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莱美药业(30000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亏额再减、研发投入连降 莱美药业离脱困还有多远?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4-25  莱美药业内幕信息

来源 :首财2023-04-25

  

  恒大万科的好奇的很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4月21日,莱美药业披露2023年一季报,营收2.27亿元,同比增长14.06%;净利润亏损363.41万元,相较去年同期亏损2640.35万有较大收窄。截至3月末拥有货币资金9.04亿元,较年初增近6000万元。

  资金充裕度提升、营收上涨、亏额再减值得肯定、难能可贵。只是,减亏质量咋样、能否持续呢?

  1

  研发费三连降减亏“省出来”?

  盈利能力改善多少

  这已不是首次减亏。

  回望2022年,莱美药业净利-6870.9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1.15亿元,同比减亏31.65%、16.43%。

  可喜可贺,然拉长维度,这种亏态已持续四年。且2022年的亏损收窄,是建立在营收缩水基础上的:同期营收8.85亿元,同比下降27.80%。

  

  对此,莱美药业解释称,受集采政策影响,公司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品种销量和价格进一步下滑。除了疫情影响,公司加快创新药、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研发等相关工作,保持较大研发投入。

  话虽如此,细观财报费用压缩肉眼可见。

  销售费5.3亿元,同比减少25.81%;管理费1.32亿元,同比减少7.97%;研发费8064.73万元,同比减少19.51%。

  不禁疑问,上述减亏是否多靠缩费“省出来”,真正盈利能力改善多少?减亏可否持续呢?

  拉长维度,莱美药业的“保持较大研发投入”更不够看。

  2019年至2022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64亿元、1.07亿元、1亿元、0.81亿元,持续下降,三年间整体减少约50%。

  2022年,公司5.30亿元销售费用中,营销推广费为4.44亿元,占营收比50.24%。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到底靠啥驱动核心成长?驱动转型进程?

  2

  集采重锤、转型不顺

  业务线烦恼待解

  或许,莱美药业也有苦衷。毕竟,新品上市需要推广起量。

  只是,医改提质降费大势下,集采重锤越逼越近,莱美研发费持续下滑可是明智之举?

  不变不行了。年报显示,莱美药业主要产品为化药,涵盖特色专科类(主要包括抗肿瘤药、消化系统药、肠外营养药)、抗感染类等。

  细分产品数据,除了抗感染类药品收入同比增长7.78%,特色专科类、其他品种产品营收分别同比下降27.13%和35.92%。2022年,公司大输液类、中成药及饮片类产品未产生收入。

  聚焦消化管线。莱美药业坦诚,国家集采政策下,其重点产品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销量及销售单价进一步下滑,销售收入及利润相应减少。

  据悉,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目前临床需求前列的一线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而此前第三批、第四批集采中,PPI类药物成为其中重点。

  以第四轮集采为例,石药欧意、广东东阳光、正大天晴的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20mg)降幅是78%、71%、67%;江西山香药业的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单价为1.27元,降幅达到86%。利润吞噬可想而知。

  另一厢,眼科转型不算多顺利。莱美药业与爱尔眼科合作销售阿托品,2022年6月,莱美药业的眼科管线受到新政策直接影响。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出台意味着,最出名的院内制剂“近视神药”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销售渠道被限。

  与友芝友生物合作研眼科类用药销售权,也遭波折。2022年7月,莱美药业公告,公司与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就正在研究开发的眼科类用药Y400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就此终止。友芝友生物承诺对莱美药业进行补偿,未来预计从医药公司获得的关于Y400的销售里程碑款项的20%作为补偿款支付给莱美药业。

  一边集采重压、一边转型不利,持续减亏的莱美药业是否仍在负重前行,离真正否极泰来还有多远?

  3

  并购“后遗症”入主有新变

  梳理往期路径,“买买买”曾是莱美药业的发展秘诀。2009年创业板挂牌上市以来,企业走上密集收购扩张道路。

  2010年,莱美药业耗资2.22亿元收购康源制药、禾正制药,2013年又将莱美禾元、金星药业收入囊中,耗资5.40亿元。

  考量在于,标的并非一买了之,除了项目成色,后续整合协同、综合赋能更是关键,一旦能力不足、消化不利或环境变化,金瓜可能沦为暗雷。

  聚焦莱美药业,借收购康源制药跨入大输液市场,但多年来康源制药基本靠补助为生,金星药业也未摆脱亏损困境。

  如此便有了商誉暴雷减值阵痛,从2016年的1.505亿元,一路减至2022年的3294万元。从2019年开始,莱美药业陷入亏损泥潭,品尝了粗放扩张的“后遗症”苦果。

  好在2021年初,莱美药业易主广西国资。后者给了莱美药业宝贵支持。如当年包揽莱美药业定增,募资10.84亿元,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及时补流,让莱美药业稳住了基本盘。从上述控费及2023年一季度的营收上涨、货币资金上升看,企业精细化水平亦有可喜改变。

  2023年一季度,莱美药业参加了由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组织开展的第八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投标工作,产品氨甲环酸注射液中选。

  这些利好,都为莱美药业加速转型打下基础,企业转型从非易事,需如烹小鲜、徐徐图之。

  但行业改革的加速推进,也意味着战事越发白刃,留给莱美药业的时间多也不多。还需更精准更高效些。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