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涪陵榨菜(00250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营收净利双下滑,涪陵榨菜亟需新增量?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9-20  涪陵榨菜内幕信息

来源 :经理人传媒2023-09-20

  

  寻找新的增长曲线于涪陵榨菜而言已显得尤为迫切。

  作为备受瞩目的“榨菜茅”,涪陵榨菜(002507.SZ)这几年的日子并不好过,不仅总市值自2020年最高点跌掉了超过50%,而且业绩也踩下刹车,由超20%增长下降至低个位数,2023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更是负增长——

  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3.37亿元,同比下滑5.97%;归母净利润4.70亿元,同比下滑8.87%;扣非归母净利润4.32亿元,同比下滑9.84%。分季度看,二季度营收5.8亿元,同比下滑21.3%;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滑30.8%。

  “需求表现疲软,业绩承压低于市场预期”,是证券机构对涪陵榨菜的主流观点,如德邦证券研报,因涪陵榨菜产品定位相对高端,消费力尚未完全修复,短期销量未见快速恢复,虽基于终端需求恢复兑现动销或有所改善,但考虑到终端消费需求复苏进度偏缓,其还是下调涪陵榨菜利润预测。

  寻找新的增长曲线于涪陵榨菜而言已显得尤为迫切。

  对此,涪陵榨菜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中如此表述,“持续推行拓品类、拓市场的战略规划,以榨菜为中心,向“榨菜+”、榨菜亲缘品类、川式复合调料和川渝预制菜四个方向发展,形成品牌、市场、技术、资本、人才及管理优势。”

  榨菜增量难以提升,转向以榨菜为中心,销售渠道等资源共享的品类多元化,思路的正确性毋庸置疑,但问题在于涪陵榨菜能否锚定品牌核心竞争力,突破各品类竞争。

  

  控成本-提价-增长

  涪陵榨菜,中国榨菜行业龙头,主打品牌为“乌江”,产品主要包括榨菜、泡菜、萝卜及其他产品。2010年11月涪陵榨菜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也迎来高速增长黄金期。

  以营业收入为维度,涪陵榨菜2010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5亿元、7.05亿元、7.13亿元、8.46亿元、9.06亿元、9.31亿元、11.21亿元、15.20亿元、19.14亿元,同比增长23.29%、29.29%、1.14%、18.74%、7.12%、2.67%、20.43%、35.64%、25.92%。

  再以归母净利润为维度,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74.56万元、8840.45万元、1.26亿元、1.41亿元、1.32亿元、1.57亿元、2.57亿元、4.14亿元、6.62亿元,同比增长34.15%、58.59%、43.04%、11.22%、-6.15%、19.23%、63.46%、61.00%、59.78%。即,归母净利润自公司上市后整体保持高速增长。

  如何分析涪陵榨菜上述业绩表现?

  我们可以从商业模式的理解角度——涪陵榨菜的商业模式十分简单:收购青菜头,加工成袋装榨菜,再通过经销商渠道实现盈利。由此可知,涪陵榨菜2010年-2018年的业绩增长得益于以下两点。

  控成本。涪陵榨菜营业成本构成包括材料、动力、工资、制造和运输,其中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超过70%。材料主要为青菜头,产地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重庆、四川和浙江地区集中了全国84%的种植面积,其中重庆涪陵地区就占46%份额。

  不仅限于此,青菜头收成后,必须及时加工处理,不然极易腐坏,而长距离运输成本又极高,如果涪陵区的青菜头要外运北方城市,鲜销最高价超4000元/吨,是涪陵当地最高收购价的5倍。

  位处涪陵的涪陵榨菜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手握最优质最成熟的榨菜原料青菜头的供应市场,同时涪陵榨菜还通过价格保护机制与当地农民利益相绑定,继而把控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使其材料成本能得到有效管控。

