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卫宁健康(30025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董事长被留置,两天市值蒸发超50亿,卫宁健康如何渡过难关?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7-04  卫宁健康内幕信息

来源 :凯恩斯2023-07-04

  今天,在卫宁健康董事长被留置的消息面的打击之下,卫宁健康带动医疗信息化板块继续下挫,久远银海、万达信息、山大地纬、塞力医疗等跟跌。

  大家也看见了,卫宁健康公司层面已经证实,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周炜被留置。

  法律上的留置措施是什么?看起来是有些严重的,属于对人身自由的一项严厉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22条规定,被留置说明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

  

  卫宁健康还是不是个好企业?

  卫宁健康是在三十年前进入医疗健康行业,可以做智慧医院,智慧区域卫生,互联网+医疗健康等,主要就是做数字化,现在已经发展到全国10个研发基地与20个分支机构,服务数千家医疗卫生机构用户,其中三级医院用户400余家。

  

  卫宁健康能够发展起来,得益于迎合了政策和技术发展推动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的逻辑,前几年政府陆续出台政策对医院卫生信息化行业进行规范、支持。诞生了东软集团、卫宁健康和创业慧康这些做医疗信息化的厂商。

  这部分业务的商业模式也比较简单,就是开发、销售和提供与医疗信息化、医疗卫生互联网、医疗卫生智慧物联网和医疗保障应用相关的软件和服务,来满足医院、药企、医保机构的需求。根据IDC的《中国医疗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预测,2018-2022》数据统计,东软集团、卫宁健康和创业慧康分别占据市场前三,市占率分别为3.9%、9.3%和5.7%。另外,根据IDC发布的《中国医院核心管理系统市场份额,2021:支持医疗数字化转型》显示,在2021年中国医院核心管理系统市场份额排名中,卫宁健康连续两年(2020-2021)位列第一,从这些数据来看,卫宁健康的市场占有率是不错的。

  传统医疗信息化行业算是属于寡头市场,当时国内做传统医疗信息化业务的也就是那么几家,像东软集团、卫宁健康和创业慧康,在各自领域里占据着各自的市场,想要更换掉对方的市场也不是很容易,因为要面临客户门槛的问题,一旦建立了业务,就间接培养了客户粘度,更换产品会带来一系列的时间和医院的适应问题,所以医院在短时间内也不会频繁的更换系统。还有就是知识门槛,医疗专业知识壁垒高,其他厂商想要进来取代,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做到的。这就直接给了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东软集团在各自领域越做越好、越做越稳固的机会。

  

  都在说业绩,业绩怎么了?

  落到卫宁健康身上,其业务大致可以归为两类,比如传统的医疗卫生信息化业务,还有是创新业务,就是互联网医疗业务。

  医疗卫生信息化业务还是主导产业,占据着80%的份额,另外像互联网医疗健康业务在20%左右,细分来看,软件销售是最多的,在50%左右,硬件销售和技术服务,还有互联网医疗健康在百分之十几。

  2017年到2019年,卫宁健康归母净利润是2.29亿、3.03亿、3.98亿,增长的还不错。2020年以后归母净利润开始下滑,像2020年至2023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是4.911亿元、3.782亿元、1.084亿元、-6353万元。今年一季度跌到负数了。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两年表现不是很好,像2017年到2019年的数据是0.80亿、1.24亿、2.33亿,占到归母净利润只有一半。2020年至2023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90亿元、3.68亿元、1.00亿元、-9202.61万元,数据越来越低。

  比较明显的是卫宁健康的毛利下滑严重,可以说是从前两年的时候,卫宁健康的毛利率接连下滑。即便去年收获了将近百分之十的营收增长情况,可毛利率在下滑,这也是影响了信息化业务毛利贡献只有5%的提高。意味着这也是卫宁去年业绩下降的一个影响情况。

