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北信源(30035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21调查丨北信源诡异二律背反:安全管理厂商埋植财务bug

http://www.chaguwang.cn  2021-08-31  北信源内幕信息

来源 :新浪微博2021-08-31

  这是一个不为人所知而又令人震惊的秘密。

  号称是国内终端安全管理领域龙头企业的北信源(300352.SZ),财务报告中埋藏了重大隐患。

  2021年半年报显示,北信源实现营收3.39亿元,净利润3284.7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7.99%和6.49%。

  但从财务指标来看,北信源的盈利质量堪忧,同期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1.7亿元,为上市以来表现最糟糕的。

  “经营性现金净额是衡量一家企业实际现金盈利能力的指标,该指标大幅度小于同期净利润,甚至是负数,就要高度关注应收款质量。”一位注册会计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没有现金支撑的净利润,是纸上富贵。”

  但与此相对应,北信源同期存货达到3.68亿元,应收账款高达11.89亿元,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公司已经在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情况进展不错,今年应该会在年报中披露。”北信源相关人士8月31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应收账款激增383.33%

  北信源上半年应收账款是其营收的3.51倍,潜在的风险系数正在提高。

  事实上,北信源已经受累不断增多的应收账款。

  在今年半年报中,北信源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782.23万元。

  北信源称,本次但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将分别减少公司半年度合并报表净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各4064. 9万元。

  “应收账款是按照会计准则计提的,计提不见得是收不回来。”前述北信源相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但在2021年半年报中,北信源同时核销了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407.44万元。北信源称,核销的应收账款已于以前年度计提相关坏账准备。

  北信源的应收账款增长之快,令人咋舌。

  定期报告显示,2013年,北信源应收账款为2.46亿元,今年上半达到11.89亿元,增长幅度高达383.33%。

  但与2013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北信源的营收为3.39亿元,收入规模仅仅增长了48.68%,营业收入的增速与应收账款增速明显不匹配。

  更加直观的对比是,北信源2013年2.28亿元的营收获得6779.12万元净利润,今年上半年3.39亿元的营收却仅实现净利润3284.75万元。

  而北信源的盈利水平在2017年达到9145.2万元的高峰,2018年小幅下降,但之后出现了高台跳水。

  2019年和2020年,北信源分别实现净利润2238.42万元与2573.97万元,不仅创造了2012年上市以来的最低洼地,而且盈利只与上市前的2009年相当。

  显然,北信源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收益质量明显在持续恶化。

  蹊跷的是,虽然北信源2019年和2020年经营陷入低潮,但前3个季度的盈利水平相当可观,并且都是3个季度同比连续增长。而到了第四季度,其净利润规模竟大幅锐减。

  2019年,北信源净利润从三季度的6057.8万元减少至2023.7万元;2020年,北信源净利润从6883.8万元缩减至1889.9万元。

  “年度业绩低于前3个季度,很可能是公司自我调节的结果。”前述注册会计师认为,“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一季报、半年报和三季报,都不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只有年报需审计并出具审计意见。”

  销售费用侵蚀盈利

  北信源2019年和2020年净利润断崖式“回归”,与应收账款息息相关。

  公司公告显示,2019年,北信源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26亿元,核销应收账款2709.21万元;2020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9928.94万元,核销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765.07万元。

  “公司不是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的销售模式,是定制化的项目,要根据项目进度分期按批回款,反映出来的应收账款会大一些,这是行业的特点。”前述北信源相关人士如此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

  但北信源除了背负沉重的应收账款包袱,畸高的销售费用也令人大跌眼镜,并且直接侵蚀了盈利。

  年报资料显示,2019年,北信源销售费用为1.43亿元,同比增长35.42%,占营收的比重高达19.74%,其中业务招待费达到1081.25万元。

  对此,年审会计师核查认为,北信源2019年销售费用较上年的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技术服务费、咨询费、广告宣传费、职工薪酬的增加所致。

  然而,2020年北信源营收同比下降11.24%之际,销售费用却不降反升,超过1.51亿元,占营收的比重提高至23.56%,其中业务招待费为880.84万元。

  但北信源的业务招待费2020年低于2019年,市内交通费却从2019年的500.07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815.16万元。

  “销售费用堪比医药企业,说明北信源的业务推广模式跟医药企业存在相似之处,销售费用中同样可能存在不能明说的开支。”前述注册会计师认为。

  根据2021年半年报表述,北信源是国内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领先的解决方案提供商,用户涉及政府、军队、军工、金融、能源等重要行业数万家单位,营销与服务网络覆盖近30个省市。

  而北信源的销售费用还在增长,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9.82%达到8015.54万元,占营收的比例为23.64%,其中业务招待费446.5万元。

  但销售费用高企的北信源,软件产品收入却主要依靠经销商。

  北信源此前回复深交所问询函公告显示,其软件产品销售分为直销与经销模式,经销收入占比为72.17%,直销为27.83%;经销1年以上应收款占比为75.92%,直销是24.08%。

  而北信源软件产品收入新增经销商,在2019年为53个,2020年上半年为104个。

  “经销商数量及新增情况现在没有统计,但合作比较稳定。”上述北信源相关人士表示。

  频繁更换年审机构

  高应收、高存货的北信源,股价经过8月30日和31日的放量上涨,市值重新突破了百亿元。

  但之前,北信源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林皓从2016年6月开始至2020年底,进行了大举密集减持,据统计,累计套现金额高达18亿元。

  减持前,林皓持股比例为48.29%,到2020年底仅剩下20.8%。

  而林皓2020年10月20日的计划是减持不超过总股本5.56%的8061.02万股,由于期间北信源股价跌跌不休,于2021年3月9日决定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此时其尚有占2.8%左右的股票减持计划未实施。

  除了林皓,北信源的董事、高管胡建斌、杨维、高曦等人,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的减持套现。

  可是,比减持套现更让市场担忧的是,北信源对年审机构进行了频繁更换。

  2019年,北信源的审计机构从瑞华所更换为致同所;今年3月20日,在临近年报披露之时,北信源将年审机构变更为中兴财光华,聘期为1年。

  对此,北信源给出的理由是,因致同所业务繁忙,预计无法在约定时间内完成审计工作,并声称与致同所对审计工作安排不存在重大分歧,不存在因审计范围受限、对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存在不同意见等争议事项。

  “今年年审机构续聘还是更换,要等管理层决定。”前述北信源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北信源的董秘离职时间皆处于年报审计编制关键时期。

  2019年1月,北信源副总经理兼董秘李旭辞职,此后的2021年2月,副总经理兼董秘徐文峰亦离开北信源。

  巧合的是,北信源也有两个财务总监离职,严惠甜和邓华明分别在2014年5月与2020年6月辞职。

  而北信源上市以来从未“转正”的经营活动现金净额,甚至从去年底的-1931.13万元变成了今年上半年的-1.7亿元,并且其资产负债比率也在逐年上升,2016年是7.16%,至2021年上半年却达到30.56%。

  由此,北信源今年上半年的负债总额达到9.76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9.38亿元,与不断攀升的存货和应收账款,构成了三大疑云。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