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恒瑞医药(60027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恒瑞医药狂跌在前,石药集团溢价H装A,谁买账?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2-02  恒瑞医药内幕信息

来源 :中金在线2024-02-02

  在医药制造行业,有能力且愿意研发创新药的企业不多,能够在创新药领域有一定成就的更少。大A股的创新药茅恒瑞医药(600276)算一个,所以巅峰时期,恒瑞医药市值曾一度突破6000亿。虽然之后一路狂跌,但时至今日也有2000多亿,市盈率50多倍。

  港股上,也有一家能够和恒瑞医药“叫板”的药企——石药集团(HK1093),其业绩比起恒瑞医药,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奈何,石药集团偏居港股,市盈率只有10.76倍,市值693.96亿港元(截至2月1日),与恒瑞医药简直是天壤之别。

  近年来,石药集团为了敲开A股大门,资本运作不断。只是目前来看,任重道远。

  01

  借道新诺威,变相回A股

  石药集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38年,前身是建于晋察冀边区的卫生材料厂。1997年,石家庄四家药企强强联合组建了石药集团。现如今,石药集团最大股东蔡东晨就出自这四家药企之一。

  这位蔡老板也是个传奇人物,从车间技术员,一步步到厂长、到董事长、到最后成了石药集团最大股东,身价一度高达二三百亿。不知道蔡老板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这简直就是打工人翻身做主的典范。

  虽然近期股市惨淡,到2023年10月,蔡老板财富已缩水至185亿,但没关系,若石药集团顺利回A,理论上,蔡老板身价少不了也会跟着翻几番。

  事实上,自2019年起,A股上就已经有了石药集团的痕迹。

  2019年,由石药集团拆分出来的新诺威(300765)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只不过,新诺威主营功能食品,主营产品是维生素C含片和咖啡因,体量不大,上市后也没有掀起多大水花,很长时间内市值只有百十来亿。

  不过,新诺威本身虽然没多大看点,但却是石药集团把资产装入A股的重要抓手。

  2022年11月,新诺威完成了对石药集团旗下石药圣雪100%股权的收购。2023年8月,石药集团又筹备将旗下巨石生物装入新诺威,新诺威将通过增资方式,持有巨石生物51%股权。

  这一次,与仍然定位为大健康领域、主营功能性原料的石药圣雪不同,巨石生物是一家纯粹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专注于抗体类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DC)以及mRNA疫苗等生物制药前沿领域。

  巨石生物的并表,也就意味着新诺威正式开始吸纳集团的医药资产。受此影响,昔日默默无闻的新诺威,股价连翻5倍,市值曾一举站上500亿。

  而并表巨石生物还只是个开始。

  2024年1月3日,新诺威刚宣布增资巨石生物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紧接着1月25日,新诺威又发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维生药业、石药上海和恩必普药业持有的石药百克100%股权。

  石药百克也是一家创新生物医药企业,致力于长效蛋白药物等创新生物药品的研发和商业化。根据公开数据披露,截至2023年末,石药百克总资产47.19亿、净资产40.84亿;全年实现营收26.63亿、实现净利润8.59亿。

  比照新诺威当前的资产规模、业绩规模来看,若石药百克顺利并表,新诺威各方面指标大约将翻一番。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这一次重磅选手或将并表的消息,不仅没有重演前次暴涨的历史,反而自公告发布后,新诺威股价便跌跌不休。

  新诺威背后站着整个石药集团,按理说想象空间巨大,但为何资本市场却不再买账?

  02

  股份定价标准不一,资产估值惹人生疑

  以上这个问题,或可从回A方式上找找答案。

  石药集团一步步把医药资产装入新诺威,这种方式与直接IPO上市不同,其背后,或存在不小的操作空间。

  新诺威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资产,首先要给发行的股份一个合理定价,其次要给收购的资产一个公允的估值。

  1?

