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日发精机(00252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日发精机:出售直升机业务清理包袱 聚焦高端装备迎业绩拐点

http://www.chaguwang.cn  2022-12-23  日发精机内幕信息

来源 :证券时报网2022-12-23

  备受市场关注的日发精机(股票代码:002520)出售直升机业务板块资产一事,在12月21日盘后召开的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一锤定音。本次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出售下属公司股权的议案》,股权转让后,上市公司将不再持有直升机公司股权。

  相关公告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日发捷航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捷航投资)的下属实际经营主体Airwork Holdings Limited(简称:Airwork公司)将其涉及直升机业务的所有全资子公司(所涉直升机业务公司简称:直升机公司)100%股权拟转让给Salus航空公司,协议拟转让价格为7,500万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30,630.75万元)。Salus航空公司是总部位于新西兰奥克兰的专业航空集团,为直升机和固定翼运营商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务。

  公司表示,本次出售直升机业务板块,系Airwork基于市场环境等综合因素调整发展战略,适时剥离薄弱业务,控制经营风险。上市公司本次交易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补充生产经营所需流动资金或偿还金融机构债务等,未来将聚焦高端装备智造领域业务的发展,提高公司整体效益,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出清历史包袱有望回归高景气增长

  成立于2000年的日发精机,是进入金切数控机床行业的第一家民营企业,产品覆盖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等,2010年12月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自2014年开始,公司开启高端化和国际化布局,于2014年3月成立子公司日发航空装备,布局航空航天零件和数字化装配解决方案;同年8月并购全球领先的卧式加工中心制造商意大利MCM公司,加强高端装备协同研发,并向全球航空市场延伸。2018年9月,公司并购新西兰Airwork公司,增加固定翼飞机、直升机运营租赁以及飞机和发动机的MRO业务,进一步延伸航空产业链。

  外延式并购无疑使日发精机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从2020年开始,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则让公司业绩大幅波动。2017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0.05亿元增长至21.85亿元,近5年复合增长率为21.41%;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1.51亿元、1.76亿元、1.08亿元、0.51亿元。2020年,疫情导致部分订单发货暂缓。2021年,疫情导致Airwork下游航空运输业和观光旅游业复苏受阻,防护支出和配件运输等运营成本增加以及Airwork终止与客户奥林巴斯公司业务合作。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对Airwork的5架波音757飞机和2架A321货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全额计提收购捷航投资形成的商誉,上述资产减值合计14.23亿元,使公司当期归母净利润降至-6.51亿元。

  随着历史包袱的出清,公司聚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经营有望回到正常状态,业绩实现恢复性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5亿元。在增长潜力上,由于公司主要采取订单销售的模式,因此预收账款和合同负债可以反应公司在手订单的情况。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预收账款与合同负债合计金额4.47亿元,同比增加50.51%,创历史新高。这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需求市场景气,给予未来坚实业绩保障。

  需求旺盛帮扶政策频出高端装备保持高景气

  从高端数控系统到高端机床,作为高端制造之基,为国家战略性物资,西方国家与日本均对中国实行出口限制和监督使用政策。在“发展要安全”、“自主可控”要求下,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根据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数据,中国是世界最主要机床消费市场,2021 年消费额达到 238.9 亿美元,占比接近接近 34%,远超第二名美国。

  image.png

  国产自主高端装备有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中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额74.6亿美元,同比增长25.4%。2015年至2021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提升13.7%至44.85%,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纲领中提出的“2025年中国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提升到64%”相比仍有20%的渗透率空间。从需求驱动因素看,根据申万宏源研究,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浪潮以及国防建设,成为高端制造智能装备主要驱动力量。

  image.png

  业务板块定位清晰海内外、多领域协同发展

  经过十余年发展,日发精机形成了数字化智能机床、航空航天智能装备和零部件加工、航空运力运营及服务三大块主营业务。其中,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领域,主要由公司旗下日发机床公司、日发航空装备公司以及意大利MCM公司承担运营。

