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贝泰妮(30095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700亿烟消云散!贝泰妮,为何沦为资本弃儿?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5-05  贝泰妮内幕信息

来源 :星空财富2023-05-05

  最近,在五一小长假的加成下,各行各业似乎终于迎来了报复性消费。餐馆爆满、酒店暴涨、旅游景点再现人挤人盛况。

  然而,消费行业的明星标的——“药妆茅台”贝泰妮(300957),却接连惨遭资本抛弃。截至5月4日,贝泰妮市值不到480亿,较巅峰时期的1200亿,蒸发过半。

  

  更有意思的是,昔日贝泰妮站上千亿巅峰之际,卖护肤品的珀莱雅(603605)还只是个300多亿的小弟弟。而如今,珀莱雅市值已超460亿,完全能够与贝泰妮分庭抗礼。

  

  那么问题来了,如今消费行业整体复苏,珀莱雅看似也在蒸蒸日上,为何只有贝泰妮,沦落到了如此境地?对标珀莱雅,市值仅剩400多亿的贝泰妮,是否已成了价值洼地?

  勇猛有余,后劲不足

  在护肤品赛道,贝泰妮算是后起之秀,近几年凭借敏感肌护肤品牌——薇诺娜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2021年上市后,贝泰妮营收、利润,均同比增长50%以上。而同期,在护肤品领域一直不温不火的珀莱雅,同比增速只有20%+。

  这样的强劲增长势头,让贝泰妮初上市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标的。只是贝泰妮虽然来势汹汹,但却明显后劲不足。

  2022年,贝泰妮实现营收、扣非净利润50.14亿、9.51亿,分别同比增长25%、17%。

  乍一看,是不是觉得这个成绩还可以?但对比2021年数据来看,无论是同比增速还是绝对增量,贝泰妮2022年都出现了明显下降。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受到了外部环境影响?毕竟2022年大半年的时间,都还处在被管控的状态下。

  然而同期,成长性曾远不及贝泰妮的珀莱雅,分别实现营收、扣非净利润63.85亿、7.89亿,分别同比增长38%、39%。

  也就是说2022年,贝泰妮收入规模没有珀莱雅高,反而增速还比珀莱雅慢。

  

  短短一年时间,贝泰妮和珀莱雅,地位已然发生了对调。

  还没完。五一假期前,贝泰妮发布了2023年一季报,显示营收、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已进一步降至6.78%、1.72%。对比珀莱雅,差距进一步扩大。

  

  如果说,贝泰妮2022年20%左右的业绩增速,是成长脚步放缓,那么2023年个位数的增长成绩,显然已是疲态尽显。

  存货高企,盈利承压

  进一步来看,贝泰妮收入增长疲软背后,暴露了两个深层次的问题。一是销量增长放缓,库存积压;二是产品降价,利润率下滑。

  1?

  销量增长放缓,存货高企

  2022年.贝泰妮日化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3%,比起2021年的55%,增速下降明显。另外,绝对增量也从0.58亿支/盒,降到了0.54亿支/盒。这样的市场表现,与珀莱雅的正向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由此可见,贝泰妮的市场拓展并不乐观。

  贝泰妮的核心竞争力是“薇诺娜”品牌功能护肤品。2022年,贝泰妮50亿营收中,48.85亿来源于薇诺娜。但同时,产品单一也成了贝泰妮最大的痛点。前期,随着薇诺娜逐渐打开知名度,产品销量或能明显增加。但从2022年数据来看,营销红利或已明显减弱。

  而销量增长不及预期,除影响收入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后果,即积压存货。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贝泰妮存货已高达6.69亿,存货周转天数高达292.3天,远远高于珀莱雅的117.69天。

  

  护肤品这种商品是有保质期的,临期产品只能降价促销,从而将对企业造成减值损失。贝泰妮存货周转天数接近一年(保质期一般3年),真的合适吗?

  2?

  产品降价,毛利率下滑

  另外2022年,贝泰妮日化品销量同比增长33%,但营收却仅同比增长25%,说明产品单价恐怕也出现了下降(不知是不是受到了库存压力的影响)。

  与此同时,贝泰妮的盈利能力也明显大不如前。昔日化妆品毛利率可达80%+,2022年已降至74.78%。

  

  净利层面,自2022年以来,贝泰妮利润增速已明显小于收入增速(↓),说明整体呈增收不增利趋势。

  2021年,营收、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3%、58%;

  2022年,营收、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5%、17%;

  2023Q1,营收、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78%、1.72%。

  烟消云散,减持套现

  综上来看,贝泰妮700亿市值烟消云散的背后,业绩可谓一片惨淡。虽然收入还勉强维持正向增长,但增势疲软、利润缩减,而且存货高企,还面临减值风险。

  事实上,近两年贝泰妮也在向彩妆、医疗器械、甚至医疗美容等方面拓展。但截至2022年,护肤品收入占比仍然高达90%以上。可见,新品类拓展并不顺利,薇诺娜功能护肤品后继无人。

  资金都是聪明的。失去了高速增长这项看点后,贝泰妮的股东们纷纷开始减持套现。

  截至2021年底,贝泰妮的第二、第三、第四大股东分别是天津红杉聚业、昆明臻丽咨询(后更名为厦门臻丽咨询)、昆明重楼投资(后更名为厦门重楼创业投资),分别持股21.58%、8.81%、5.91%。

  

  而自2022年3月限售股解禁以来,这三大股东已累计进行19次减持交易。其中:

  天津红杉聚业累计减持2965.2万股,参考市值约达52.37亿元。

  厦门臻丽咨询累计减持513.51万股,参考市值8.48亿元。

  厦门重楼累计减持423.6万股,参考市值7.8亿元。

  截至2023年一季度,天津红杉聚业、厦门臻丽咨询、厦门重楼持股比例已分别降至14.58%、7.60%、2.62%,并且减持计划还在进行中。

  

  另外,到2024年3月,新一波规模更大的解禁又要来了。届时,持股46.08%的大股东——昆明诺娜科技有限公司的限售股也将迎来解禁。

  

  回过头来看,如果把贝泰妮的上市看做是一场狂欢,那么如今就好比宴会结束,宾客陆续都散了。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