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万兴科技(300624)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妙鸭”出圈,躺赢的却是万兴科技?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8-02  万兴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界面新闻2023-08-02

  妙鸭相机出圈,带火了AI写真。

  万万没想到,资本追捧的却是万兴科技,皆因之前在Google Play Store上线了一款AI艺术照片生成器Pixpic,相当于海外版的妙鸭相机。

  如此一来,万兴科技也被贴上AI写真的标签。

  那么,万兴科技的Pixpic到底能不能打?万兴科技积极拥抱AIGC,面临哪些挑战?高光之下,万兴科技又有何隐忧?

  站上“风口”,再成资本的“宠儿”

  万兴科技,被誉为“中国版Adobe”,一度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

  2018年1月,万兴科技登陆创业板,发行价为16.55元,上市之后股价持续上涨,仅耗时三四个月就创下167.70元的历史高点。

  资本盛宴之后,则是一地鸡毛。

  万兴科技的股价不是在下跌,就是在下跌路上,2022年10月最低探至24.32元,缩水幅度高达84.50%。

  所幸,AIGC成为互联网的新“风口”。

  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预计2023年中国AIGC行业核心市场规模为79.3亿元,2028年将达2767.4亿元。

  而万兴科技,又有了新故事。

  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代表之一,万兴科技虽然在国内的名声不显,但在海外颇有市场。

  旗下的万兴喵影、万兴播爆、万兴PDF等软件早早拥抱了AIGC,可谓AIGC落地的推手之一。

  万兴科技董事长吴太兵表示:“随着AI时代的到来,未来应用软件领域将成为大模型商业落地的必经之路,AI行业将呈现若干大模型+海量小应用的趋势。AI赋能之下,创意软件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机遇。”

  于是乎,万兴科技否极泰来。

  此背景下,公募、私募、游资、社保等多路资金不断捧场:以2023第一季度为例,万兴科技的股东数量为2.7万户,同比增长14.66%;前十大流通股东有七家换了新人,并合计持有3945万股,环比增长3.92%;

  

  股东人数

  多方合力之下,万兴科技的股价一度暴涨超400%,更是在2023年6月20日触及172.20元,刷新历史记录。

  尽管如此,其声量在互联网依然不大,毕竟产品主要服务北美、南美、欧洲等地区。

  直到妙鸭相机走红,成为新一代现象级产品,外界才关注到万兴科技更早就发布了类似的产品,仅需上传5张~10张照片即可,而妙鸭相机要上传20张照片。

  然而,同人不同命。

  据国金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显示,Pixpic针对主要客群欧美人做出特定生成优化,在Google Play Store付费应用的排名不高,截至2023年7月24日的累计下载量超5k次。

  这与妙鸭相机的炙手可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流量变“留量”,须经受三重考验

  不过,资本对万兴科技的捧场能维持多久,尚未可知,但类似的证伪早已有之。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我们发现在新技术爆发早期,图片编辑类应用最容易出圈,如2013年移动互联网早期的脸萌。”

  如今,脸萌已成为时代的“眼泪”。

  事实上,妙鸭相机也好,Pixpic也罢,都面临同样棘手的问题。

  首先,需求低频。

  头像、写真、登记照、艺术照等不是刚需,不可能每天都有需求,用户黏性远不如社交、外卖等高频需求。

  低频的属性,就决定产品出圈容易、持久难。

  一名产品经理告诉锌刻度:“大多数低频APP是小而美的存在,即便出圈也是高下载与高流失并存,用户蜂拥而来,又四散而去。”

  事实上,昙花一现的图片类现象级产品举不胜举,远的有脸萌、美图秀秀等,近的有Lensa AI。

  Lensa是一款老牌图像软件,2022年11月下旬新增了AI功能之后,凭借AI自拍风靡全球,曾连续两周位列美国AppStore免费榜榜首,2022年12月下载量突破1700万次,全球日流水突破百万美元。

  但好景不长,仅过了一个多月,Lensa AI的下载量就跌破了200万。

  需求低频之下,“妙鸭相机们”的未来,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其次,付费比免费的挑战更大。

  正是考虑到高流失的特性,Lensa AI、妙鸭相机、Pixpic等不约而同走了付费变现的路线,避开流量价值较低的天然不足。

  问题在于,付费比免费的挑战更大。

  由于种种缘由,国内用户往往缺乏对工具类产品付费的意愿和习惯,而国外的情况也是参差不齐。

  以万兴科技的虚拟AI伙伴软件TruMate为例,收费标准为4.99美元/周或39.9美元/年,2023年3月24日至7月24日,下载量近20万次,收入近15万美元,由此推算付费率也不算高。

  如果提高付费率,延续商业价值,仍需要“万兴科技们”深思。

  

  Pixpic

  再次,低竞争门槛。

  AI写真主要是通过AIGC技术给图片迭代,并进行脸型优化,符合不同地区或者不同文化的审美,再添加高斯噪声,从而达到一键批量换脸出图的目的。

  不难看出,这个技术门槛不高。

  据《2023年AI应用市场洞察》的数据显示,随着DALL-E和Stable Diffusion模型的迭代与成熟,Al+图像应用市场繁荣发展,2023年上半年相关应用超过150余款,下载量突破1亿次。

  这么一来,则面临激烈的同位竞争。

  更为重要的是,系统平台可以轻而易举地挤掉第三方应用。

  譬如,当年iOS 6推出一项全新服务Passbook,足以满足优惠券管理的需求,用户无须再安装第三方APP。

  依赖买量,万兴科技的软肋

  除了近虑,万兴科技的远忧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流量成本高企。

  据万兴科技的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30%,净利润为3500万元至5200万元,同比增长199.23%~344.57%。

  这份业绩预告,粗看可圈可点。

  但细究的话仍有不足:2023年第一季度,万兴科技营业收入为3.55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为2085.58万元,同比增长686.26%;扣非净利润1798.50万元,同比增长306.80%。

  这意味着,第二季度的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双双有所放缓。

  更为重要的是,万兴科技的毛利率常年维系在95%上下,连贵州茅台也有所不及,但净利率却拿不出手。

  以2023年第一季度为例,万兴科技的毛利率为95.71%,净利率为7.04%,毛利率与净利率的相差巨大。

  之所以如此,与流量成本高企有莫大的关系。

  2022Q2~2023Q1,万兴科技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34亿元、1.47亿元、1.68亿元、1.71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8.31%、49.45%、49.25%、48.21%。

  而销售费用的主要去向就是买量,谷歌为其最大的营销渠道,从而导致万兴科技的利润大部分被吞噬。

  

  机构评级

  另外一方面,大股东减持。

  通常来说,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对公司的了解更深,一举一动都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因而其减持往往被外界视为对公司的前景信心不足。

  2023年7月25日,万兴科技公告,董事长吴太兵减持股份数量为20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 1.50%,而一致行动人家兴网络已减持55.54万股,兴亿网络已减持公司276.74万股。

  总而言之,生成式AI正在起势,推动AIGC不断变革,“AI 2.0”已势不可挡,考验着“万兴科技们”的底蕴与进取。

  毋庸置疑的是,AIGC落地又进了一步。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