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海澜之家(60039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再陷抄袭漩涡的海澜之家,故事不“性感”,还“偏科”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1-18  海澜之家内幕信息

来源 :短平快解读2022-01-18

  借壳上市后,海澜之家也曾有过高光时刻,但因后续多个“故事”未能打动投资者而遭遇用脚投票,股价低迷。

  在经营方面,海澜之家高度重视营销,而忽略了研发,属于“偏科生”,或许这也是其屡屡卷入“抄袭”风波的原因之一。再陷“抄袭”风波,不容忽视的“偏科”去年12月15日,海澜之家又陷入了抄袭风波。当天,WHIKO谜之生物品牌发文称,自己被海澜之家抄袭了,还以漫画形式将被抄袭的细节逐一披露。还称,简直被“抄”家了。经过顺藤摸瓜,WHIKO谜之生物发现其在2016年至2021年期间发布的部分动漫创意形象被海澜之家抄袭了,而海澜之家仅将谜之生物动漫形象做了上色处理。具体如下图:此外,海澜之家还将抄袭谜之生物品牌形象的产品在直播间进行销售。漫画的最后,WHIKO谜之生物称:如果你喜欢我,可以来抱抱我,但是请不要这样抄袭我,这不是海澜之家,这是海澜“抄”家,大品牌应该成为保护原创的榜样,而不是成为抄袭的带头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谜之生物负责人披露更多细节,称海澜之家几乎是All in来做这个品牌(海澜之家 HLA LIFE+),不仅开设了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店铺,产品品类也达到了20多种,甚至连公仔都已经做了出来。微博曝光后,海澜之家几乎将所有店铺的商品进行了下架。目前,在天猫、淘宝上搜索“海澜之家日用旗舰店”、“海澜之家生活家旗舰店”均显示搜索不到相关结果。而“海澜之家生活家居家日用”的介绍为:小海巾,主营个人护理类、家居清洁类功能性干湿巾系列。下一步,谜之生物将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益,但不知道是否已经对相关资料做好了保存,毕竟海澜之家已经将相关产品做好处理了。事件发生后,海澜之家对外回应是,内部正在调查此事,稍后会进行回复。但就是不知道何时会对外公开调查结果,毕竟事件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无独有偶,在本次被曝抄袭之前,海澜之家在2019年也曾陷入了抄袭纠纷。彼时,被抄袭的品牌ROARINGWILD直接发了《抄袭是门艺术,海澜之家使人嫉妒》一文,将海澜之家新潮牌黑鲸 HLAJEANS抄袭ROARINGWILD品牌的衣服一一列举。用教科书的方式表达对自家衣服被海澜之家的抄袭后的愤怒与无奈,还出现了“我们不做设计,我们是爆款的搬运工”、“抄袭五分钟,热卖一整年”、“抄袭是门艺术,全抄才能记住”等金句,用来表达对海澜之家品牌抄袭的不满。屡次陷入“抄袭”纠纷的海澜之家,根源出在哪?研发能力或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点。据短平快解读了解,2017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海澜之家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25亿元、0.49亿元、0.68亿元、0.83亿元、0.68亿元,保持增长,合计2.93亿元。不过,海澜之家的研发费用占同期的营业收入的比例则低得可怜,分别为0.14%、0.26%、0.31%、0.46%、0.48%。对比来看,海澜之家同期的销售费用则分别为15.49亿元、17.99亿元、24.67亿元、24.03亿元、22.23亿元,合计104.41亿元,而同期合计的研发费用仅2.93亿元,仅相当于销售费用的“九牛一毛”。在海澜之家历年销售费用当中,广告宣传费占据了大头,2017年至2021年H1的广告费分别为6.2亿元、6.27亿元、5.88亿元、4.02亿元、3.42亿元,合计25.79亿元,数倍于同期研发费用支出。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海澜之家广告费用支出总体呈现下滑态势,但自2021年起又有所增长,2021年上半年的支出同比2020年增长约124%。此外,近几年来,海澜之家销售费用中的职工薪酬、租赁费、网店相关服务费等费用支出增长迅猛。更多详情,等海澜之家2021年报出炉后再做进一步分析。通过上述数据发现,海澜之家研发投入比较低,如此情况下,如何追求产品创新呢?对比同行来看,森马服饰的同时期内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53亿元、3.64亿元、4.14亿元、2.92亿元、2.11亿元,合计16.34亿元,平均研发费用率保持在2.29%以上。