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贝泰妮(30095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贝泰妮上半年营利增速大幅放缓,“敏感肌之王”皇冠成了枷锁?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9-08  贝泰妮内幕信息

来源 :大众证券报2023-09-08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用来形容A股“敏感肌之王”贝泰妮(300957)当下的处境似乎再恰当不过了。

  凭借曾经滇虹药业的“弃子”——敏感肌护肤品牌“薇诺娜”,贝泰妮杀出一条路,留给资本市场一段佳话:登陆A股不久,它便成功超越“前辈”珀莱雅(603605)、上海家化(600315)等一众护肤品巨头,跻身千亿元市值俱乐部,一时风头无两。

  但随后,等待这家护肤品新贵的却是漫长的股价下跌之旅。与此相伴的是,贝泰妮的主营业务陷入增速不断放缓的境地。

  交出最差中报业绩增速成绩单

  尽管上半年实现了营利双增,但贝泰妮依然不能回避一个问题:这是公司上市以来,中报同比增幅最少的一次。

  2023年前6个月,贝泰妮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52%、13.91%,这两项数据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9.67个百分点、35.15个百分点,均跌至2021年以来的同期最差水平。

  实际上,贝泰妮在2022年上半年就已经出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放缓的迹象。当年,公司的营收同比增幅由49.94%降至45.1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放缓得较多,从65.28%降至49.06%。但是,考虑到彼时的消费市场状态,这样的增速依然显得难能可贵。

  可今时今日,贝泰妮营利增速,特别是归母净利润增速的大幅放缓放在国内美妆行业龙头之中,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了。2023年上半年,同样主营护肤品业务的珀莱雅营收同比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约为1.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大增,从31.33%升至68.21%。行业内另一巨头上海家化虽然报告期内营收微降,但归母净利润却实现了同比大增90.9%。

  二级市场似乎早已洞察到贝泰妮业绩增速上的微妙变化。

  2021年7月初,贝泰妮的市值超过1200亿元。万众瞩目下,投资者陷入疯狂,券商研究员也情绪高亢。彼时,中航证券分析师裴伊凡就写出50页的长文研报,喊话“买入”。

  但随后的故事众人皆知。那年7月的285.88元/股(前复权),成就了贝泰妮的市值巅峰,但在那之后,公司股价开始一路震荡走低,一年多后便已“腰斩”。

  面对股价的糟糕表现,贝泰妮在8月30日推出了回购方案,公司拟投入1亿元至2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但这一消息并没有在二级市场激起太多的水花。从消息出炉至9月8日收盘,贝泰妮股价区间下跌0.22%。

  大股东轮番减持,“二号人物”出走

  股价阴跌不止之际,贝泰妮的第二、第三大股东天津红杉聚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天津红杉”)、厦门臻丽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臻丽”),以及原第四大股东厦门重楼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厦门重楼”)果断出手,可方向竟是减持。

  2022年4月29日,距离贝泰妮登陆A股一周年不久,熬过了限售股解禁期的第二大股东天津红杉启动了减持开关。Wind数据显示,其第一笔操作便减持495万股公司股票,套现数亿元。

  几乎同时,厦门重楼也宣布了减持计划,首笔操作便减持约259.26万股公司股票。经过多轮减持后,其所持贝泰妮股份比例在2022年6月便跌破5%。而在一系列卖出股票动作之后,厦门重楼最新持股比例已降至2.36%。

  厦门臻丽虽然减持启动时间较晚,但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期间,其减持动作不断。据Wind数据,厦门臻丽期间累计减持金额超过8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记者发稿,贝泰妮这三大股东联手减持金额或已超过60亿元。

  大股东争相减持的同时,公司的管理层出现重大人事变动。2023年3月第一天,贝泰妮突然宣布,联合创始人董俊姿已经辞去了在公司担任的所有职务。

  董俊姿被外界认为是贝泰妮的“二号人物”。其2012年便加入公司,长期负责核心品牌“薇诺娜”的线上业务。离职前,董俊姿拿着680万元的年薪,薪酬位居公司第一,甚至超过了实控人郭振宇。

