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海澜之家(60039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35岁的董事长怎么玩转200亿市值的海澜之家

http://www.chaguwang.cn  2022-12-02  海澜之家内幕信息

来源 :白刃行走2022-12-02

  最近,海澜之家的股票涨势不错。

  11月份开始,海澜之家开始稳步上涨,成交量处在低位,而11月28日,这只股票再次放量上涨,单日成交量创下1年多以来的新高。

  不管是11月28日之前的无量上涨,以及11月28日之后的放量上涨,都是一种非常强势的信号,海澜之家在经历了7年的下跌后,有可能要困境反转了。

  

  截至2022年11月29日,海澜之家的市盈率TTM仅有9倍,且刚刚经历了2020年以来纺织服饰行业的低迷,行业整体毛利率处在低位。一旦海澜之家真的摆脱困境恢复利润增长,毛利率的提升以及市场份额的提升,都会给这个纺织服饰龙头以极大的增长空间。

  所以,我们的问题是:海澜之家是否实现了困境反转?

  海澜之家的成长史:模式创新

  海澜之家的起步颇为传奇,创始人周建平改革开放之后,通过开照相馆获得了第一桶金。

  1988年,年仅28岁的周建平以30万元的本金接收了江阴市第三精毛纺厂,并以精纺西装打开市场缺口,1994年6月改制为三毛集团,1997年集团销售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2000年12月28日,三毛集团资本经营获得重大突破,4500万A股在上交所成功上市。随后,在2001年三毛集团公司更名为海澜集团公司。

  如今,曾经的江阴市第三精毛纺厂摇身一变成为海澜集团,已发展涵盖金融投资、商业管理、服饰零售、文体旅游、智慧能源的一个超级巨头。

  

  数据显示,海澜集团在2020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74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名列41位。2020年,集团完成营业总收入超1000亿元。但海澜之家仍然是海澜集团的核心业务,也是海澜集团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2002年,当竞争对手还沉浸在扩大生产,出口创汇的热潮中。周建平在去日本考察的过程中,发现了优衣库模式,并决定介入服饰零售行业,并于2002年在南京成立了第一家“海澜之家”门店,并随后快速获得成功,于2014年成功借壳上市。

  

  海澜之家的成功主要来自于模式创新,分为两个具体的层面:

  需求端

  2002-2010年间,衣服大多是可以讲价的,而且非常杂,但是海澜之家以量贩自选的模式进入男装市场,本身就是一个起步非常早的新鲜事物。这种经营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比较新的生活方式,比较受欢迎。

  但是,如果只是这样,很容易被模仿,海澜之家在初期探索成功之后,就进入了一个快速扩张阶段,但是这类重资产的门店生意通常扩张比较慢,但是海澜之家采取了一种新模式,变重资产为轻资产。

  与传统的加盟商相比,海澜之家采取了一种类直营的方式,投资者只是作为一个财务投资者参与分成,并不涉及门店的管理经营,好处在于保护品牌,同时可以借鸡生蛋快速扩张。对于消费品来说,品牌就是生命。

  供应端

  海澜之家将生产环节去掉,只做销售,有点类似于沃尔玛,采用和厂家合作设计的方式研发商品,不需要承担大量的工厂建设与维持成本。所以,也有人说海澜之家只是一家销售公司,不生产衣服,只是衣服的搬运工。但海澜之家并不是单纯的采购,同样采取合作分成的模式,厂商的价格与销量息息相关。

  

  针对服饰行业非常头痛的库存问题,海澜之家也采取了可退货模式与不可退货模式,60%左右的供应商支持可退货。如此,双方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退货风险。

  因此,优衣库的夹击之下,海澜之家凭借自己独特的模式以及区别化的定位,快速覆盖全国,并凭借自己独特的营销,凭借“男人的衣柜”“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等口号,高速扩张,2009年,“海澜之家”品牌拥有655家门店,如今已经全国已经有了7000多家门店。

  上市即巅峰,海澜之家的困境

  海澜之家所在的快消品赛道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充满了机会又充满了危险。服饰这个市场足够大,而且毛利润比较高。根据历年的公司年报,其产品毛利率一直在40%以上,这对于制作门槛较低的商品来说,其实已经不低了。目前海澜之家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也不到5%而已,潜在的市场空间非常庞大,增长没有尽头。

  但是,这个行业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因为需求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好看的衣服,人们愿意付出高价格,但是一旦产品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庞大的库存将会快速贬值,因为时尚具有时效性。

  海澜之家自2014年上市之后,陷入了增长缓慢,且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年报显示,2021年营收为202亿元,而2016年其营收已经达到170亿元,5年时间过去了,增长十分有限,同时,净利润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从30亿元下降到25亿元,其股价也一路下滑,从最高点下跌超70%,并于10月份再创历史新低。

  

  困扰海澜之家的问题,实际上与海澜之家的成功不无关系,所谓成也风云,败也风云。

  第一,定位狭窄。

  在海澜之家刚起步的时候,定位男装十分精准,并以此获得了成功,但是当它在全国拥有近8000家门店的时候,这个定位就显得非常狭窄了,市场容量已经达到一个相对顶部区域。虽然男性对服装的时尚性要求相对较低,但差异化、个性化仍然是每一个人的追求。

