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敷尔佳(30137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暴利”的敷尔佳,上市两个月暴露出窘境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0-18  敷尔佳内幕信息

来源 :于见专栏2023-10-18

  2022年,“148元一盒的敷尔佳面膜成本仅10元”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而随着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敷尔佳)2023年8月上市,也戴上了“医美面膜第一股”的光环。

  不过,因为毛利率超高而频遭诟病的敷尔佳,却在上市短短两个月,就遇到了多事之秋,无论是董秘突然离职“撂挑子”,还是股价接连缩水,都将敷尔佳公司的发展窘境,暴露无遗。

  而且,敷尔佳虽然毛利率惊人,但是其盈利能力却十分存疑,例如,今年上半年,敷尔佳就交出了“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报告期敷尔佳实现营收8.69亿元,同比增长6.33%。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4亿元,同比下滑1.09%。

  在二级资本市场助力下,敷尔佳并没有迎来市场期待的发展势头,相反却在上市不久就遭遇股价破发甚至跌跌不休的困境,背后的原因和真相是什么?

  董秘辞职散户撤退,敷尔佳上市遇冷

  作为热门赛道刚刚上市的企业,敷尔佳原本的市场热度并不低。不过,自从其任职三年的董秘突然离职后,外界众说纷纭。

  据媒体报道,9月13日盘前,敷尔佳披露公告,公司董事会秘书沈晓溪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同时不再担任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任何职务。而且,公司公告显示,彼时尚无接替董秘的人选,暂由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立国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值得注意的是,沈晓溪直接持有敷尔佳股份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6%。离职之前,沈晓溪在敷尔佳任职董秘已近三年。而在此期间,敷尔佳完成了上市辅导、首发申请、IPO并上市。算下来,从敷尔佳上市到沈晓溪离职,才过了一个多月时间。

  据敷尔佳招股书披露,沈晓溪加入敷尔佳之前,历任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职员、销售综合业务部主管、内审部主管、上市办公室副经理、上市办公室经理、董事长助理(兼投资证券运营中心总监、证券事务代表及全资子公司哈尔滨裕实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通过其从业经验不难推测,其在敷尔佳的三年时间,应该也没有少为敷尔佳做出贡献。

  因此,董秘的突然离职,也引发了二级资本市场的异动,外界对于敷尔佳内部高管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冲突,也颇多猜测。实际上,在此之前,敷尔佳的股价就不受投资者“待见”,此番曝出利空消息,对于其股价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数据显示,敷尔佳上市开盘价为为80元,盘中创下最高点80.04元。不过2个多月过去,股价不仅早已跌破发行价,而且市值也几乎腰斩。百度股市通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收盘,其股价仅为44.7元。

  

  图源:百度股市通,敷尔佳日K图

  与此同时,敷尔佳的散户股东数据也在大幅缩水。例如,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8日,敷尔佳的股东总户数为27809户,较上市当日的37080户减少了9271户,降幅为25%。

  敷尔佳在二级资本市场遇冷,显然与其业绩表现有关。尤其是关于其毛利率过高以及产品功效的质疑不断,也让其在市场及销量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

  重营销、轻研发,线上销售成负累

  众所周知,近年的美妆赛道,竞争趋于白热化,过去相对传统的线下零售模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而各大线上电商平台,也取代了线下渠道,相关成本也水涨船高。

  据了解,敷尔佳的销售费用居高不下。例如今年上半年,敷尔佳销售费用为2.21亿元,同比增长19.69%,占总营收比约为25.43%。

  据官方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公司加大了宣传推广力度,相关推广费用,大幅增加所致。在敷尔佳营销投入加大的同时,其研发费用率之低,也频遭质疑。

  

  据公开数据,敷尔佳2022年、2021年、2020年度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87%、0.32%、0.09%。而相比之下,位于行业头部的贝泰妮、创尔生物、华熙生物、珀莱雅四家公司近三年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5.17%、4.87%、3.94%,敷尔佳与此类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差近10倍。因此,敷尔佳也被贴上了“重销售、轻研发”的标签。

  而对于其销售费用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导致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与敷尔佳的品牌力不足,线上渠道建设不得不加码“烧钱”有关。

  据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半年度敷尔佳线上渠道收入39197.58万元,占比提升至45.13%,与2022年半年度相比同比增加6.49%,其中线上直销收入33,021.34万元,占比提升至38.02%,同比增加6.58个百分点;线下渠道收入47,654.59万元,占比下降至54.87%,同比减少6.49个百分点。

