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孩子王(30107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孩子王净利同比降四成背后,母婴行业格局正在生变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1-07  孩子王内幕信息

来源 :钛媒体APP2023-11-0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身为母婴赛道龙头的孩子王,还没有彻底走出业绩增速放缓、净利润下滑的泥潭。

  最新财报显示,孩子王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8%达到21.88亿元,单季度营收增速转正;实现归母净利润4742万元,同比下滑44.12%。今年前三季度,孩子王实现营收63.47亿元,同比减少0.58%;净利润1.17亿元,同比下滑22.95%。

  

  可以看到,孩子王“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依然在持续,而且已连续两年净利润下滑。在业绩承压、股价不振的背景下,大股东也频繁减持。

  净利降4成,上半年股东净减持超6000万股

  对于三季度净利润下滑超四成的业绩表现,孩子王在财报解释称,净利润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公司在市场拓展、品牌推广等方面的投入增加,导致成本上升。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需要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以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2023年第三季度因实施股权激励产生的股份支付金额2193.99万元,若剔除可转债利息支出及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单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74.29万元,同比下降19%。对于第三季度营收增长,孩子王指出,这主要得益于在本季度的销售收入增加以及新开门店的贡献。同时,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提升商品运营能力,有效提高了商品的毛利率。

  事实上,在近年来新生人口逐渐下滑的趋势之下,母婴赛道企业或多或少都在承受增长压力。新消费财研社注意到,孩子王的业绩已经连续多年低迷不振。

  2018 年至 2020年,孩子王的营收分别为 66.71 亿元、82.43 亿元、83.55 亿元,增幅分别为 27.43%、23.56%、1.36%;净利润分别为 2.76 亿元、3.77 亿元、3.91 亿元,增幅分别为194.21%、36.76%、3.61%。

  不难看出,在上市之前,孩子王的业绩增速已明显放缓。而自2021年以来,公司业绩增长乏力、净利润下滑的趋势更为明显。

  2021年,孩子王实现营收90.49亿元,同比增长8.30%;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下滑48.44%。到了2022年,孩子王营收转为负增长,同比下滑5.84%达到85.20亿元;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滑39.44%。

  今年一季度,孩子王归母净利润扭转连降态势,同比实现123.41%幅度增长,但同时期营收依然持续下滑,同比微降0.62%至20.96亿元。

  从前三季度的业绩来看,孩子王营收增速虽有“回暖”趋势,但净利润下滑趋势依然明显。1-3季度实现营收63.47亿元,同比下滑0.58%;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下滑22.95%。

  

  在业绩低迷的压力下,孩子王也在积极破局。除了下半年对乐友国际的收购外,今年在百度发布文心一言后,孩子王也立马凑了波热度,宣布成为百度“文心一言”首批生态合作伙伴,将联合打造科技化育儿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及服务。

  只是就目前来看,孩子王的一系列动作并未产生明显的成效。资本逐利,今年以来,孩子王的股价跌跌不休,如今已经接近历史“冰点”。截至2023年11月6日,孩子王收盘价报8.78元/股,总市值已跌破100亿元。

  

  长期业绩表现不佳、股价持续低迷,孩子王的股东们在今年以来频频减持套现。9月15日,孩子王公告称股东高瓴投资旗下HCM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比例由9.22%变动至8.08%,减持的股份数量达到1274.74万股,变动比例为1.15%。

  11月1日,孩子王再次发布公告表示,其股东上海阿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阿杏玄武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Coral Root Investment Ltd于2023年6月20日至2023年9月1日间合计减持1131.8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0177%,变动期间该股股价下跌20.66%。据证券之星数据,孩子王近半年内有股东持股变动,合计净减持6096.99 万股。

  

  尽管孩子王在去年10月宣布将回购股份,试图提振资本市场信心,但直到今年9月12日,孩子王才累计回购约26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仅为0.2374%。回购股份的数量甚至不及高瓴资本减持的零头。

  从竞争激烈到抱团取暖,母婴行业格局正在生变

  事实上,孩子王如今所面临的发展难题,也是整个母婴赛道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连续六年下降。当新生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一众母婴企业也在迅速求变,加快转型发展的脚步,同时增强自身实力以谋生存。

  与此同时,母婴行业“马太效应”也愈加明显,“大鱼吃小鱼”以及“抱团取暖”已成行业趋势。

  首先,行业巨头们选择通过收并购扩展版图,强化市场。今年上半年,孩子王以10.4亿元收购乐友国际65%股份;2021年,“母婴零售第一股”爱婴室以2亿元的代价收购贝贝熊100%股权,并借此快速切入华中市场。

  其次,小品牌试图从竞争走向竞合,抱团趋势明显。例如2022年南国宝宝联合山东婴贝儿、贵州婴之坊、江西豆豆、广东多爱一婴等母婴连锁龙头企业共同创立了“海南宝贝天下”。

  爱婴室收购贝贝熊也是如此,贝贝熊诞生于长沙,其240多家实体门店覆盖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等区域,是华中区域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孕婴童连锁品牌。爱婴室的主要市场范围为江浙沪及福建等华东地区,门店分布区域上与贝贝熊重合率低,与贝贝熊在市场开发、供应渠道、产品品类等方面存在一定互补空间,通过收购贝贝熊,爱婴室可以快速切入华中市场。

  业内观点认为,上述两起典型案例并不会是母婴行业收并购的个例,未来强者恒强的发展趋势会更加明显。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随着出生率持续走低,母婴行业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压力。今年孩子王收购乐友国际的“蝴蝶效应”如果发挥效能,或将拉开母婴行业资源整合的大幕,未来母婴行业可能会有更多联营、并购案例出现。

  而香颂资本董事沈萌指出,如果并购的目的仅仅是扩展规模,那么这类并购很容易因为市场的快速变化而得不偿失。但如果是以研发创新积累为目的,则会增强企业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但无论如何,着力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建立牢固的“品牌护城河”,对于孩子王以及整个母婴行业而言,都是未来想要渡过难关的必然选择。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