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长盈精密(30011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长盈精密:跨界新能源、智能制造,能否打开增长天花板?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6-06  长盈精密内幕信息

来源 :览富财经2022-06-06

  摘要:如何改变之前的增收不增利局面?长盈精密跨界新能源、智能制造行业,试图找到二次增长秘籍。

  近年来,占据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最大的智能手机进入调整期,从2017年起出货量持续下降,虽然2021年较2020年略有回升,但并未形成根本性改善。

  各大安卓手机品牌延续了“机海”战略,对供应链特别是定制件生产企业而言,则依然面临着单一项目生产周期过短且订单量不稳定的局面。虽然智能手表、无线耳机、智能音箱等产品的出现,对智能手机供应链产能起到了一定的消化作用,但从目前市场供应规模来看作用有限。

  这种背景下,以长盈精密(300115)为代表的精加工企业,势必需要寻求新业务维持业绩增长点。如今持续大热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被大量上市企业视为业绩二次增长的不二之选,长盈精密自然也未能免俗,只是介入新能源行业的时间节点似乎不太完美,反而公司用来反哺精密加工的新能源汽车零组件的工业4.0业务板块在2021年表现突出,有可能成为公司未来真正的增长引擎。

  长盈精密.jpg

  增收不增利

  成立于2001年的长盈精密,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智能终端手机零组件、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集成的规模化制造企业。公司主要聚焦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智能终端零组件、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工业4.0。

  具体来看,智能终端零组件原来以手机件为主,现逐渐转向非手机业务,目前笔电、智能穿戴等已成为该业务的核心产品;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产品围绕车身/汽车电子结构件、动力电池结构件以及电连接进行布局;而工业4.0主要为其他两大业务提供自动化支持,与前两项主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协同性。

  回顾公司发展历史,长盈精密在2014年公司大举增加CNC机台及配套工艺的投入,2014年下半年随着大屏智能终端明确受到市场的追捧,金属CNC外观件在各个移动终端品牌的中高端机型中得到普遍应用。

  伴随着OPPO、VIVO、华为等客户市场份额的增长,长盈精密在金属外观件等产品领域取得了高速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17年还成功切入三星金属外观件产业链,2018年切入北美大客户笔电外观件供应链,据市场人士揣测,2018年开拓的北美客户,应该是苹果。

  但也正是2018年开始,长盈精密大规模开发众多国际客户项目开始反噬公司盈利能力,主要是因为国际客户产品研发周期较长,且部分国际客户的出货计划也有所延迟,对公司的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按扣非净利润算,2018年和2019年,长盈精密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6089.14万、-2.27亿。

  在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长盈精密不破不立,及时降低手机金属产品占比,将运营重心转向笔电、可穿戴设备相关产品,同时海外收入占比超过5成,成为公司业绩主要增长引擎,带动长盈精密实现营收97.98亿,同比增长13.20%,净利润同比增长615.95%,达到6.00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11.08%,达到4.79亿元。

  但在疫情好转的2021年,长盈精密把2020年的净利润全亏完了,当年净亏损6.05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66.23%,亏损7.96亿元,与净利润大幅亏损相反的是,公司当年营收同比增长12.74%,达到110.47亿元,保持2007年以来的14连涨。

  新能源涨价压低盈利

  长盈精密将公司近年来增收不增利归因于大幅加码新能源产业,同时还有消费电子行业方面的不可抗因素,比如芯片短缺导致的出货量下降。

  根据IDC正式公布的统计数据可知,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3.548亿,同比增长5.7%,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51亿部,同比增13.9%。

  若据此来看,长盈精密所说的手机业务营收下降,是因为手机行业因芯片短缺导致出货量下降的说法似乎并不成立,尤其是长盈精密确认合作的客户三星依旧稳居榜首,市占率20.1%,同比增长6%;可能合作的苹果第二,市占率17.4%,OPPO、VIVO等客户,2021年全球市占率分列第四、五位,市占率分别为9.9%和9.5%,同比增长分别为20.1%和14.8%。

  可见,长盈精密2021年增收不增利另有原因。根据公司营业成本结构来看,长盈精密电子元器件、新能源产品零组件营业成本分别增长25.28%、147.91%,尤其是新能源产品零组件业务板块营业成本直接翻倍。