  只是,线上与线下销量此消彼长,并没有改变敷尔佳“增收不增利”的僵局。

  而对于其研发投入不足,敷尔佳招股书中显示,相比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公司涉足行业上游端材料的研发较晚,在原料的研发/提取、工艺开发及临床研究类研发项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劣势,加上公司目前研发人数较少、研发投入较低。据称,这也将是敷尔佳未来借助资本重点攻克的难题。

  实际上,敷尔佳在“成名”之前,其“医美面膜”的定位也为其带来的积极的影响。

  何为“医美面膜”?敷尔佳的宣传噱头是,旗下产品是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核心成分透明质酸钠,又因膜布材质等差异细分为白膜、黑膜,适用于轻中度痤疮、促进创面愈合与皮肤修复,及辅助治疗痤疮愈后、皮肤过敏与激光光子治疗后早期色素沉着和减轻瘢痕症状。

  由于既敷尔佳取得了械字号,又适用于医美后的皮肤修复,所以在业界也非常有品牌识别度,更被一些消费者视为祛痘护肤的“救星”。

  2019年5月,敷尔佳面膜更是因为李佳琦在直播间带货,而快速“走红”。彼时,当李佳琦第一次在直播间喊出这句话:“烂脸的女生给我囤上100张敷尔佳!”。一句戳中无数女生爱美痛点的带货“广告语”,也创造了敷尔佳白膜以19.9元/片的价格,一晚卖25万片的战绩。

  不过,众所周知,主播带货的成本非常高。不仅包括坑位费,还需要支付带货佣金等,因此虽然销量很大,却也给品牌方的营销推广,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医美面膜”的定位,终究是噱头大过实际,2020年1月,国家药监局发文称,根据《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要求,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传词语,“医美面膜”的概念也因涉嫌夸大宣传而被令行禁止。

  这也意味着,敷尔佳的产品不能再以“医美面膜”自居,只能称之为“修复贴”,由此也必然会让很多用户将其与面膜产品区别开来,对其品牌推广所带来的影响,也不言而喻。

  成本低功效存疑,敷尔佳恐难成“大气”

  据了解,敷尔佳早年之所以获得一些拥趸,是因为其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于2021年4月即已申请注册为“第二类医疗器械”,拥有“械字号”的优势,也让敷尔佳在产品推广方面快速找准定位,并获得了很多爱美女性消费者的青睐。

  不过,相比其零售价格动辄100-200元,敷尔佳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中表示,此类面膜单价却仅在10元左右。因此,关于敷尔佳产品过于“暴利”的话题,也在互联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而与成本将近20倍的零售价格,也让很多众多消费者认为,自己被割了“韭菜”。

  

  除了成本低、售价高以外,敷尔佳的实际功效,也频繁被指与其市场宣传,相差甚远。例如,有网友表示“用第一张脸刺痛拔干,几分钟后全脸爆皮”,还有网友表示自己痘痘好后贴了敷尔佳“瞬间爆痘”。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专业人士在科普视频中表示,敷尔佳产品中的透明质酸钠,属于保湿成分中指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钠则属于防腐剂,而卡波姆940功效也和修复无关。因此,该款面膜的实际功效如何,以及是否与官方对外宣传的一致,都十分存疑。

  在这样的双重质疑之下,关于敷尔佳的投诉也随处可见。例如,8月中旬,就有媒体报道称,多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发起投诉称,购买的敷尔佳产品使用后出现过敏现象,要求商家赔偿损失,并提供退货退款。

  而通过黑猫投诉可以看到,关于敷尔佳的投诉,多达数百条,投诉内容不乏虚假宣传、虚假营销以及面膜里有异物,甚至在饿了么等渠道有商家销售假货等,无不暴露出敷尔佳在产品质量控制、渠道管理等方面,或许存在一些漏洞及问题。

  结语

  作为拥有“械字号”资质的面膜品牌,敷尔佳依靠其差异化的定位与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在炙手可热的美妆赛道,打下了一片江山,也获得了一些消费者的信任。

  不过,随着其市场推广范围的扩大,也逐渐显露出其实际功效与销售话术之间的差距。因此,关于其成本低、价格高的质疑也随之而来。

  与此同时,其品牌信任度也在逐渐打折扣。而且,与同行其他玩家相比,敷尔佳重营销、轻研发的策略,也让投资者对其缺乏信心。

  所以,如今的敷尔佳,并没有因为上市插上了资本的双翼,就开始腾飞,相反,敷尔佳正在丢掉投资者及消费者的信任。由此来看敷尔佳未来的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