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ST科迪(00277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ST科迪业绩造假被罚 实控人10年证券市场禁入

http://www.chaguwang.cn  2021-09-18  ST科迪内幕信息

来源 :今日头条2021-09-18

  日前,科迪乳业(股票简称“ST科迪”)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河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称因涉嫌虚增利润、信披违规等违法事实,科迪乳业拟被罚60万元,公司董事长张清海被罚90万元,且10年不得进入证券市场。该份文件显示,自科迪乳业上市第二年后,在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虚增收入8.36亿元,虚增利润2.98亿元。

  对于科迪乳业被处罚一事,《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了科迪乳业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新董事长选举时间未来以公告为准,同时科迪乳业其他高层职务的空缺会逐步补上。

  纵观科迪乳业的成长轨迹可谓是“一波三折”。2016年科迪乳业推出的“小白奶”,因其物美价廉,横扫液奶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彼时财报显示,连续的业绩成长为小白奶带来利润。

  但2019年奶农追薪事件撕开了科迪乳业业绩增长后的“面纱”,科迪乳业及背后的科迪集团资金缺口开始显现,农民起家的创始人张清海更是被拉到了舆论漩涡。此次《告知书》明确了科迪乳业的业绩造假,以及违规向大股东科迪集团提供资金,使得这一事件以董事长张清海退出上市公司而告一段落。

  火爆的背后

  2015年,科迪乳业正式登陆资本市场。科迪乳业作为河南的区域乳企,当时并未引起行业内过多关注。行业人士认识到科迪乳业是在2016年,其推出的小白奶迅速火爆,并使得其他的企业竞相跟随。小白奶的出现,让当时原奶产能过剩、高端液奶陷入价格战的市场看到了消费者对于另一类产品的需求。

  在当时,科迪乳业董事长张清海透露,小白奶2017年全年的日产销量平均达400余吨。小白奶所属的常温乳制品收入8.15亿元,占比65.8%。2017年财报显示,科迪乳业营收实现50%以上的增长,净利润也达到了41.56%的增长。在整个乳行增长低迷的前提下,科迪乳业的大踏步无疑是引人注目的。记者查阅当时A股上市乳企的财报发现,在2017 年,科迪乳业的盈利能力仅位于伊利与光明之后。

  《告知书》显示,2016~2018年,科迪乳业的营收分别为8.05亿元、12.39亿元、12.85亿元,其中虚增营收3.36亿元、2.1亿元、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89亿元、1.27亿元、1.29亿元,其中虚增净利润1.18亿元、0.68亿元、1.12亿元。

  由于当时小白奶的火爆,行业内并未有过多的声音质疑科迪乳业的业绩。但彼时,就有当地奶农向记者陈述,科迪乳业开始出现拖欠部分奶农款项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起因,源于科迪乳业上市后存在的定增兜底协议。根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报道,2016年科迪乳业大股东科迪集团与投资方签订定增兜底协议。2016年12月底,科迪乳业定增正式实施。但其后科迪乳业的股价节节下跌,1年锁定期到期后,尽管科迪乳业在2017年4月实行了10送9(每10股转增9股),定增成本摊薄至7元左右,但2018年科迪乳业股价最低仍跌至2.55元。股票市价与定增价倒挂,参与定增的资本全部浮亏,科迪集团与小村资产管理公司签订了流动性支持(现金补仓)及差额补偿承诺协议(即兜底协议),而科迪集团违约拒绝现金补仓,拒不执行差额补足。2018年小村资产第一次起诉,科迪集团先协调让小村资产撤诉,后对自己签订的分期付款协议又拒绝执行。科迪乳业的大股东科迪集团和实际控制人张清海未补足差额,引发诉讼。

  在此背景下,2018年和2019年,科迪乳业拟斥资15亿元收购科迪速冻,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监管部门对此下函表示质疑。在上述事件期间,深交所曾多次问询科迪乳业的异常举动,科迪乳业均表示不存在违规问题回复,且科迪乳业多次坚持收购科迪速冻并发起定增。

