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林证券(00294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华林证券再迎新CEO!跨界赵卫星个人原因辞职,少壮派朱松接棒,下一步棋落何处?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0-11  华林证券内幕信息

来源 :财联社2023-10-11

  财联社10月11日讯(记者林坚)10月11日,华林证券发布高管变动公告,董事会决定聘任拥有二十余年金融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朱松,出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执委会主任委员,同时兼任公司财务总监。公告称,赵卫星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首席执行官兼执委会主任委员职务,赵卫星先生任职期间,积极推动公司科技金融转型,公司董事会其为公司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image

  同日,公司财务总监兼首席风险官关晓斌因个人原因辞职,公司聘任合规总监张大威兼任首席风险官。

  作为近两年来在科技金融转型领域表现最为活跃的中小券商,华林证券再次换帅引发了业内关注。

  从“跨界”到“回归”,科技金融战略生变?

  公开资料显示,新任CEO朱松出生于1978年,具有二十余年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先后就职于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东证期货、东方金融控股、西部证券等大型金融机构,参与筹建工商银行总行贵金属业务部、牵头筹备浦发银行资产管理部等工作,在多类资产中形成了专业的市场判断和展业理念。

  作为首次全面“掌舵”的少壮派,朱松在证券业已“深耕”近十年,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资金管理等领域,均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东方证券任职期间,曾牵头筹建业内首个资金管理总部,对东方证券资产负债进行系统管理,推动公司资产负债杠杆体系及理念流程建设。

  相比“跨界高管”赵卫星,朱松身上的科技属性并不明显,而华林证券为何要在现阶段“换帅”,科技金融战略将有何变化,或许是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华林证券的科技金融转型的整体开局良好,具备了与头部互联网机构深度合作的基础,同时也建立了符合“互联网券商”发展的组织架构,如何继续在券商的“游戏规则”之下,顺应市场与行业的发展趋势,推进科技金融转型升级与纵深发展,是公司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公司核心科技平台已逐步搭建完善,且科技子公司已经成立运作的当下,让华林证券母公司更专注主业,锤炼财富、自营、投行、资管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为科技转型做好压舱石和助推器,或许对公司推进科技金融转型升级和纵深发展更有助力。

  对此,华林证券也表示,公司科技金融既定路线不变,在清晰的战略目标、稳固的业务模式以及持续的盈利能力支持下,未来将继续深化前中后台数字化转型,打造以客户为中心,以科技为驱动,以交易为基础,以敏捷为特色的科技金融公司。目前,公司科技子公司已持续引进了多名具有丰富科技金融经验的管理人才和来自互联网大厂的科技人才,公司将以此为核心平台,全面打造领先的科技实力,为个人、企业及机构客户提供全价值链的综合金融服务。新的掌舵者将如何谋篇布局,仍然值得市场期待。

  科技金融“扶上马”,两年成效几何?

  华林证券的科技金融战略始于2021年上半年,林立在当年的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首次披露公司全新发展战略,并强调要打造“中国领先的科技金融公司”,以科技为驱动,以交易为基础,以敏捷为特色,加大科技投入及核心人才引进,全面推动前中后台数字化转型,为个人、企业及机构客户提供全价值链的综合金融服务。当时公司还聘请了知名咨询机构进行探索与论证,捋清了“去哪里”和“服务谁”的核心问题,2021年被视作华林证券华丽转身的“战略元年”。

  当年6月,华林证券聘任韦洪波出任总裁兼执委会主任委员,韦洪波对金融科技与财富管理领域有颇深见解与丰富经验。在华林证券任职期间,他曾大力推动公司向科技金融转型的全新战略落地,通过“部落制”改革在券业推行敏捷组织的管理模式,引发行业强烈关注,并为华林证券的互联网转型,打开良好局面。

  半年后,被誉为“金融+科技”跨界高管的赵卫星“空降”华林证券。赵卫星在传统主流银行业深耕逾10年,又在蚂蚁金服、网商银行、新网银行及小米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机构开疆拓土逾10年,他的加盟,被看作是董事长林立将“科技金融”的定位摆在公司发展中一个前所未有的位置。

  赵卫星在接棒华林CEO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牵头完成字节跳动旗下文星在线和海豚股票App的收购,并且花大力气“打基础、练内功”,通过持续打磨产品,提升客户友好度和客户粘性,并推动科技金融手段持续迭代升级。在其任职期间,华林证券全平台的用户数量突破350万,实现了超过60%的增长。与此同时,“部落制”在公司推行之后,赵卫星在此基础上为华林证券打造了以OKR为核心的自驱增长体系,并通过业务规划、人力规划和财务规划三张“指挥作战图”打造敏捷组织,进而实现轻量化的运营和业务科技之间的高效协同。

  2022年在全行业营收出现超20%下降的情况下,华林证券实现了营收的正增长,线上业务更是实现超过了8%的逆市增长。今年以来,受A股市场整体波动较大且板块分化明显的影响,公司自营业务收入出现下滑导致其短期业绩承压。但可以看到,华林证券仍不断加码科技金融,信息技术投入连续3年同比上涨,其占营收的比重也持续领跑行业。

  据知情人士透露,赵卫星未来将会在数字金融更加宽阔的领域发挥自身丰富管理经验和优势,继续为服务实体企业、服务小微企业和服务数字经济贡献力量。

  改革进入“深水区”,下一步棋落何处?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券商发展的重中之重。很多券商坦言,数字化转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军备竞赛”。为了赶超行业一流竞争对手,券商需要在人才、科技等方面进行大量前期投入;而受制于组织、能力与文化,这些举措的落地执行并不理想。即使成功建立起部分数字化业务,其经济效益也不及预期,这让多数资源受限的中小型券商在进行数字化决策时迟疑不决。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不少上市券商在业绩承压的情况下依旧加大了信息技术的投入金额,华林证券、方正证券等券商的信息技术投入同比增幅均超20%。由此可见,证券行业不断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并建立数字化转型治理架构,科技手段深度渗透并全面赋能金融行业已成为大势所趋。依托先进的技术及数据手段,券商可以加速拓宽在产品、服务、运营、管理等多维度场景的应用,丰富产品业态、提升交易效率、实现专业定价、完善风险管理等,提升经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客户体验。但是,如何通过科技赋能,实现降本增效,避免投入与产出脱钩,是各家券商尤其是中小券商需要直面的问题。

  事实上,券商乃至金融行业的科技转型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让一片新的土壤结出果实,不同体量的券商有不同的“培育方式”。而对于华林证券而言,如何权衡短期的效益回报和长期的创新发展,或许是当务之急。就像华林证券董事长林立曾经提到的,“行业头部效应日渐显著,碌碌无为、随波逐流并非良策,想要在券业浪潮中抢占险滩,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华林证券的科技金融“攻坚战”仍在继续,新任CEO能否带领公司夯实券商主营业务,提升盈利能力,为华林证券科技金融转型做好压舱石,也让市场为之关注。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