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浦发银行(60000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ESG热搜榜丨浦发银行2022年碳排总量同比下降50.12%,A股银行惊现年度“减碳王”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3-20  浦发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21财经2024-03-20

  在证监会的指导下,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披露(E)、社会信息披露(S)、公司治理信息披露(G)三大方面进行披露。

  《指引》显示,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的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必须披露ESG报告,其余上市公司自愿披露。

  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梳理,截至2月28日,458家上市公司需强制披露ESG报告。其中,共计52家金融类企业披露了2022年度ESG报告(含“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或“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1家金融类企业未披露ESG报告。其中,强制披露上市公司包括21家银行,22家证券公司,1家期货公司,5家保险公司,3家其他金融服务公司。

  商道融绿董事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理事郭沛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当前金融机构碳核算情况参差不齐,有聘请第三方核算的,也有金融机构自行核算的。一般而言,碳排放范围1、范围2的核算难度不大,数据来源相对清楚,算起来不太复杂。碳排范围3的核算技术性更强一些。

  为了对比21家银行的温室气体减排情况,课题组全盘梳理了其2021年、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依据其碳排总量同比增速进行排名,同步梳理其绿色金融等环境披露信息,一窥银行碳减排信息披露现状。

  1、2022年银行业“减碳王”:浦发银行2022年碳排总量同比下降50.12%

  

  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整理,21家强制环境信息披露的上市银行中有11家银行在2022年的ESG报告中同时披露了2022年和2021年的碳排放总量数据,其中课题组梳理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数据为直接排放量(范围1)和间接排放量(范围2)相加之和,暂未计入其他间接排放量(范围3)数据。

  据上市银行在2022年ESG报告中披露的数据,6家银行的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之其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增加,包括郑州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青岛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其中郑州银行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7570.49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2021年数据增长9.05%,碳排放量增速居于上述11家银行之首。另外,其中5家银行碳排放量呈现负增长的趋势,包括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重庆银行,其中浦发银行的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0600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2021年数据下降50.12%。

  除总量外,浦发银行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和范围2也同比大幅减少,分别为-43.48%和-50.51%;然而浦发银行未在2022年或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中做出相应说明。据其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的注释,其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的上一年《上海市金融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系数进行测算,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中则无此注释。

  建设银行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同比变化也较大,较2021年减少45.44%。记者整理后发现,其统计范围在2022年增加了2个境内分行。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针对A股ESG强制披露名单中,主要金融机构历年ESG表现进行梳理,发现一些金融机构的碳排增加。对此,商道融绿董事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理事郭沛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影响因素会比较多,可能是:业务增长、办公面积增加、气候原因导致供暖供热的能耗变化,还可能有核算范围的变化,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注到,有些金融机构两年之间的碳排总量差距比其他同类机构碳排总量大,如:浦发银行2022年碳排总量比2021年骤降1万吨。对此,郭沛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这大概率是疫情影响。因为该银行位置在上海,2022年由于疫情原因上半年没有在办公室办公。从该银行自主披露的数据来看,主要是该银行2022年的碳排范围2变化比较大,也就意味着该银行当年的照明供暖供冷的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银行是21家强制披露ESG报告的银行中唯一披露范围3碳排的,六大国有银行均未对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披露。

  实际上,金融机构的碳排放范围3的强制披露压力主要来自银行监管部门。郭沛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监管部门从风险管理和金融稳定的角度来考虑,希望能够了解金融机构的资产层面的间接碳排放情况。这个讨论可追溯至2019年央行绿色金融网络NGFS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以及更早前时,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成立。TCFD的逻辑就是金融稳定,所以TCFD的工作组是由G20金融稳定理事会发起成立的。

  郭沛源进一步介绍,范围3是个“调结构”指标。对银行来说,信贷的间接排放是主要的;对基金公司来说,股票债券的间接排放是主要的;对IT制造来说,产品生命周期的间接排放是主要的。对于券商来说,范畴3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投资和资管业务,即financed emission,利用自有资金或客户资金进行投资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另一类是中介业务,即facilitated emission,券商只是起到了承销等角色,但不是他自己的资金。

  2、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和江苏银行额外披露“第三本报告”

  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梳理,截至2月28日,强制披露上市公司中,共计52家金融类企业披露了2022年度ESG报告(含“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或“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1家金融类企业未披露ESG报告。其中,强制披露上市公司包括21家银行机构,23家券商机构,5家保险公司,3家其他金融服务公司。

  总体而言,21家上市银行均发布了“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或“2022年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了关于环境、社会、治理等三方面内容。21家上市银行(按Wind行业类)分别为6家国有银行、8家股份制银行和7家城市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重庆银行、渝农商行、郑州银行、青岛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和江苏银行共5家银行单独发布了以绿色金融报告、环境信息披露报告、TCFD报告为名称的“第三本报告”。

  3、上市银行碳减排贷款总额超5500亿元

  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梳理,截至2月28日,上市银行机构中六大国有银行已在2022年度ESG报告中完成2022年碳减排贷款相关披露。根据各上市银行机构ESG报告信息披露,上市银行碳减排贷款总额超5500亿元,其中六大国有银行碳减排贷款总额已超过4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银行机构中七家城市商业银行的2022年度ESG报告中未披露碳减排贷款相关数据。

  4、绿色信贷余额超千亿元银行达16家

  绿色贷款是银行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一大特色。2022年全年,21家强制披露ESG报告的银行中,绿色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的银行共有16家,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

  除国有银行外,各上市银行积极发力绿色信贷。上述银行中股份制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大部分在千亿范围,其中兴业银行以6370.72亿元的规模位居股份制银行首位。

  增速方面,根据统计数据,绿色信贷规模超千亿元的银行机构平均增速超50%。其中,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增速相对较低,分别为33、28%和33.38%。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