  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动高端制造智能装备产品向中高端拓展。目前公司不仅拥有自主开发高精度、高刚性、高可靠性的各类数控机床产品的能力,还拥有电主轴、转台、摆动头、矩阵式刀库等核心零部件自主开发能力,以及轻量化设计和模块化设计能力,能够有效保障公司产品的各项性能。公司机床产品数控化率100%,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均在1000小时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研发投入上,2021年度公司研发费用9047.11万元,同比增长17.68%;技术人员占比提升至32.96%。截至2021年末,公司有12项数字化智能机床及产线在研项目,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轨交领域。

  从主要子公司的业务布局看,日发机床公司产品覆盖数控机床、立式/卧式加工中心、龙门铣床、镗床、高级磨床及柔性化生产线、自动装配线等产品;面向高端轴承、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等高精密机械及零部件制造客户。目前,日发机床在高端轴承磨超加工及装配生产线领域,产品市占率第一。目前轴承行业的TOP 30企业中,包括铁姆肯、福赛、SKF、人本集团、万向钱潮、天马轴承等25家采用公司的高端轴承磨超加工及装配生产线产品。2022上半年,日发机床实现营业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42%,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48%。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完成对日发机床的3亿元增资,持有日发机床24.52%股权。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以基础制造和新型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力装备等领域为投资方向。国家制造业基金能带来显著的产业链协同、市场政策等战略性资源,未来有望加快日发机床所涉及的主轴、摇篮转台、五轴头、刀库等核心功能部件自主化、国产化步伐,并有望与国家制造业基金已投资或拟投资企业开展合作。

  MCM是意大利高端机床制造龙头企业,属于欧洲自动化产业最先进的企业,是全球领先的卧式加工中心制造商,深耕航空航天和赛车等领域,拥有欧洲宇航、法宇航、空客、奥古斯塔韦斯特兰直升机(全球第二大直升机厂家)、法拉利、戴姆勒等重量级客户。公司已经于MCM实现深度整合。2018年6月,MCM中标成飞集团“五轴坐标立卧转换加工中心”及“五坐标卧式加工中心”,中标金额1.58亿元。2020年,MCM在国内独资设立浙江玛西姆,实现国内外市场“双循环”。

  此外,MCM 在设计和制造高端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和多任务集成定制方案方面全球领先。MCM开发的JFMX系统,能够实现全权和准确地管理生产线,即使在无人值守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实现无人化智能工厂,目前已经有超过500套JFMX系统在全球安装使用。

  尽管MCN因为新冠疫情及俄乌冲突的影响导致短期业绩承压,但MCM正在采取多种举措实现业务稳步发展。2022上半年,MCM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根据MCN官网,公司计划在2022~2023年中实现1~1.2亿欧元的营业额,主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一方面扩大员工队伍和加强培训,另一方面逐步重启美国市场和其他市场业务来扩大体量。

  在航空航天智能装备和零部件加工板块,日发航空装备公司主要从事航空航天特种智能加工装备和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服务。在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方面,公司产品涵盖高精密高刚性航空零部件加工设备、柔性化航空零部件加工生产线、飞机总装脉动生产线、飞机大部件智能装配生产线等,已经成功交付航工工业旗下成飞、西飞、沈飞、洪都、哈飞等主机厂,以及中国商飞、天津空中客车、上飞波音转包、南方航空动力等客户。

  在航天航空零部件领域,公司主要开展结构件加工。其中,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蜂窝芯产品(铝蜂窝、纸蜂窝)加工民营企业;具备镁铝合金机匣、钛合金机匣批量加工能力;以及有钛合金、铝合金大型框、梁类零件的加工能力。

  中泰证券研报预测,我国的民航飞机共需要34条先进的数字化生产线,如果单条产线价值量为5000万元,则我国民航飞机数字化装配生产线市场空间约为17亿元。此外,军用飞机数字化生产线市场空间约为18.5 亿元,与民航体量相当。目前,国内航空器领域数字化装备需求旺盛,产能瓶颈亟待突破,公司数字化装配产品基本实现为国家新的主力型号予以配套,具备先发优势。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