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爱尔眼科(30001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爱尔眼科到底有没有错?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2-26  爱尔眼科内幕信息

来源 :财经下午茶2023-12-26

  最近,爱尔眼科陷入舆论风波的正中央!

  中国新闻报援引“贵港纪检”微信公众号23日消息:近日,网传贵港爱尔眼科医院“中秋外联明细表”图片的消息引发网民关注,我委对此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依规依纪依法对相关情况开展核查处理。

  据多家媒体报道,事情的起因在于有人爆料称,贵港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在手术台上用拳头猛击患者头部,该事件引发网友关注。

  针对此事,贵港爱尔眼科12月21日凌晨发布声明称:经调查了解,此事发生于2019年12月12日。经医生与患者和家属解释,双方已消除误会、达成谅解。

  随后,据深圳商报,相关人士再次发布两张标为“中秋外联明细表”的图片,其中涉及42名公职人员以及59000元额度的购物卡,并在评论中透露上述图片的涉事单位为贵港爱尔眼科医院。最终,相关部门表示将成立调查组跟进此事。

  叠加这两件事的影响,爱尔眼科股价深受拖累。12月21日,原本爱尔眼科的股价已经有触底反弹的迹象,没想到潮水的方向还是未被改变。

  近两年,与历史高点相比,爱尔眼科的股价已经跌去六成,市值蒸发超过2500亿。其年内股价跌幅也超过了50%。

  眼科是门好生意

  爱尔眼科可算是眼科赛道的明星企业,这背后并非完全是爱尔眼科的功劳,而是它也选择了一个好赛道。

  按照医疗领域内部人士的说法,牙科、眼科向来素有“金眼银牙”之说。牙科就不用说了,怎么看都觉得应该归类为医美行业,全国大型三甲医院中,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眼科基本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多数眼科手术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却涉及非常复杂和精密的医疗技术,尤其是对于设备的需求很高。医学上,眼科的研究半径并不广泛,主要囊括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视光学,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白内障等多种眼科疾病。

  过去至今,在很长的一段事件内,受益于疾病谱变化、消费升级等因素驱动,眼科市场潜力无限。

  根据安信证券的研报,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人民币507.1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人民币1037.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6%,预计到2025年可超过2500亿元的市场规模。在细分市场上,医学视光、白内障、屈光手术分别占据眼科医疗服务细分市场的前三位。

  眼科市场的分类中,眼科医疗市场占有最大的细分市场份额。根据眼科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的数据,该细分领域市场规模2019年达1240亿元,占比73%,其次为眼科器械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早年间,多数项目并不能被纳入医保范畴,这就造成,市场上眼科、牙科的价格体系并不十分透明,这也就造成眼科可以是门“很暴力”的行业。

  今天本文的主角爱尔眼科已经连续十年净利润保持正增长,2022年更是豪赚26.9亿元,净利率高达17%,甚至比某家做医美面膜的企业净利率还高。

  开的多,就能赚的多

  眼科的经营模式,本质上来看,跟一般生意基本都秉承着一个大逻辑:开店越多,赚的越多!

  2003年,爱尔眼科的前身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成立,一上来就瞄准毛利率较高的屈光业务、白内障业务等业务,直到2009年10月上市前,爱尔眼科在全国仅有19家连锁医院。

  爱尔眼科扩张门店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自身孵化、产业并购基金等。

  2013年之前,爱尔眼科自身孵化速度平均在每年6家左右。2014年,并购基金模式的推出,让其开店速度得到大大提升,辐射范围上至省、下及县。今年9月,爱尔眼科又宣布,通过自有资金收购一家眼科医院50%以上的股权,继续扩张自己的领地。

  在国家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等大背景下,民营眼科医院规模以20%左右的增速持续快速增长,速度远超公立眼科医院。

  据华夏时报,截至2022年底,爱尔眼科拥有215家内地医院,148家门诊部,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已布局118家,并购基金旗下有335家眼科机构,体内外医院数量合计为816家。

  跑马圈地、布局较早的爱尔眼科还是吃到了红利,但从业绩上来看,爱尔眼科的生意依然做得还不错。

  行内公司相比,中报业绩显示,爱尔眼科实现营收102.52亿元,普瑞眼科营收仅为13.78亿元,何氏眼科营收只有6.21亿元。

  前三季度,爱尔眼科业绩依然符合预期,盈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51.93%,净利率为21.94%。

  扩张之殃

  回到本文一开始提到的事件,据多家媒体报道,此次发文曝光的人原先是武汉某医院急诊科主任,由于疫情期间特殊因素,这位急诊科主任到爱尔眼科做手术。之后因突发视网膜脱落,其认为是爱尔眼科医院导致的医疗事故,因此爆料广西贵港爱尔眼科医院一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用拳头捶打患者头部。但至于调查结果,目前啥未可知。

  眼科这门生意,算是重资产投入型,高度依赖设备。根据广证恒生证券的数据,爱尔眼科医疗设备占固定资产的比例达到70%-80%,2019年,单店设备投入为2430万元。因此,完全靠自己一步步积累资金完成开店始终不现实。

  据《长沙晚报》报道,1997年爱尔眼科创始人用最后的3万元积蓄,利用融资租赁等手段,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采取“院中院”的形式与公立医院合作,并以此起家。

  尽管爱尔眼科的业绩表现不俗,但2021年7月以来,其股价却在持续下跌。这背后跟其通过并购基金扩张的模式有关。

  并购基金模式指的是,爱尔眼科会成立专门孵化新医院的基金,爱尔眼科会出资10%左右,剩余资金则由金融机构、金融公司等相关方出资。据悉,通常在被并购医院达到相关标准后,爱尔眼科才会进行收购,好的一面是,能够保障爱尔眼科的盈利,但也让市场担心会对其商誉造成影响。

  

  图片来源:华安证券

  截至今年三季度,爱尔眼科的商誉高达59.01亿,很多并购医院可能都存在溢价收购的情况。由于部分收购医院业绩因素,2020年-2022年,爱尔眼科累积计提商誉减值分别为7.88亿元、9.87亿元和11.27亿元,今年情况如何尚不得知。

  前不久,在投资者关系问答中,有投资者提问:公司未来会加快并购的脚步吗?

  爱尔眼科的回答是:2014年起探索实施的产业并购基金模式让公司取得了显著的先发优势,储备了大量优质项目,但本质上是策略性的、阶段性的、过渡性的。现在上市公司体量越来越大,资金实力逐步增强,承载能力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自建的医院逐步增多,“轻舟已过万重山”。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