  一直以来,线上业务是贝泰妮的业绩基本盘。根据2023年半年报,公司线上业务营收占比达73.92%,而上年同期更是高达79.72%。尽管贝泰妮表示,公司经营不会因董俊姿的离去而受影响,但线上业务的灵魂人物之一出走之际,相关业务还是出现了业绩波动:2023年前6个月,贝泰妮阿里系、京东系业务营收分别同比下滑3.41%、4.91%。

  更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厦门臻丽的发起人之一、同时也是最终受益人正是董俊姿。难道联合创始人的去意在贝泰妮上市第二年便已确定?实情究竟如何不得而知。董俊姿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只是表示,未来会把一部分精力放在投融资与并购上。

  “敏感肌之王”,从皇冠变成枷锁?

  业绩增速放缓、大股东争相减持、公司元老出走……一系列现象背后,是贝泰妮正面临多元化发展的难题——“敏感肌之王”虽然成就了贝泰妮的一身荣耀,却也成了公司发展的枷锁。这或许是二级市场的担忧所在。

  前文提到,主打敏感肌人群护肤、重点布局线上的“薇诺娜”是贝泰妮的主打品牌。但在经历多年发展后,贝泰妮迟迟未能孵化出第二个“薇诺娜”。而业内普遍认为,随着美妆需求愈发趋向细分化、多元化,培养新品牌才能抓住下一个“爆品”的机会。

  贝泰妮也试图打破过于依赖“薇诺娜”以及线上业务的局面。品牌矩阵方面,除了“薇诺娜”,公司旗下如今汇聚了主打儿童护肤的“薇诺娜宝贝”、主打抗老的“瑷科缦”、主打抗氧修护的“泊缇诗”、主打专业祛痘的“贝芙汀”等多个品牌。

  但细看之下,真正拿得出手的品牌并不多。2023年前6个月,瑷科缦实现营收1608.99万元,今年销售目标剑指3亿元的“薇诺娜宝贝”上半年仅实现营收7234.02万元,而其他品牌的收入合计还不到1000万元。这么多品牌相加后的营收,甚至不到“薇诺娜”上半年22.6亿元收入的零头。

  除了在护肤品赛道拓展多个品牌外,贝泰妮还把业务触手伸向了彩妆领域。公司不仅自研彩妆产品,还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加强对相关业务的布局。但一番折腾下来,彩妆业务2023年上半年的营收金额也仅为3045.5万元,相较于上年同期,占比仍在1%左右徘徊。

  渠道方面,贝泰妮加大了线下投入的力度。2023年上半年,公司线上业务同比增长7.15%,而线下业务同比大增48.64%。其中一个数据值得关注,报告期内,贝泰妮新开37家直营门店,旗下门店数量一举突破110家。

  但直营门店的经营尚未形成气候。截至2023年6月底,百余家线下门店的营收贡献占比仅有0.59%,销售金额仅为1383.8万元。而从收入排名来看,排名前五的直营门店的销售金额之和就已达516.55万元。这意味着,剩下108家直营门店的店均销售金额仅有8万元出头。同时,前五名中也出现分化,排名第五的薇诺娜西湖银泰店的销售金额约为65.52万元,几乎只有第一名的三分之一。

  探索多元化未能取得有效突破,贝泰妮又陷入看家产品质量翻车的风波中。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以“贝泰妮”“薇诺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与之相关的投诉有1600余条。其中就有消费者提到,“试用薇诺娜后过敏,导致毁容”,以及“薇诺娜高保湿修护面霜质量不合格”。

  产品被曝存在质量问题的背后,是贝泰妮的自产比例不高。目前,其生产模式主要包括自主生产、委托加工、OEM生产。而在最近一次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贝泰妮明确表示:“委托加工模式是公司主要的生产模式。”2023年上半年,公司委外比例超过六成。不过,贝泰妮正试图通过自建“中央工厂”的方式解决这一隐忧。

  “50亿背后,整个公司的研发、供应链、信息化、组织、品牌建设体系已经形成;50亿之后,这些能力溢出,可以支撑开拓第二、第三品牌。”在2022年营收突破50亿元后,郭振宇在今年4月的一次公开活动中表达了对寻找第二增长极的渴望。但眼下,贝泰妮似乎仍未找到明确的方向。记者陈陟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