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我国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奶制品行业在过去几年得到飞速发展。企查查显示,在2019年以前,我国奶业增幅从未超出过0.7%,2020年我国新注册牛奶相关企业1.2万家,同比大幅增加71.5%。
然而,随着上游原奶企业的大幅扩张,头部乳企纷纷布局上游牧场,我国奶业逐步陷入供需失衡的状态。在过去多半年时间里,不少乳企被囿于“低谷”。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也曾提到,2022年液态奶消费已出现8年来首次下降,降幅达8.6%;上游原奶行业亏损面超过60%,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辐射牧场2023年5月奶牛存栏量同比减少3.42%,3000头以下辐射牧场存栏减少6.28%。
这一情况也直接从奶价上体现出来。据悉,2022年中中大牧场的收奶价格还能达到4.2元到4.3元/公斤,年底的奶价却已经跌至3.9元到4元/公斤。再加上不少乳企已经布局属于自己的奶源牧场,储存过剩生牛乳、购买饲料等高额费用,让布局上游原奶的乳企们进入困难时期。
不过,也并非所有建立自由牧场的乳企都受到明显影响,比如新乳业,在2023年中报季,依旧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增长的成绩单。
上市后业绩持续增长
多项并购促成百亿营收
2006年,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决定进入乳制品行业,并建立了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新乳业,股票代码:002946.SZ),该公司由刘永好及其女儿刘畅共同控制。
短短十几年后,新乳业如一匹黑马般,从西南到布局华东、华中、华北等区域,并构建了以“鲜战略”为核心价值的发展团队。截至目前,新乳业旗下共有35家控股子公司、13个主要乳品品牌、14家乳制品加工厂,11个自有牧场。
从业绩来看,近几年新乳业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处于稳定增长中。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67.49亿元、89.67亿元、100.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92%、32.87%、11.5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亿元、3.12亿元、3.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18%、15.23%、15.77%。
2023年第一季度,新乳业净利润增速继续呈现上涨态势,其中归母净利润6108.15万元,同比增长40.56%,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15.57%。
截至2023年6月底,新乳业营收、净利依旧在持续增长。其中营收52.98亿元,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84%、25.14%。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的业绩增长都源自于新乳业2019年上市之后,也是在这几年,新乳业开启了一系列频繁并购投资动作。
据了解,2019年7月,新乳业以7.09亿元入股国内最大的养牛养殖和原奶生产企业——现代牧业,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此举也加大了公司原奶供给。同年8月,新乳业宣布完成对“澳牛”乳业55%股权的收购,这也为其在华南市场打下基础。
2020年5月,新乳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17.11亿元的代价收购宁夏寰美乳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寰美乳业”)100%股权。此次并购将通过现金购买寰美乳业60%股权、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后购买寰美乳业40%股权的方式进行。对于此次并购,市场将其解读为新乳业在通过拓展经营区域以提升公司在全国的影响力。
2021年9月,新希望乳业又宣布以5840万美元入股澳亚投资,占股比例达5%,同时签署了一份自2022年开始,为期5年的可滚动续期奶源供应协议。
除了在奶源、区域上的发力,新乳业也将目光放到了除液态奶之外的其他领域。2021年,新希望乳业又以2.31亿元收购“一只酸奶牛”60%的股份,正式入局新茶饮。在2022年5月26日召开的2021年度新乳业股东大会上,新乳业方面表示,已入股新消费公司“一番植”,通过企查查了解到,该公司名为一番植(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一番麦燕麦饮品。此外,新乳业还出现在“鲜鉴”、“奶寻”、“达芬奇”等品牌投资名单中。