而同期太平鸟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87亿元、1.13亿元、1.08亿元、1.16亿元、1.09亿元,合计5.33亿元,平均研发费用率保持在1.35%。海澜之家号称“男人的衣柜”,又是行业龙头,但不管是研发费用,还是研发费用率均远远低于同期的森马服饰、太平鸟两家企业,似乎与其服装行业的龙头地位不相符。诚然,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是服装行业的特性,但这并不意味可以“偏科”,偏科之后,则往往会引起质量的问题。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海澜之家、森马、太平鸟的投诉量分别为1119条、392条、377条,海澜之家的投诉量超过另外两家企业之和。此外在最新已完成投诉的界面,海澜之家被投诉的问题与产品质量问题有关,包括衣服大量起球、羽绒服褪色严重等,说明海澜之家需要对自身产品加强质控,而这同样离不开研发费用的支出。故事不“性感”,投资者不买单借壳上市之初,海澜之家股价实现飞涨,股价飙涨至18.84元/股。凭借的是重组外加海澜之家的故事——轻资产、运营齐头并进。在上游端,海澜之家产品主要向供应商采购,即产品非海澜之家生产。采购模式包括不可退货模式和可退货模式,前者未销售产品由海澜之家承担滞销风险,后者则由供应商承担风险。在下游端,海澜之家自2016年起不再向加盟商收取加盟费,加盟店资金为加盟商自筹并拥有所有权,而海澜之家则负责加盟店的内部管理,与加盟商之间的销售结算采用委托代销模式,拥有商品的所有权,加盟商不承担存货滞销风险。简而言之,就是加盟商负责门店的运营费用支出(房租、装修、人工成本),而海澜之家则输出货物、管理经验等,双方协商分成。不过,好景不长。海澜之家迅速上升的存货价值让投资者看不透,避而远之,让股价陷入低迷中。数据显示,海澜之家的存货从2013年的45.16亿元涨至2020年的74.16亿元,而在2018年、2019年则分别高达94.74亿元、90.44亿元。2021前三季度的存货价值为92.95亿元,在当年中报,海澜之家披露存货主要由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占据大头,账面价值金额分别为36.96亿元、30.1亿元。在故事没能打动投资者的情况下,海澜之家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品牌多元化。据短平快解读了解,2017年,海澜之家分别推出OVV、黑鲸、海澜优选三大品牌,分别为定位高端女性品牌、年轻人潮牌、生活家居品牌等。2018年又推出了定位童装的男生女生品牌,还以投资、收购方式增加英氏品牌。前文提及,海澜之家研发费用保持增长态势,显然与新增的品牌有着不可划分的关系,但问题是,品牌众多、而研发费用基数低,分摊在每个品牌的研发费用能有多少呢?二级市场上,海澜之家股价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有所上涨,不过从时间点来看,短时间的股价上涨并非公司丰富品牌矩阵带来的,而是因为引进了战略投资者——腾讯。2018年2月,腾讯普合以近25亿元的代价成为海澜之家股东,持股比例为5.31%,每股价格为10.48元/股。从1月15日海澜之家6.46元/股计算,腾讯的投资目前仍然是亏损状态。8个月后,海澜之家携手腾讯旗下手游《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双方开启品牌合作,推出“穿海澜之家,刺激吃鸡”主题活动。然而,即使引进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并展开品牌合作,海澜之家最终也未能打动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仍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且下跌进一步加剧。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元宇宙被疯狂炒作,许多上市公司凭借该概念而遭到投资者青睐。不过,在当前,元宇宙仍无明确定义,这也意味着大多企业是蹭概念。海澜之家则在去年11月18日,通过其下属品牌管理公司,注册申请了海澜之家元宇宙、海澜元宇宙、海澜之家元宇宙、海澜元宇宙等多个商标,但问题是,这样一家服装企业能与元宇宙有什么交集呢?如果是预防商标被抢注是情有可原,但若是企业以布局元宇宙说事,则又是增加了一家“蹭概念”的企业。在二级市场上,海澜之家申请元宇宙商标并未在市场引起多大关注,公司股价仍旧处于低迷状态,可见投资者对海澜之家的态度。当然,市场对于海澜之家的疑惑还包括坐拥百亿货币资金,却几乎不进行投资理财,反而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对此,公司对外回应则是以应对“极端风险”。不过,有康得新、康美药业“存贷双高”爆雷的前车之鉴,这或许也是投资者较为担忧的地方。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