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汤臣倍健(30014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汤臣倍健股权激励方案中的取祸之道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1-08  汤臣倍健内幕信息

来源 :雪球2024-01-08

  

  一、企业管理层通过“沟通”,然后梁总拍板的实际目标

  1、2024年营收达98.26亿之上。同比增速3.6%

  2023年全三季营收77.82亿,第四季按2022年四季营收有17亿,则2023年全年营收区域在94.82亿附近。则2024年企业只要营收增加3.44亿即可,即2024年营收98.26亿附近,同比营收增长为3.6%。

  2、2025年营收103.77亿,同比营收增长率5%。

  3、2026年营收108.48亿,同比营收增长率4.3%。

  管理层与核心技术人员问:

  老板,可以牺牲营销/营收比嘛?

  梁总:

  什么意思?大家都是旧部,有什么顾虑直说。

  管理层与核心技术人员问:

  就是营销会超过40%,甚至达50%,营销/营收比数值会越来越大,营销增长大于营收。

  梁总:

  我在《给股东的一封信》中阐述得很明白,旧品是红海区,新的功能性大单品未来也会进入红海,这就有二个红海,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未来的。

  至于我说的未来的星晨大海,靠我们只3%不到的研发费用你们认为真的可以实现?所以我在方案中并没有把利润指标放进去。主因是我们目前的品类在红海门槛太低,而能够在过往占有10.3%的行业市占率完全是因先发优势与线下的药房渠道优势,目前这种优势在行业渐熟过程中已消失尚尽,线上平台的剧烈竞争更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而现有的或未来二年的新的功能性大单品也同样会面临同质化,例益生菌类,大家都在做品类。而门槛高的功能性大单品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另外,要并购新的大单品也需要时运。所以营销/营收比,三年内数值反增不降,我可以理解为行业现状及本企业旧品类门槛过低外加消费降级所致,并不是你们的主因所致。

  管理层与核心技术人员问:

  谢谢梁总时时念念不忘我们这些老臣。

  股权激励不是汤臣独创,在历史过往的改朝换代中,也会对有功的文武大臣进行加侯进爵。汤臣的这个股权激励方案,细想不仅漏洞百出,而且会反方向危及企业未来发展。

  【股权激励倒置的破产良方】

  注:汤臣的破产良方1——营销/营收比没有作限制

  如果受激励的核心人员,利用一方大员之便肆意利用营销费,营销/营收比数值会越来越大,营销增长大于营收,如此用三年,汤臣三年的结果是,营收增了,利润薄了,这其一;其二,营销人员因利益所驱,过量用销售费而不去找增营收捎销售的真方。

  注:汤臣破产良方2——对核心技术人员用错了激励方案

  实际上,这个激励方案给销售“武将”权利之便,对“文臣”核心技术人员有失公允。营收的增长,驱动力在销售端,而技术端,无论梁总是营收增10%还是50%,技术人中只能在一旁干瞪眼。管理层应对技术人员出的大单品有激励细则,否则的话,这区区3%不到的研发费,还有多,技术人员的业绩必须跟新品的营收挂钩,而且必须对新品营销内容费有一个规定。如果不对新的大单品营销内容费有强规,销售端有便利的销售管理者就有可承之机,侧重营销而不侧重新品。

  而汤臣的商业模式中,新的功能大单品+并购是最不确定的因素之一。必须对新品有强烈的市占率欲望。

  汤臣倍健股权激励方案中,解锁并不需要利润增长,也不考量新品在行业出头部位置的生死意义,更不考虑营销/营收比,完全是取祸之道。

  纸面意思实际上非常清晰,在我不对你们下规矩定营销费的情况下,你们只要在红海区投入更多的营销费用,何尝不能实现2024年营收同比增3.6%,2025年5%,2026年4.3%?

  纸面意思明显向着有权利之便的销售端,对核心技术人员却是一种变相的打击,最终导致的结果必然是销售端一意奔着营收而去,不去找寻营销内容的致胜之法,作为企业安身立命的长期法宝(营销内容必须要掌握到一种可行有省营销的方法,这是可选销售企业的长期立命之根本),而股权激励中核心技术人员却又鞭长莫及,就算研发出能增营收的新的功能性大单品也无法拿到该有的爵位,变相持击技术人员。作为商业模式中非常需要销售手段+新品的汤臣倍健,在股权激励中却对销售/营收比不作限定,对技术人员出不作细则,这不是取祸之道是什么呢?其三年最终的结局是,销售端只管营收不找销售真经,技术端无人愿意潜心研发,企业未来可危。

  二、汤臣倍健现状解法

  1、旧品类

  因企业全品类门槛过低,所以认清现实,即营收增长必靠内容营销。

  内容营销作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根本之一,必须找到销售真经,所以在企业管理细则及股权激励中,必须注明:销售费/营销费之比是逐年下降

  2、核心管理层

  个人意见,我认为买楼也是为了照顾到企业核心人员,又是5折送股,又是起高楼送福利,梁总过往不养威的嘛,是不是有不少老臣正在危及你的位置?

  因为无论怎么想,都想不通汤臣目前的管理层如何臭招频频。难道不知道企业商业模式中,有并购项?有新品项?18亿买楼且明说是留住人才。真正的人才难道不用去考虑公司目前的现状嘛?不考虑区区3%不到的研发费?不考虑新品无继旧品红海不考虑内容营销/营收历年不健康?不考虑并购的现金流在哪?这样的不能共患难的人才梁总也想留?只有二种原因导致目前现状,一是内哄,二是认为企业现在到了共富贵的时侯。共富贵嘛?拿一个市占率超70%的大单品出来让广大投资者共分享;共富贵嘛?前面细分领域各路诸侯攻城略地后有旧品类门槛过低的红海竞争?共富贵为何三年的营收增长区区只是一个传统行业的增长率?共富贵为何在激励中不用营销/营收比?为何不敢把净利放进去,且增长率要好于营收呢?

  建议梁总像芒格一样多看点自传,看草根的沛公、和尚出身的重八是怎样管理他们的团队,是怎样打天下兴国民的。管理者是要多读书来自驱的。

  汤臣的管理层再起码在三个方向有明确激励端。

  一是销售层销售费用与营销端挂钩。把最好的内容营销手段找到。激励的手段就是销售费/营销之比。

  二是技术端对技术人员的激励制,也可以用股权的形式出现。而不是目前这种只对销售端有益的股权激励方案,这样会让技术人员寒心。

  三是并购人员企业必须储务伯乐人才+储备并购现金流,而不是起高楼,到时一有并购又开始习惯性找借口无现金要定增,损害小股东利益。

  3、新品类

  重复上面认知,建议停止18亿兴高楼,钱使用有二个方面,一是研发,一是并购。对“文臣”在股权激励端另有细则。

  三、汤臣倍健的远期

  股权激励作为正向的激励制度,希望管理者从企业远期发展的方向着眼布局,而不是偏于一偶。

  1、销售端找到真正的内容营销之法,企业才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之一。

  2、技术端根本之二就是对新品的不懈追求。这同样需要股权激励制度对技术人员进行恩宠。

  3、管理层必须有伯乐型人才,不要一个益生菌需30几亿的“杀猪价”。

  目前这个草案是一个取祸之道,建议梁总斟酌。另外激励制度字面意思非常利好销售端,是销售端老臣尾大不掉么?建议看看《刘邦传》、《朱元璋传》。

  传承几百年的《增广贤文》中有一句律诗赠与梁总: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