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茂硕电源(00266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茂硕电源SPS事业部产品副总经理王志勇: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2-13  茂硕电源内幕信息

来源 :茂硕电源2023-02-13

  长期以来,茂硕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茂硕电源,股票代码:002660)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创新技术、产品为王”经营战略时刻激励着全体干部员工创新创造,壮大公司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设置专利受理奖、授权奖等多个奖项,也极大提高了研发人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热情,助力推动实现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茂硕电源SPS事业部产品副总经理王志勇先生,富有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能力,在搭建“市场-产品-研发”渠道上的需求对接与落地方面可以说是更娴熟、高效,也更有利于推动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

  

  公司创始人兼总裁顾永德(左1)为王志勇(中)等2022年度专利奖获得代表颁发荣誉奖金及合影

  近两年内,王志勇主导或带领其团队共同创造申请的专利高达10多项;其中,依据公司《知识产权创新激励制度》,5项发明专利获得2022年度专利受理奖,4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获得授权奖。王志勇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对公司发展作出的重要担当,助力推动创新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的“最大增量”!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王志勇,听这位有着近20年的电源产品研发及管理工作经验的技术大牛讲讲这些专利背后的故事。

  采访实录

  1.请结合工作介绍下您的个人情况。

  王志勇,男,现任SPS事业部产品副总经理,有着20多年的电源产品研发及管理工作经验,曾任SPS研发总监。

  2.请谈谈专利诞生的背后,我们曾遇到哪些产品或应用层面的困境?

  专利是一种垄断权,也是在行业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技术手段,也是对研发创新技术的法律确认和保护,实际上每一件发明专利背后的灵感都来自于工作中团队共同的智慧或是在专项技术上刻苦钻研的成果突破。

  3.请分享下您及您的团队在专利创造过程发生的一些特别故事。

  要说特别的故事其实也谈不上,专利并不是临时的起意,而是在工作中遇到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用常规的逻辑思维及现有的技术去突破时,才会动用的脑力激荡法;这要求我们首先要有大胆的想象力,扎实的理论基础,无数次的实验验证,这才得出一套科学解决方案。所以说专利是凝聚了团队智慧的技术成果。

  4.请选几个重点专利,介绍下其关键技术或理念的创新/突破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介绍一下《开关电源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这个专利,该开关电源保护电路包括与输入电源连接的熔断单元和变压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限流单元,限流单元连接开关管,开关管还与电流监测单元连接;其中,限流单元,用于所述开关管短路、输入电流增大时,断开所述限流单元。包括该开关电源保护电路的电子设备。采用本申请的方案,通过在开关管上连接一个限流单元,当开关管短路、输入电流增大时,自动断开限流单元,可以防止开关电源的故障扩大,烧坏整个电路,降低了修复成本。

  《一种功率因素校正电路》,PFC电感的第一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感的第一绕组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均连接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出端;电感的第二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感的第二绕组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一端均连接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出端;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均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的连接点;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三端和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三端均用于接收控制开关电路通断状态的信号。实施本申请,可以降低损耗,增加有效功率,提升了效率,进一步优化功率因数校正的效果。

  《用电设备的保护电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的保护电路,包括:分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分压电路的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用于从输入电源获取第一分压;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参考源,参考源用于提供参考电压;电压检测电路的一端与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的一端连接,控制电路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在第一分压小于参考电压的情况下,控制电路停止向供电电路的控制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控制供电电路向所述用电设备供电。实施本申请,用电设备的保护电路根据输入电源的电压来控制供电电路向用电设备供电,控制用电设备的供电状态,从而实现对用电设备的保护。

  《一种电压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压保护电路,该电压保护电路连接至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正极电压传输线,包括电压采集单元、比较单元、基准电压输出单元以及保护单元,其中:电压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正极电压传输线连接,电压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基准电压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单元用于在用电设备产生的反向电压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保护单元,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保护单元的控制端连接,保护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至正极电压传输线,保护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后导通,对正极电压传输线上的电压进行分压。实施本申请,可以防止反向电压对电源带来伤害,还保证了电源的效率。

  《一种数字化电源控制电路及方法》本发明专利主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数字电源控制电路,利用补偿信号的动态分量来实时调节模数转换器ADC的基准值,提高数字电源控制电路的调节速度,改进了数字电源的动态响应性能。依据本发明专利的数字电源控制电路,应用于大功率数字电源中,包括模数转换器,用以接收数字电源的输出电压,并与n个基准值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转换为数字电源的当前输出电压与期望输出电压之间的误差的数字误差信号,n 3 ;数字补偿电路,接收所述数字误差信号,以相应的产生数字占空比信号;其中数字占空比信号的动态分量传递至所述模数转换器,以相应的改变一组基准值的数值DPWM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数字占空比信号,产生PWM控制信号来控制数字电源中的功率开关的开关动作,保证所述数字电源的输出电压与期望输出电压一致,并且,当数字电源的输出电压与期望输出电压不一致时,保证了数字电源的输出电压快速恢复至所述期望输出电压值,提升了输出电压的精度及动态响应速度。

  5.请从公司乃至行业的角度出发,谈谈这项专利的应用预期将带来哪些优势?