  毛利率的提升不言而喻,由2010年的32.36%提升至2018年的55.76%。不过更为重要的是,涪陵榨菜有更多资金资源把渠道铺向全国以及高投入营销,实现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根据欧睿数据,前5榨菜品牌市占率从2008年的50.5%提升至2018年的75.6%,且提升主要体现在行业龙头品牌乌江(涪陵榨菜的榨菜品牌)的市场份额增长,同期由21%提升至40%。

  提价。2008年起涪陵榨菜开始提价,主要形式包括直接提价(提出厂价或终端价)和间接提价(价格不变,缩小规格)。根据中信建投研报,2008年-2018年涪陵榨菜共提价12次,通过多次直接加间接的提价,涪陵榨菜从2008年的0.5元时代,进入到2008年至2014年的1元时代,最后又迈进了2015年到2018年的2元时代,其涨价幅度超过了300%。

  而同期涪陵榨菜销量从6.52万吨增长至14.44万吨,增幅为121.47%,如果去掉2015年收购惠通带来约1.2万吨泡菜销售量以及其他产品销售量较高的增速,主力榨菜产品销售量增幅也就略高于100%。

  意味着,价格提升对于营收规模增长的贡献明显要高销售量。

  

  尚未寻到新增量

  2020年,涪陵榨菜董事长周斌全在“乌江榨菜2021年新战略启动会”上宣布,“乌江榨菜将以乌江品牌为核心,拉动品类发展,未来3-5年,实现销售额100亿元,成为重庆地区首家达到百亿销售额的食品企业。”

  于涪陵榨菜而言,实现“百亿”目标并不轻松:一是其自身营收距离百亿尚有较大差距,2022年营收25.48亿元;二是国内包装榨菜行业已至成熟期,作为行业绝对龙头的涪陵榨菜,市场增量空间已非常有限。

  如果暂忽略“3-5年”时间节点,涪陵榨菜“百亿”目标未来在哪里?目前来看,出路有二——

  其一,继续提价策略。但提价并非万能良药,于榨菜品类而言,消费者认知基础就不是高价值的产品,预期价格阈值很低,一旦产品价格不断接近或超过预期价格阈值,涨价反而成为将消费者推向其他替代产品的推手。

  这直观的反映在涪陵榨菜销售量:2020年居家消费囤货,涪陵榨菜的销量增长14.33%至13.56万吨。受原材料价格影响,2021年11月,涪陵榨菜各品类产品价格再次上调3%~19%。随之,2022年涪陵榨菜的产品销量从15.32万吨下滑至14.03万吨,其中榨菜销量下滑12.61%;2023年上半年产品销量从7.71万吨下降至6.94万吨,其中榨菜销量下滑12%。

  可见,频繁利用“提价”策略增厚业绩的涪陵榨菜也遭遇了销售瓶颈。结果就是,涪陵榨菜的营收增速的走低。以2018年-2022年为时间维度,营收同比增速从35.64%下降至1.18%,归属净利润增速从61%下降到21.14%。

  其二是萝卜、泡菜等新业务带来新的增量。

  2014年开始,涪陵榨菜开始走上多元化之路,寻找新的增长点。先后推出萝卜和海带丝品类,2015年又斥资1.29亿元收购了四川惠通食业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进入泡菜市场。

  当前泡菜是涪陵榨菜继榨菜之后第二营收来源,那么能否成为其新的增量呢?

  从整体市场来看,根据新时代证券研报,泡菜产业有500亿元市场空间,市场规模约为榨菜的10倍。但对于二级市场的具体公司来说,百亿级规模的意义,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大,原因在于,泡菜市场的集中度较低,同时市场空间也不断吸引行业内外企业,参与者众。

  再回到涪陵榨菜,如果拉长时间线观察泡菜业务营收情况可以发现并没有那么强的增长,2020年-2022年泡菜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8.55%、3.35%、3.14%,占营业收入比重也始终未能突破10%。

  由此可见,泡菜、萝卜新品类到底还能不能讲出新的故事,还有待推进和市场检验。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