  也不仅仅是卫宁健康出现了这种情况,创业慧康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创业慧康去年营收同比降低不到百分之二十。确实是这两年疫情的出现让医疗等医疗机构重视防疫,对医疗信心化的投入没有那么高,这就影响卫宁健康、创业慧康这类做医疗信息化企业的业绩。

  上面咱们说到,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在医疗信息化行业已经占有一定份额了,但这部分毛利并不高,主要是现在除了传统医疗信息化厂商做这部分业务,像腾讯、阿里、平安等互联网也在掺一脚,多多少少也做了医疗信息化市场。几年前腾讯和东华软件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进行合作,双方合作提供区域医疗联合解决方案、智慧医院联合解决方案、云HIS联合解决方案及互联网+医疗健康联合解决方案等。平安系公司平盛安康以7.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创业慧康5%的股份,目的就是在于交易各方同意积极推进创业慧康与平安相关方在区域医疗健康平台运营服务板块进行后续合作。

  新的厂商可能会去找新的市场,也可能医院的需求更新迭代,经常有一些个性化的需求,会选择新的软件供应商,这就倒逼这类传统信息化厂商加入内卷里。

  第二增长曲线撑得住吗?

  当卫宁健康的传统医疗IT业务增长乏力时候,互联网医疗业务还可以,这两年都在增长,如下图所示。

  

  2021年增长的最快,从2020年的一点五亿元增长到四点三亿元,再到去年的五点六亿元,算是翻倍增长了。

  是指通过线上的方式实现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在线医保支付、医药电商、医院管理信息化等,目的是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院效率。有些像医疗行业的美团APP。

  这部分业务也做得比较早,差不多八年前就开始做互联网+模式下的创新医疗业务。去年年初升级到了“1+X”战略。“1”是基于统一中台的 WiNEX 系列产品,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数字化;依托开放互联的卫宁数字健康平台 WinDHP,构建行业数字基座“+”,汇聚并数字化医药健险各方能力。利用能力交换兑现价值,在数字空间中设计出数字化产品、数据服务创新、互联网医院、医药险联动等“X”个数字健康落地使用场景,充分释放医疗机构能力,持续丰富医疗数字化生态。看起来不好理解,差不多像将互联网医院以及医药险等X个应用场景,集中在“1”个系统或平台。

  做了云医、云药和云险三大业务方向,由此,卫宁健康的云业务基本搭建完成了,建立的云医、云药、云险、云康和创新服务平台(关联子公司卫宁互联网、纳里健康、钥世圈、卫宁科技),形成“闭环”互联网医疗生态圈。互联网医疗这部分业务的增长得益于疫情,像下面的公司纳里健康现阶段还在开拓期,投入大、产出小,去年度收入同比增长 2.97%,但去年年底纳里健康提供互联网医疗应用服务的医疗机构已经突破了8500家,日HTTP最高访问量超4.4亿次,月活跃用户数突破 2000 万,增值服务 GMV(互联网运营流水)2.48 亿,同比增长超过1倍。这也带动了卫宁健康的互联网医疗的营收,去年全年互联网医疗业务营收约5.63亿元,同比上涨约28%。

  在传统医疗信息化业绩受阻,互联网医疗相对维持增长的同时,ChatGPT 的出现让沉寂已久的医疗AI起来了,也少不了卫宁健康这类有数据基础优势的的厂商,做了医疗垂直领域的大语言模型"WiNGPT"的研发和训练工作,采用通用 GPT 架构,用于互联网问诊、医疗报告生成等情况。和其他通用大模型有差异的是,卫宁的这款大模型聚焦于垂直领域-医疗,所涉及的训练数据也小于通用大模型。差不多是有多少数据就用多大模型,并且已经从几亿到上百亿参数模型进行了实验。

  人工智能引进医疗系统的设计和规划是好的大方向,最后会不会可以推出真正实用的大模型,还能顺利转化为商用,或许人工智能对于医疗行业的影响,刚刚开始。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