弟郭台强管理的部门工作,从此接触到了连接线这门生意。这为日后经营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在富士康工作的十年间,王来春从手工组装零件、电路板等机械性的工作岗位,逐渐晋升为团队负责人。然而,在富士康1998年的一股离职潮中,她受到郭台强的鼓励,决定独立创业。

  离开富士康后,王来春与哥哥王来胜共同创办了一家名为“全胜”的小工厂,主要业务是消化富士康的额外订单。之后,她们收购了香港立讯公司,并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立讯精密。在这个过程中,郭台强于2009年注资了4000万元,她所实际控制的富港电子在2014年前都是立讯精密的第三大股东。

  王来春业务上一直与富士康联系甚密,立讯精密在招股书中曾披露,2007年到2009年它们有45%到56%的收入来自富士康,相关代工业务的毛利率维持在10%-20%之间的较低水平。

  不过在2010年成功上市后,有了资金支持的王来春,不甘心只做二级代工厂的她将立讯精密直接对接苹果。

  而为了与苹果达成更多的合作,王来春开启了大举并购模式。

  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立讯精密在IPO首发融资中获得12.61亿元,2014年定增获得20.31亿元,2016年定增融资46亿元,2020年可转债募资30亿元。此外,还新增了445亿元左右的长短期带息债务和149亿元的债券融资。

  随着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立讯精密在2011年收购了昆山联涛电子,切入苹果iPad连接线供应链;2016年收购了苏州美特,进入苹果声学器件领域;2020年又重金收购了江苏玮创、昆山玮新和高伟电子,接过了苹果手机的组装业务和摄像头模组业务;2021年更是大手笔地以60亿元收购日铠50%的股权,开启了苹果金属结构件和手机顶部模块业务。

  目前,立讯精密已成为苹果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王来春也与蓝思科技的周群飞、领益制造的曾芳勤一起被称作“苹果背后的三个中国女人”。

  花了13年时间加码苹果供应链,苹果已成立讯精密的最大的收入来源。

  3

  入局新能源汽车

  在苹果产品不断被唱衰的大背景下,王来春依靠过去的成功经验,选择了借用资本介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2022年,立讯精密与奇瑞开展合作,并持有其持股7.87%股份的新闻引发市场关注。王来春曾表示,立讯有限是奇瑞控股的投资人,立讯精密不造整车,而是协同奇瑞新能源开拓为别人造好车的ODM业务,公司志在抓紧机会窗口拼进全球领先的Tier1(一级供应商)。

  今年 6 月,立讯精密又有新动作,它们与广汽集团合作成立立昇汽车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 5亿元,主营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其中立讯科技持股 45%,广汽集团与广汽零部件共持股55%。

  随着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布局逐步完善,近几年来其收入较快增长,2020年-2022 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立讯精密的汽车业务收入分别为 28.4亿元、41.4亿元、61.5 亿元、32.07亿,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同比分别增长 20.5%、45.7%、48.4%。

  事实上,立讯精密早在十年前就已涉足汽车领域。

  2012 年,公司收购源光电装 55%的股权正式切入汽车板块。2013 年,公司收购德国 SuK100%的股权,成功拓展汽车零件市场及相关产品线和客户网络,并获得在德国经营的机会。

  2018 年,公司大股东立讯有限收购 BCS,进一步完善汽车产品布局,后更名为立胜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同年,立景创新接手台湾光宝 CCM 事业部。2020 年,立景创新收购高伟电子,拓展车载光学业务,截至目前立景创新合计持股高伟电子 73.5%的股份。2021 年,公司与速腾聚创开展合作。

  不过,经营十年来,这家公司汽车业务的收入占比依旧很低,比例提升得也较慢。2021年,立讯精密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占营收的比例是2.69%,2022年此项数据为2.87%。而且,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毛利率同样不高,只有16%左右。

  入局汽车业务十年来,立讯精密此项业务创收能力和盈利能力依旧有限,而加码这一领域势必会对公司债务进一步造成压力。汽车相关业务的经营情况未来能否改善将值得关注。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