虽然并购为新乳业带来了营收利好,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极高的商誉值。
并购企业频生事端
绝口不提“三五计划”
截至2023年6月30日,新乳业商誉有11.9亿元,占总资产的12.5%。要知道,同期内新希望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商誉约有12.1亿元,与新乳业相差不大,但新希望六和的总资产超过1350亿元,商誉仅占总资产的0.9%左右。
不仅如此,新乳业的商誉占比也明显超过同行。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伊利的商誉约为52.61亿元,占总资产的3.71%;蒙牛的商誉约为89.46亿元,占总资产的7.24%;光明的商誉约为8.1亿元,占总资产的3.42%。
在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看来,新乳业进行过多次收购,所以在其资产负债表上存在更多因为收购溢价形成的商誉。如果被收购标的的业绩表现不如预期,不排除会出现商誉减值的问题。
目前来看,新乳业似乎已经开始被子公司的“牵累”。比如“一只酸奶牛”,在新乳业发布投资计划后3天,公司就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要求公司核实并补充披露“一只酸奶牛”商标涉诉情况以及对未来经营的影响。
据了解,2015年4月9日,成都离岸商务服务中心注册了第16676428号“一只酸奶牛”商标,该商标于2017年9月28日被商标局准予注册。但在2017年10月17日,华自立对上述商标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原因是华自立等人在成都离岸商务服务中心商标注册之前就已经在成都开出了“一只酸奶牛”的线下门店。
随后,成都离岸商务服务中心变更了经营范围,上述商标也于2018年4月20日被转让给自然人梁英。但因成都离岸商务服务中心申请注册争议商标的行为已构成《商标法》第十九条第四款所指情形,于2018年9月20日,上述商标被予以无效宣告。
但关于“一只酸奶牛”的商标之争仍未结束。国家知识产权局曾公开表示,由于此前相关商标已被注册,所以驳回一只酸奶牛注册第25884887号“一只酸奶牛”的申请。
此外,新乳业收购的寰美乳业也出现业绩下滑的情况。据了解,2017年度、2018年度及2019年1-11月,寰美乳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3.66亿元、14.84亿元和13.8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244.5万元、7157.67万元、1.02亿元。
但根据新乳业2020年财报,寰美乳业2020年7-12月份营业收入达到8.54亿元。剔除寰美乳业的营业收入,新希望乳业2020年实际营业收入为58.95亿元,仅比2019年收益多出约2亿元。此外,虽然新希望乳业净利润呈现增长态势,但公司销售净利率却在逐年走低。据悉,新乳业2019年销售净利率为4.43%,2020年-2022年分别为4.29%、3.81%、3.62%。
2022年4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还通报了澳牛乳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当天,新乳业股价从12.17元/股左右一路下跌,其中4月27日一度跌破10元/股。
在沈萌看来,新乳业为了尽快进入国内一线阵营,主要通过收购,但收购过程本身十分复杂,即使进行尽职调查也仍存在不确定性风险。而且连续并购也难免会出现对被收购标的的整合不力等问题。
事实上,新乳业的“野心”似乎早已摆在台面上。在2020年财报中,新乳业方面就曾提出“三年倍增,五年力争进入全球乳业领先行列”战略目标(以下简称“三五战略”)。但是,在今年5月31日发布的《2023-2027战略规划》中,原本定好的“三五战略”变更为“做大做强核心业务,提升企业价值,五年实现净利率倍增”。
通过财报也能看到,新乳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负债率正在节节攀升。2019年-2022年,新乳业总负责分别为33.08亿元、57.18亿元、66.35亿元和68.25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1.66%、66.65%、69.81%和71.91%。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增至71.91%。而同期内蒙牛、伊利的资产负债率几乎均未超过60%,
但是,新乳业的盈利能力却在持续下滑。财务数据显示,新乳业净利率从2017年的4.96%,降到2022年的3.62%。此外,新乳业的毛利率也从2018年的33.85%一路下降到2022年的24.04%,刷新其9年内最低数值。
对此,沈萌分析表示,市场不断改变,消费需求也随之调整,但新乳业在扩张过程中遭遇到消费环境的重大变化,未能如预期轨迹发展,所以财务上产生了更多的压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