  第二,创新不足。

  对于服饰品牌来说,面料品质等要素很重要,但是时尚更为重要。虽然市场上一直认为海澜之家的研发比较低,但实际上它的研发成本均摊给了供应商。它的这种轻资产的模式,缺陷在于对设计缺乏足够的掌控。所以,近年来很多人认为海澜之家的衣服太老土,被调侃为“老年人的衣柜”,本质上也属于创新不足的问题。

  

  第三,存货过高。

  海澜之家所采取的类直营的方式,将需求端的库存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在加盟店中,这种库存压力会转移给加盟商。因此,长期以来,海澜之家都有着大量的库存问题。2021年年报,其存货高达80亿元左右,占比营收近40%,存货周转天数大幅领先于森马等同行。

  第四,盈利能力不足。

  在快速扩张的路上,海澜之家通过分成的模式,以较小的资金撬动了较大的杠杆,但是当市场容量接近饱和的时候,这种弊端就体现出来了。自营占比不足使得海澜之家不得不将利润大量分配给加盟商以及供应商,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五,品牌定位下降。

  庞大的库存总需要处理,海澜之家自己成立了一个小公司叫海一家,同样的东西,却卖出了不一样的价格。这是一种非常损害品牌的行为,同时还有大量的剪标品在市场上流通,这导致海澜之家的品牌定位中高端走向低端。

  诸多问题导致海澜之家逐步走向没落,2019年4月19日在股东大会上,面对股东对经营模式和存货的问题,创始人怒怼:“如果你水平足够,就是你来当董事长了。”“如果营收没有超过海澜,就没有资格质疑我们,谁都不许质疑海澜的存货问题!”

  实际上,海澜之家的存货问题本身就是模式问题,既是一把锋利的剑,也是一把自残割肉的刀。

  32岁的董事长接棒

  2020年,年仅32岁,海澜之家创始人的儿子周立宸接任海澜之家董事长,这在整个A股都是找不到的。

  

  不过,要不要小看年轻人,周立宸上台后,做了下面一些改变:

  第一,增加自营比例,提升盈利能力。

  根据季报,2022年1-3季度,海澜之家的自营店数量从727家上升到897家(2020年末仅有486家),净增170,增幅高达23.4%,而加盟以及联营店则减少了61家。除了海澜之家系列,其他的直营店也增加了105家,大大提高了盈利能力。根据其2021年报,直营店的毛利润可以达到63%以上,而加盟店及其他的毛利润只有36%左右。

  

  第二,增加线上销售比例。

  线上销售可以减轻重资产的问题,充分利用品牌价值。根据其3季度报表,线上销售占比已经达到16.37%,较去年同期上升了2个百分点,而2020年末,该比例只有11.75%。线上销售的毛利润也从上年同期的37.33%上升到16.37%,线上投入的规模效应开始出现。

  

  第三,年轻化营销策略。

  周立宸最早的决策之一就是改变广告投放,赞助了《奔跑吧兄弟》《最强大脑》等一系列热门综艺节目,并更换了品牌代言人,选择了周杰伦、武磊、林更新等年轻人更加喜欢的明星,致力于挽救海澜之家“老土”的品牌形象。

  

  第四,全品类扩充。

  海澜之家不再定位为男人的衣柜,而是致力于要做全家人的衣柜,旗下子品牌正在扩张,女人孩子都不放过。圣凯诺、爱居兔、黑鲸、OVV、AEX、海澜优选生活馆、男生女生等品牌不断增长。

  根据其最新的季报,除了圣凯诺等其他品牌的销售增长9.21%,不过圣凯诺同比下降12.55%,不过这也和今年消费萎靡不无关系。但是,2021年圣凯诺同比增长9.14%,而其他品牌增长27.14%,说明海澜之家的其他品牌增长是有效果的。

  

  第五,增加研发比例。

  根据其2021年报表,研发费用增长到1.24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50%,2022年三季报显示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4%,这些都显示了公司对研发的重视正在不断增加。

  公司的行动取得了一些效果,2022年三季度,公司业绩大幅好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3%,净利润同比增长19.1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0.78%。

  

  盈利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净利率的提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下降。数据显示,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7.56%、管理费用为6.11%,同比下降1.79、2.16个PCT。但受到三季度疫情的影响,三季度库存周转天数明显增加。

  综合来看,海澜之家通过增加直营和线上销售的方式正在逐步收回品牌溢价带来的利润分成,公司毛利润有望提升,同时,通过扩展品类以增加市场空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空间正在被打开,某种程度上符合困境反转的特征。随着疫情的逐步消退,消费有望上升,公司的业绩可能会超预期增长,而目前的市盈率仅有9倍,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

  我们按照2018年、2019的销售净利率18%、14%来分别计算作为公司未来三年的净利润上下限,疫情消退,营收按照250亿来计算,净利润分别为35、45亿元,公司每股收益大概在0.8-1元/股之间,如果公司能在三年后达到35-45亿净利润,那么市盈率可以给到15倍,那么三年后股价的范围可能将会在12-15元之间,当然这是建立在货币宽松、经济全面复苏的基础之上。

  考虑到库存风险、新品类拓展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等风险,需要一定的风险溢价,而目前的价格还不到5元,可以说还不错的价格。三年100-200%的利润空间还算不错,风险性价比还可以,不过以当前的时间点,和未来的经济风险,6元以上,价格就会慢慢失去吸引力。

  但是如果要拿三年,当前还有更多具有更强增长空间的个股,这只个股只能说吸引力一般,不过一段时间消费场景复苏对它来说是有好处的,短期持有比较有利。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2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