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智飞生物(30012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复星见“好”就收,康希诺至“死”不渝,智飞生物寻求外援…新冠疫苗药企年报众生相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4-07  智飞生物内幕信息

来源 :药智网2023-04-07

  导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药企自研或引进一款不论何种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都能“名利双收”。

  但随着新冠疫情的消散,似乎家家开始念起了“难念的经”。

  据世卫组织本月预测,新冠疫情今年将终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状态,新冠疫苗完成了特殊时期的特殊使命,其幕后药企的耀眼光环逐渐失色,比如BioNTech和Moderna,2023年以来两家的股价跌幅都超过25%。

  近日,随着国内上市药企2022业绩的陆续揭晓,曾因红极一时的新冠疫苗药企,如今都怎么样了?

  玩家众生相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截至目前,国内手握已获批新冠疫苗的药企或机构有16家左右,其中不乏康希诺、康泰生物等上市药企。

  康希诺坐“过山车”心跳爆表

  据2022年报显示营收10.35亿,同比降75.94%,净利润亏损9.09亿,同比降147.51%。

  2021年,康希诺净利润19.14亿,比2022年营收还多8.79亿。

  更反转的是,康希诺2020年营收为区区0.25亿,净利润还亏损3.97亿。

  “反转+反转”的剧情,康希诺的年报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康泰生物努力填“坑”仍被崴

  据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康泰生物净利润亏损0.76亿-1.5亿,其重点强调“常规疫苗收入同比增86%”,原主营业务的收入高增长说明其很努力。

  康泰生物在新冠疫苗获批前的2020年营收22.61亿,净利润6.79亿,若按2020年行情算,原主营业务起码有近10亿赚头,然而新冠疫苗“副作用”太大,10亿也不够填“坑”,出现了十年来的首亏。

  复星医药强“颜”欢笑心有余悸

  曾靠引进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火遍港澳台的复星医药,据2022年报显示营收439.52亿,同比增12.66%。

  表面看,复星医药在疫情转折期“平安落地”,其实2022年净利润同比减少21.1%,复星医药称是因年内BNTX股票公允价值变动及出售净影响净利润少了10亿,但与净利润对应的大幅下降还有复必泰2022年的销量,同比下降了30%。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复必泰销量严重下滑,但仍是复星医药的最重磅产品,在其5款超10亿销售规模的产品中位列第一。

  此外,还有同样因新冠疫情而火的阿兹夫定片,最重磅产品中有两款都与新冠有关,未来的不确定性不得不让本就出现净利润下滑颇多的复星医药“心”里不踏实。

  1.png

  图片来源:复星医药2022年报

  “一脸委屈”的神州细胞

  据2022年业绩快报显示营收10.23亿,但跟新冠疫苗没啥关系,系因自研首个产品安佳因(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在2022年成为10亿量级的市场重磅产品。相反,新冠疫苗的临床研究费用支出较大,却因上市较晚没有什么收入,显得有些得不偿失。

  笔者不再一一列举其他新冠疫苗药企,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新冠疫苗为其带来了或名或利,如今成了略感烫手的“山芋”。

  紧急避“险”

  各有各的方法

  短期内新冠疫苗带来的“副作用”不可避免,其实各大药企早已心知肚明,减少“副作用”风险的操作也早付诸行动,策略不尽相同。

  策略之一:见“好”就收,转移阵地

  复星医药作为此策略的典型代表,发挥的淋漓至尽。为获得复必泰,复星医药支付了包含首付款、临床开发注册及里程碑款等在内的约6亿费用,从销售情况来看,早已回本且还有不少盈利。

  创新药是复星医药重要的“阵地”之一,据InformaPharmaIntelligence发布的《2022年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分析》白皮书显示,复星医药入选全球药企研发管线规模Top25,2022年研发投入58.85亿,同比增18.22%。

  从2022年获批上市的创新药或适应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复星医药的“未雨绸缪”,自研产品汉斯状、汉贝泰及首个生物类似药汉利康的获批或适应症的拓展,让其能够很好缓解新冠疫苗带来的“副作用”。

  2.png

  图片来源:复星医药2022年报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3月获批上市的汉斯状仅用9个月时间就“接力”进入3至5亿销售规模产品序列,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适应症在2022年先后获美国FDA和欧盟EC孤儿药资格认定。目前汉斯状获批或已申报NDA的适应症有4项,且新获批临床的联用适应症还有至少6项,未来即便复必泰退出超10亿产品“俱乐部”,汉斯状也很大可能及时完成替补。

  策略之二:至“死”不渝,静待“花”再开

  康希诺在新冠疫苗研发前,就已有1个产品获批(Ad5-EBOV),2个产品上市申请获受理(MCV4和MCV2),三年过去,除了以上3个产品,又获批上市的2个产品均为新冠疫苗,分别为Ad5-nCoV和吸入用Ad5-nCoV。

  康希诺2020年研发投入(费用化+资本化)4.29亿,其中主要项目研发投入(费用化+资本化)1.79亿,值得注意的是,有2.5亿的研发投入未列明去向,但康希诺在年报中说明,2020年亏损持续增加,主要是因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疫情爆发后,持续推进相关在研产品所致。

  3.png

  图片来源:康希诺2020年报

  当然,在疫情初期,抓住新冠机遇也是正确的选择,康希诺2021年业绩也证明了其选择的正确。

  然而康希诺在Ad5-nCoV获批前后,又启动了吸入用Ad5-nCoV项目,为此在2021年投入0.45亿,仅次于原布局的重点产品且临床进展最快的PCV13i十三价肺炎疫苗,另据2021年报显示,吸入用Ad5-nCoV项目预计总投资为3亿,PCV13i十三价肺炎疫苗为2.84亿,而此时Ad5-nCoV新冠疫苗已累计投入8.55亿。

  4.png

  图片来源:康希诺2021年报

  2021年吸入用Ad5-nCoV还在研发中,康希诺就又将mRNA新冠疫苗提上日程,且到2022年就已累计投入2.02亿,其中仅2022年就投入1.3亿。

  5.png

  图片来源:康希诺2021/2022年报

  在新冠疫苗的道路上,康希诺远比其他“人”执着,拿下全球首个吸入用新冠疫苗,逐鹿最热门mRNA疫苗,只为静待“花”再开。

  策略之三:寻求外援,加强防御

  有着首个获批的国产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的智飞生物,2022年净利润虽有75.39亿,但依然没逃脱新冠疫苗的“魔咒”,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达26.15%。

  值得注意的是,智飞生物自主产品收入32.85亿,同比大幅减少了66.12%,这让其不得不向外“求援”,2023年1月与默沙东签订了新的《供应、经销与共同推广协议》,合计基础采购金额超1000亿。

  6.png

  图片来源:智飞生物公告

  智飞生物2020年以来实际采购额为88.09亿、165.62亿、226.75亿,新的采购协议显示,仅2023年下半年基础采购额就超200亿,值得注意的是,采购重点是HPV疫苗,且从2025年开始减少采购金额。

  国产9价HPV疫苗获批尚需时日,智飞生物的“外援”能让其获得优化自身产品结构的安全着落期。

  结语

  因新冠疫苗,业绩“过山车”也好,没赶上“场子”也罢,比起蹭热点的“滑头”,那段研发经历是药企发展历程上最宝贵的历练,它是靠业绩来证明其价值,但又不只能靠业绩才能证明其价值!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