  “科迪乳业对科迪速冻的收购及业绩造假,其实汇集到一起的原因就是股价太低,没有达到许诺投资方的预期,导致投资方亏损。因此,科迪乳业就必须通过并购、利好业绩将股价拉起,才能缓解矛盾。”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说。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投资方签订协议的是科迪集团而非科迪乳业,导致了科迪集团需要为投资方的亏损补偿,这就涉及《告知书》中科迪乳业多次违规向科迪集团提供资金的问题。

  2019年,奶农追薪事件发生之后,科迪乳业因公司涉嫌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随着事件的调查,科迪乳业及科迪集团存在的巨大资金缺口的问题逐步被监管部门证实,在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后,揭开了科迪乳业虚增利润、信披违规等违法事实,而张清海被罚10年证券市场禁入。

  对于科迪乳业上市之后连续三年的业绩造假问题,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2014年至2015年,是乳品行业企业上市的高峰期。那段时间上市的大部分乳企目前都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况。与科迪乳业相似的是皇氏乳业,也是较为典型的家族企业,上市后不久便实现多元化。原因很简单,企业在上市后,发现乳业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普遍偏低,为了投资方的预期效果,开始发展各类多元化或资产加码,希望将上市公司市值抬升。

  科迪系现状

  在资金问题发生后,囊括了农业、速冻、瓶装水、便利店等业务的科迪集团陷入了经营危机之中,其中很多产业一度停产,科迪集团的破产重组仍在进行。按照《告知书》中的统计,自2016年至2019年,科迪乳业向科迪集团提供了多笔资金以及担保。科迪乳业在2020年6月份的公告显示,科迪乳业称“大股东科迪集团非经营性占用18.65亿元”。

  上述资金最终是以科迪乳业发布公告承认为大股东科迪集团非法占用收尾。2020年6月,科迪乳业公告表示,在自查中发现控股股东科迪集团存在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形。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控股股东科迪集团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余额为18.65亿元。在此之后,2020年12月,科迪乳业发布公告称,债权人魏均平以科迪集团“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仍具备重整价值”为由提交了破产重整申请书。控股股东科迪集团的破产重整被法院受理。

  对于导致科迪系现状的原因,科迪集团原职工告诉记者,科迪集团在科迪乳业上市之后,就开始布局了便利店业务,主要方式就是吸引个体便利店加盟,且主要集中在郑州周边地区,按照科迪集团的设想,通过便利店的渠道打通其旗下的速冻、乳业等业务渠道,巩固自己在河南的市场地位。截至2018年危机发生之前,便利店的数量已经超过千家,但根据多方证实,实际上这些便利店并没有实现正向盈利而是出现了亏损,甚至有加盟商因欠薪而向科迪集团维权。

  与此同时,科迪集团还在东北等地布局了大农业产业。天眼查显示,科迪集团在2014年成立全资子公司黑龙江科迪大磨坊食品有限公司,但在2016年注销该公司,同年,科迪集团又在黑龙江成立了五大连池市非转基因大豆开发有限公司和五大连池市绿色大豆开发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据悉,科迪集团在东北的农业项目布局在2019年就已经完成,但对于这些产业的经营情况,在河南的集团人员了解甚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12月28日,因科迪乳业财务人员操作失误,误将2亿元资金汇入河南科迪大磨坊账户,发现该情况后,科迪乳业立即向科迪大磨坊提出了返还资金的要求,科迪大磨坊于次日(2018年12月29日)将上述资金及时返还科迪乳业。

  财报显示,截至最新的2021年第三季度,ST科迪才实现扭亏。在2019财年,科迪乳业的营收仅有5.66亿元,2020财年业绩预报营收约为4.8亿元,目前业绩甚至不及上市之前。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