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以岭药业(00260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药事相商丨以岭药业张蕴龄:中药万亿市场后,以岭药业的守与变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0-07  以岭药业内幕信息

来源 :赛柏蓝2023-10-07

  编者按:

  洞见新趋势,药事新可能。本栏目是由阿里健康和赛柏蓝联合出品的阿里健康大药房七周年特别节目《药事相商》。旨在通过制药公司第一现场的视角,挖掘新时期医药健康行业新趋势,并共同探讨行业变化之下,围绕用户不断更迭的需求,制药公司、互联网医疗平台如何共建生态,为用户提供更全面、专业、便捷的健康服务新方式。

  今天,我们将围绕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来探讨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中医药产业如何把握机遇传承创新,继而满足用户多元化健康需求。

  自1996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实施“中药现代化”战略起,中医药文化便扛着“传承”与“创新”的两面大旗,如何“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地走向现代化,成为中医药产业长期以来面对的一项课题。

  历经20余年的发展,中药市场整体规模在2022年达到近1万亿元规模;此外,中药所处的整个环境也正在发生巨变:中国的医药工业体系逐渐完备,以互联网医疗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全民健康意识日益提升并趋向多元化健康消费发展。

  随着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以及《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发布,再次将中医药发展推向新高度。

  “市场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让中医药发展遇上了前所未有的一个好机会,以岭药业作为创新中药的代表性企业,我们也迎来空前发展的好机会。”以岭药业副总经理张蕴龄接受采访时说到。

  

  01

  中药创新的三个核心:理论、科技、产品

  “中药现代化”的根基在于中医理论及综合实践的传承,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是让支撑中医药产业枝繁叶茂的源动力。在当下面临着多学科交叉融合、科学环境语境变化、疾病谱变化等问题的冲击和挑战,需要加快中医理论体系的重构。

  以岭药业的思路是在理论创新指导下研发创新药物,并使之产业化。在理论创新上,以岭药业最重要的成就是在中医发展史上,首次系统建构了络病理论体系。“络病理论创新应该说是在中医理论学科方面,往前迈了一大步,被称之为中医药界的中医理论体系创新的第四个里程碑。”以岭药业副总经理张蕴龄认为。

  除了“络病理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医”养生精华为基础,以岭药业还提出了“通络、养精、动形、静神”为主要内容的八字养生文化,为健康产品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理论创新的支撑下,将中药方通过当下的科技转化成药品与临床成果,则是中医科技创新的重点。

  科研投入不足是当下中医药企业普遍的薄弱环节,以岭药业则是率先冲出重围者。2022年报显示,以岭药业研发投入8.9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15%,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该年度生命科学领域中唯一一项一等奖。

  此外,据张蕴龄介绍以岭药业在生产等环节,科技也正在成为其发展的引擎,已实现了生产以及物流配送的数字化、自动化,还开展了数字营销。而这些现代技术手段的推动,不仅让企业在生产、流通、供给等链路上更降本增效,也会让中医药产业更紧跟应市场的节奏,顺应变化、同频发展。

  在这些承前启后的理论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支撑下,以岭药业的产品布局也更加全面。除了创新经典之作连花清瘟外,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通络三宝”之称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在“大呼吸”方向,除了连花清瘟,2020年,连花清咳片也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

  02

  从本土到海外,以岭的国际化实践

  在今年的服贸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披露了一组与出海有关的数据: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十三五”期间,中国中医药类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到280多亿美元。

  中医药国际化正在蓬勃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认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要重视中药本身的质量,要通过标准化与专业评估把控药材品质质量,不断提升中药材的品质。而以岭药业连花清瘟的“破圈”带动了中医药的出海潮。

  不久前,连花清瘟在利比里亚正式注册上市,这也是连花清瘟继乌干达、毛里求斯、津巴布韦、莫桑比克、肯尼亚、南非和尼日利亚之后登陆的第8个非洲国家。

  爆款的出现得益于多年的研究,以岭在连花清瘟在上市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做了大量临床实验的研究。“这些数据也为连花清瘟的市场需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尤其循证医学的研究也为连花清瘟的国际化打造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张蕴龄回应。