  股份定价

  根据《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股份价格不得低于市场参考价的80%。市场参考价为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之一。

  本次,新诺威发行股份收购石药百克,发行价格就是选了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

  按理说,新诺威此举也符合规定,但是你再回去看,此前新诺威发行股份收购石药圣雪时,发行价格却选了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

  再进一步看,这两次看似不同的发行定价标准,却延用着同一个原则,即都卡着下限,选择了价格最低的那个。

  以本次收购石药百克为例,发行股份价格定位20.91元/股,较20日均价的80%(29.19元/股)低了近30%。

  那么新诺威为什么愿意把自己的股份便宜定价?很简单,因为交易对手方就是石药集团旗下公司。

  新诺威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资产价格是一定的,那么股价越低,石药集团能掌握的股份数量自然就越多。

  只是新诺威这种做法虽然不违反重组法,但对其他股东利益的损害,也是既定的事实。或许正是这个缘故,导致收购石药百克公告一出,股价反而下探。

  2?

  资产估值

  新诺威不仅股份定价格标准不一,而且资产估值也惹人生疑。

  此前,新诺威以现金方式对巨石生物增资,取得巨石生物51%以上的股权,增资金额为18.71亿元。

  这就相当于,新诺威以18.71亿拿下了巨石生物51%股权,由此推算巨石生物估值已达36.69亿(18.71/51%=36.69)。

  而增资前,巨石生物净资产只有6.89亿,加上增资的18.71亿后,也就只有25.4亿。算下来,新诺威给巨石生物的估值溢价已超11亿。

  当然,这个估值也不是空穴来风。据公告介绍,估值溢价主要是因为巨石生物的研发管线值10.51亿。其中包括2款处于申报上市阶段产品,预期能够取得收益,按5.07亿作价;另有6款处于临床阶段、不确定成败的产品,就将此前的研发投入/重置成本,都算作研发管线的价值。

  在这样的评估标准下,巨石生物已经投入的临床成败风险,也就转嫁给了上市公司承担。

  另外,预期90%概率能够上市的这两款产品,是不是真能带来5.07亿的价值,只怕也不好说。

  毕竟,从公开数据来看,巨石生物还未见盈利。2021年、2022年、2023年1-7月,巨石生物分别实现净利润-2.92亿、-4.38亿、-3.35亿,三年不到,累亏10多亿。

  03

  自带炒作光环,实则相差甚远

  此前石药集团几番动作,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这样装资产,对新诺威其他股东而言,是不是真的公允客观?

  当然,以大A股的秉性,这样的质问只怕也就持续一时,随后各种利好炒作扑面而来,谁还管曾经这些弯弯绕绕。

  事实上,本次新诺威拟收购的石药百克,就自带炒作光环。

  石药百克有一种叫做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产品正处于在研状态中。

  GLP-1是一种由肠道细胞产生的一种激素,不仅能刺激胰岛素分泌,治疗糖尿病;而且会延缓胃排空的速度,从而降低食欲,达到减肥效果。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石药百克用于肥胖/超重适应症的TG103注射液、2型糖尿病适应症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都已到III期临床,预计2026年起陆续获批上市。

  自此,A股市场上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概念股又添一员。

  不过请看清,石药百克的司美格鲁钛注射液适应症是2型糖尿病。前不久,美股上市公司诺和诺德(NVO)的司美格鲁肽片(商品名:诺和忻)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也只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而且,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钛已经打进了中国市场,而石药百克的司美格鲁钛还在路上。

  目前,还不知道石药百克的估值作价,希望到最后不要被概念冲昏了头脑。

  其实总体来看,莫说新诺威,就算是石药集团,近年来业绩也已显出疲软,2023年前三季度石药集团归母净利润仅同比增长0.6%。

  所以,即便不考虑新诺威历次资产重组背后的利益纠葛,石药集团带着这样的资产冲击A股市场,只怕也不会太理想。

  尤其是有恒瑞医药市值狂跌的前车之鉴,不知还有多少人愿意为创新药买账?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