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安奈儿(00287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炒概念未救主业脱困 安奈儿“豪赌”大数据遭监管问询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2-20  安奈儿内幕信息

来源 :未来网2023-12-20

  继首推“抗病毒”概念火爆出圈后,时隔一年,“国内A股童装第一股”(陷财务造假丑闻被罚5700万或面临退市的“ST起步”也曾称“童装第一股”,详见未来网之前报道)安奈儿(002875.sz)又有新动作。近日,深圳市安奈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奈儿)披露公告,拟以4.4亿元收购深圳创新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科)22%股权。而这场跨界收购,因标的公司的高溢价、资金压力风险等遭到深交所的监管问询。

  高溢价收购案引监管关注

  近日,安奈儿发布了《关于拟收购深圳创新科技术有限公司22%股权的公告》(以下简称《收购公告》),称拟斥资4.4亿元收购创新科22%股权,收购完成后,创新科将成为安奈儿的参股公司。而除了收购股权外,安奈儿全资子公司安奈儿科技还与创新科签署了《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8,771.88万元,主要用于采购建设算力平台所需的设备与软件。

  

  图源:深交所向安奈儿下发的关注函

  资料显示,创新科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算力服务的公司,主要为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提供算力平台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安奈儿在《收购公告》中称,根据收益法评估,创新科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202,536.75万元,评估增值186,556.83万元,增值率1167.45 %。这也意味着,安奈儿此轮对于创新科的股权收购溢价高达11倍。

  安奈儿此番收购之举,随即引发业界关注,也引得业内人士纷纷猜测其是想跨界入局大数据领域。与此同时,这场收购也因标的公司的高溢价、资金压力风险等,被深交所监管问询。

  在深交所向安奈儿发送的关注函中,首先对创新科的评估结果提出质疑,要求安奈儿补充披露创新科历次股权融资的估值情况以及本次交易的评估假设、评估参数、推算过程,说明评估假设、评估参数是否与创新科经营情况、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动趋势、幅度相吻合,是否审慎、合理。

  同时,对于安奈儿宣称“创新科为‘国内为数不多具备完整底层代码开发能力的国产企业’”的表述,深交所要求其补充具体依据、是否存在夸大性描述等。

  此外,深交所也对此轮收购的资产风险表示关切,要求安奈儿说明本次交易的资金筹措及付款安排,是否存在杠杆资金,是否可能对日常经营造成资金压力,是否可能造成流动性风险等。

  针对深交所关注函中提及的相关风险问题,截至发稿前安奈儿尚未予以公开回应。据此,未来网记者向安奈儿发送了采访函,安奈儿董秘办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对于创新科的股权收购并非如业界猜测的从童装跨界布局大数据产业,而是在发展童装业务的同时探索一些新的业务增量。此外,该负责人称,预计此轮收购不会对公司的现金流和经营情况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关注函内容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3年12月19日收盘,安奈儿总股本为2.13亿。2023年三季报显示,安奈儿每股经营现金流为0.06元,每股资本公积金为3.02元,以此计算,安奈儿目前的现金流总额约为0.13亿元,资本公积金约为6.40亿元。而此轮收购所需的4.4亿元占这笔账面可用资金的比重则达到了67.38%。

  此外,关注函显示,创新科承诺于2024年度、2025年度、2026年度经审计合并报表范围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6,400万元、19,500万元、24,700万元。三年归母净利润总计为6.06亿元,按照安奈儿22%的股权比例计算,未来三年预计能够从创新科分得1.33亿元。但从其此番投入的4.4亿元来看,也至少需十年才能回本。安奈儿此举可谓“豪赌”,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深陷亏损“泥潭”

  1996年,创始人曹彰夫妇在深圳华强北的一所商城内开了一家“安尼尔童装店”。随着规模扩大,夫妇二人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品牌化经营模式,将品牌命名为“Annil安奈儿”,并在全国开启加盟模式,迅速开辟国内市场。