  上述的这些专利均有应用在公司不同领域的产品中,这些专利的应用解决了产品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比如《数字化电源控制电路》的应用,解决了产品在超高精度充电要求的场景中终端用户的痛点,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进入大功率数字化电源领域迈进一大步。

  6.您认为当前公司在推动专利从技术到转化落地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项新技术的落地应用是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的,首先要经过小批量的验证及DQA阶段的严酷测试,同时还要配合客户终端系统的验证测试,没有问题才能进入大批量的产业化。这个过程也是很艰辛的,每一项新技术落地的背后都是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摸索验证和无数的汗水泪水换取的。

  7.在推动专利成果有效转化及落地应用方面,您有哪些建议或看法?

  专利创新是企业获取更多利润、占据市场定位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如果送到专利局的发明专利申请书写过于详细,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创新泄露。因此在此申报过程中,我们要对上报的技术方案有所保留,一些关键问题可能一笔带过而不做过多的深入解释。但是这就容易被相关部门认为,创新力度不足而驳回发明专利申请。

  8.您如何看待专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专利与创新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只有持续推动技术的创新,相关创新成果也就是具有独创性甚至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创造才能不断脱颖而出,技术创新为专利保护提供了实质性的成果,完善专利制度是激励创新,保护创新和实现有序有效创新的法律保障。技术创新与专利相互依靠,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伴而行,两者是共生互融的关系,共同承担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使命。

  9.您如何评价公司的创新氛围?您认为公司近三年在产品方面最大的创新举措有哪些?

  公司从2020年提出“创新技术,产品为王”的经营理念之后,明显感受到公司从上到下的氛围都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所以最近两三年有源源不断的新产品创意涌现;如果公司的文化是跟随、模仿甚至抄袭,则很难有真正的创新产品面世。要激发突破性的新产品创意,公司首先要在公司内外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公司近三年在产品创新方面还是有非常多的突破,比如:我们网通领域的V30系列产品实现了高功率密度的设计,领先于同行,相比上一代20系列的产品实现了18W与20系列产品的12W体积相当,成本更优,48W 30系列的产品与20系列36W体积相当,成本更优,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10.请从专利创造、技术创新、理念突破等方面出发,为我们分享您个人或团队在过去3年里取得的突出成绩。

  创新是什么,是沧海,是桑田?它是一个信念,创客的信念。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3年前,SPS对于数字化大功率电源还是一片空白。记得第一次去谈一个大功率换电柜电源时,客户就对我们技术实力持怀疑态度,认为我们从来没有做过这种高精度的电源,我们凭什么有信心做好这个电源,也拿不出成功的案例,技术谈判一度僵持没有新进展。后来,我们了解到这种电源行业的痛点就是不良率高(主要表现为输出电压/电流精度偏差大,在不同的充电模式下充电状态经常判断错误,后台上报数据不准,造成客户的困扰)。回来之后我就组织团队进行技术方案的攻关讨论及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最终确定了用数字化为核心的关键控制电路来完成小信号处理,充电管理,采样控制。结果在调试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比如:AD转换器的速度和精度成反比。为了保证电源有较高的稳压精度,AD转换器必须有比较高精度的采样,但高精度的采样需要的AD转换时间更长。作为反馈环路的一部分,AD转换时间过长必然造成额外的相位延迟,转换过程的延迟时间必然也会造成额外的相位延迟时间,这样就会回路的相应能力变差。还有数字控制和模拟控制不同的是,信号采样是离散的,两次采样之间有一段间隔时间,这段时间的值是无法得到的,要实现精确的控制每次采样时间的间隔不能太长,即采样频率不能太低,作为数字芯片,每次AD转换结束后得到的结果都会被送到系列的中央处理器,然后由处理器对采样的值进行运算和调节,在采样频率较高的时候这种做法比较耗费系统资源,对数字芯片的要求也比较高,同时芯片的价格昂贵,对其芯片的资源利用率也不高。我们采样了新的技术,大大降低了AD转换需要的时间,可以达到MHZ的采样频率,高采样频率可以使DPWM的信号更新速度达到几百NS一次,实现和模拟控制,通过不断更新PWM信号来进行稳压,达到了客户要求的电压/电流精度。最终,我们获得了首批SPS历史性的大功率充电器数字化电源的订单,得到了客户的认同及客户颁发的优质供应商资质证书。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