  中医药出海不只是产品,还包括理论的传播。中医出海,难在观念和对话。在以西医体系为主导的海外医疗市场,天然对中医建立了准入壁垒。近年来我国为此已经加强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体系的构建,但对外传播体系仍然需要药企共同参与。

  “络病理论的贡献是把中医和西医能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对话平台。”张蕴龄认为络病理论能够成为对外沟通的桥梁,在以岭药业过往的实践中亦是如此,科研团队是用中医的理论来研发的药物,用西医的思想来验证药物的有效性。

  这成为了一个支点。以岭药业推动建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络病学会,络病学教材被引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以岭药业连续19年举办的国际络病学大会,成为其理论成果国际化的出口,也吸引了海内外西医专家参与,成为中西医深度对话的平台。

  准入制度、文化差异等因素的限制仍然存在,如何在既有的国际医疗秩序中破局,仍然是长期命题。

  最先打开的还是周边的市场。目前,东南亚市场销量占到了以岭药业出海总销量的约四成。“连花清瘟已经在东南亚大部分国家注册完毕,通心络胶囊在越南进入了医保目录。”张蕴龄称。

  北美和欧洲则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市场。这些地区对于成药的要求高,法规限制多。不过,以岭药业已经有了突破。包括通心络胶囊、八子补肾胶囊、连花呼吸健康在内的产品,已在欧洲、北美、非洲、东南亚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近80个批文。

  “海外对于中医药的认可和接受度越来越高,我们也抓好这个机会,更好地把中医药国际化推向更高的一个台阶。”张蕴龄回答道。

  03

  中药新空间:多渠道、多元化的健康消费

  健康消费的趋势,对中药机遇和挑战并存。

  互联网“新基建”激发数字经济新活力,给了百姓更高效和便捷的健康消费选择,这几年线上购药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更是助推了企业进行线上布局。渠道变化,再叠加上人口老龄化加上慢病的年轻化,催生了健康消费的新趋势。

  张蕴龄发现,消费者的自我诊疗意识和健康储备意识越来越强,人们会去主动了解健康知识,购买决策流程也变得更短。此外,用户自我管理健康的意识已经逐步形成,带来了C端消费的迅速增长。“几年前消费者有询问但是成交率会很低,但现在消费者是不仅在学习、询问,而且真正地成交在迅速增长。”

  以岭药业布局健康板块,旨在为消费群体开展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与健康产品研发。为此,以岭健康在“通络、养精、动形、静神”的养生理论指导下以用未病先防的理念,提出以身体需要经营、健康需要管理经营理念,并布局了通络降三高、养精抗衰老、动形产品、静神睡眠四大系列产品。

  在面对健康品呈现出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年轻化、时尚化、便捷化的趋势发展。以岭健康清楚健康行业的增量就在眼前,如何把握风口,获得实际的增长才是关键。

  以岭药业首先在电商渠道布局:通过B2C,快速高效触达消费者,同时获得对其需求的深度洞悉,从而确定未来产品优化路径和研发方向;通过B2B,直接连接医院和药店;通过O2O,实现对消费者的就近快速配送。

  “把这些模式组合起来,我们就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非常精准、及时的服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解决方案。”张蕴龄称。

  在这个过程中,以岭药业率先与阿里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线上线下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张蕴龄回忆合作经历称“制药公司有产品,电商平台有好的消费洞察机制,物流部门有着完整的配送体系,这三方能够更好地去触达消费者,既能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也能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完成渠道布局的基础上,以岭药业也在不断地和消费者建立更深的联系。从今年开始,以岭药业准备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发力,来加大对消费者教育活动的频率和覆盖面。在产品端,连花清瘟等产品已经在这几年成为了爆品,完成基础市场教育,而面向未来,以岭药业还储备了数百款随时可上线的健康产品,更深入地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在多层次的布局后,以岭药业安眠、提高免疫力、减肥和抗衰老等产品的在线销量增幅显著。而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三高”人群的年轻化和国人健康意识的提升,在可见的未来,这个空间将持续成长。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中国健康产业规模将显著扩大,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

  中医药的发展正站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关口上,未来十年,或许以岭药业们的好时代才真正到来。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