  2017年,安奈儿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十年间,曾经的“童装小店”摇身一变成为“国内A股童装第一股”。资本加持下,安奈儿迎来高光时刻,2019年,其营收达到13.2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并在全国开出1505家线下门店。

  

  图源:安奈儿官网

  2020年受疫情影响,实体经济遭受重创。以线下销售为主的安奈儿也无法幸免,业绩犹如踩了“急刹车”陷入连年亏损境地。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2年,安奈儿的营收分别为12.57亿元、11.86亿元、9.3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681.59万元、-302.95万元、-2.37亿元,三年总计亏损2.87亿元。

  业绩冲击下,安奈儿选择关闭线下门店以控制经营成本。2021年及2022年,安奈儿分别净关闭55家、213家门店。同期,安奈儿也进一步增加了线上业务比重,但经营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两年间,安奈儿线上业务营收分别为4.29亿元、3.75亿元,呈下滑之势。

  深陷亏损“泥潭”的安奈儿也试图谋求“自救”。去年8月,安奈儿官宣即将推出“抗病毒”面料——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的消息。据其介绍,该面料为在儿童服饰领域的首次应用,对有包膜的病毒、细菌、部分真菌抑制率均超过99%,具有安全非释放、长效耐洗涤和广谱不惧病毒变异的特点。

  消息一出随即引发热议,安奈儿更是借“抗病毒”概念一举斩获了9个涨停板。更有投资者乐观预计,“若此款面料投产,安奈儿有望凭借科技走出‘低谷’。”

  据悉,安奈儿“抗病毒”面料已于今年4月成功量产,首款使用该面料的“ANTECH 安心衣”也于4月底正式上市。时隔一年,除了概念首推之时引燃投资市场情绪外,“抗病毒”产品未能挽救安奈儿于“水火”。

  安奈儿于近期披露的2023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64亿元,同比下降16.37%;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为-7387万元。此外,安奈儿的“抗病毒”产品还遭到伪需求、伪概念质疑。

  “抗病毒本身的概念大于实用功能性,在疫情期间这一概念确实能引起关注和资本炒作,但在实际销售场景并无大的动作。对于安奈儿企图通过‘抗病毒’一举扭转颓势,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资深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押注大数据依旧前途未卜

  童装主业难守,意欲借助“抗病毒”概念找寻出路的安奈儿,似乎难以走出一条破局之路。

  “疫情影响下,童装经营生态趋于以线上电商驱动为主导,必然会对安奈儿这类以线下实体门店为主导的企业造成冲击;同时随着人口生育率的下降,童装行业进一步向头部品牌聚拢的效应加大,运动户外风口也进一步催生运动品牌孵化自有童装业务瓜分市场。”程伟雄分析称,安奈儿面临的是盘根错节的行业竞争,需要在品牌差异化、产品风格、渠道布局、商业模式上都取得重大突破,否则很难形成竞争力。

  眼下,安奈儿试图凭借一场押注大数据产业再度俘获市场关注。但这一波热度能够维持多久,此番收购举措究竟是“良药”还是“泡沫”,都仍待时间来检验。

  程伟雄表示,斥资4.4亿收购大数据产业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贴近宏观扶持政策导向,短期内利好上市公司,也利好大数据新概念的加持。但鞋服消费品经营是一个长期过程,在竞争加剧、消费持续低迷的童装市场,安奈儿此举短期内对于业绩的影响很难有大起色。

  “从童装到押注大数据产业,这种跨界确实很大,而安奈儿本身也不具备大数据相关的业务和技术基础优势。”程伟雄认为,安奈儿布局大数据产业姑且算是投资,若作为一个主要产业去培育、投资,意味着未来安奈儿在童装市场的投入更少,在童装市场生存压力自然就更大了,长此以往继续“不务正业”跨界下去,恐加大安奈儿在童装市场的被边缘化风险。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