  图片5.png

  长盈精密2021年新能源产品零组件营业成本翻倍,主要是因为新能源行业在2021年经历了大宗商品涨价,且长盈精密部分生产基地在2021年三季度末受“限电”影响,调整了生产计划安排,进一步推升公司运营成本增加。

  同时长盈精密为满足新能源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的需要,2021年还动用募集资金约6.90亿元投建了宁德、溧阳及宜宾三个动力电池结构件生产基地,但新生产基地的产能在2021年并未释放。

  长盈机密在2021年报中披露,公司因上述原因,于2021年计提4.18亿元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占据长盈精密2021年净亏损的69.09%。

  尽管长盈精密在2021年困难重重,但公司并没有坐以待毙。根据公司2021年财报,长盈精密2021年智能装备制造营业成本同比降低40.26%,尤其是人工费用近一步降低79.18%,顺应工业4.0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与电子元器件、新能源产品零组件人工成本分别增长39.43%、188.39%形成显著反差,或成为公司下一个真正的增长引擎。

  新能源在左,工业4.0在右

  长盈精密2021年新能源业务营业成本大幅增长不具可持续性,今年5月29日,知名投资机构高盛就发文直言:钴、锂、镍这三种关键的电池原材料金属的牛市行情恐怕暂告一段落,在投资者过于迅速地扎堆进场之后,市场可能会在未来两年下滑。

  而且长盈精密用来提升公司主业运营效率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务模块(工业4.0),具有确定性较强的高景气趋势。

  今年5月24日,工信部对外公布《2022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包括此前新增14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共计28家工业互联网平台。

  伴随我国工业制造水平逐步提升,工业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的结合将进一步释放国内生产力,推动传统工业的数字化升级,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望持续受益。

  至于长盈精密持续加码的新能源行业,由于过去两年处于超级周期中,大量机构认为高增长之后一定是迅速回落,但是按照“碳中和”的趋势来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产业增速不会明显放缓,在具有明确需求的背景下,生产企业依旧会继续站在风口上。

  据中信建投预测,2022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因疫情、战争等影响,导致供需产生矛盾,供给端产业链生产、物流、成本承压,需求端由车型和认知驱动催生的强劲需求无法释放。预计全球2022年销量930万辆,同比增加51%。

  在此背景下,中信建投坚定认为锂资源未来需求依旧紧张,预计2022年锂价中枢维持45万元/吨高位,6月开始锂价恢复上涨趋势,涨幅取决于中游扩产及需求超预期幅度。所以长盈精密2021年投资建设的新能源项目回本盈利预期较高。

  长盈精密也公开表示,未来将继续针对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设备、服务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新需求,积极研发相适应的模组化和系统化的新产品。

  表面看长盈精密研发设计范围较广,其实虽然涉及行业众多,但是研发方向较为集中,主要是在新材料方面,公司2021年成立的技术研究院,会在未来根据公司重点领域的产品发展规划,积极研发新型金属(复合材料)、以硅胶、橡胶为代表的亲肤类高分子非金属材料、应用于芯片封装的功能陶瓷、应用于可穿戴产品的高强度复合材料以及提升工艺良率、降低工艺成本的化工类材料。

  同时在装备工艺方面,公司继续全面投入进行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信息化改造,对公司设备大规模联网进行大数据管理,在已有传统组装自动化、检测自动化、装夹自动化的基础上,增加物流自动化、调机自动化,综合提升生产过程自动化率、良率和效率。

  为保证研发顺利进行,长盈精密近年来也做足了事前准备,截至2021年,长盈精密授权公告专利346件,其中中国发明专利162件,美国10件;新增专利申请361件,其中中国发明专利176件,PCT7件,美国4件,欧洲2件。

  按下游应用分类,长盈精密2021年在动力电池盖板领域申请专利26件,其中发明11件;在可穿戴设备(主要是可穿戴设备的加工方法及设备)领域申请共34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若长盈精密2022年将上述专利充分落地,公司业绩有望重新回正,但这一切也只能交给时间验证。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