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海澜之家(60039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海澜之家:一年采购近2亿个芯片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2-28  海澜之家内幕信息

来源 :ZAKER2023-02-28

  据说在海澜之家流水线和连锁店上,一年搞"衣联网"和自动化就要采购 2 个亿人民币。"男人的衣柜"与芯片的确传过绯闻,海澜之家早就澄清过不造芯片。不过,这次却是实打实的物联网芯片采购大单。

  在服装行业,迪卡侬、耐克、阿迪达斯、Zara、优衣库、普拉达等也在十年前布局了"衣联网",物联网早就不是高大上的概念,后知后觉中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

  芯世相按图索骥,试图为大家呈现海澜之家服装产业背后容易被忽视的芯片产业。阅读本文,你将了解:

  1、射频芯片,RFID?2 个亿都花在哪了?

  2、供应链谁最挣钱?

  3、物联网还有什么"芯"机会?

  01

  2 个亿

  光芯片就上千万

  早在十年前,给衣服联网就是全球鞋服品牌们争相布局的风口,迪卡侬、耐克、阿迪达斯、Zara、优衣库等,都在自家产线和店铺导入了 RFID 技术,向数字化转型。

  在小某书平台,优衣库的捡漏和穿搭笔记可以收藏吃灰,吊牌的"黑科技"却不能被忽视。有了超高频 RFID 标签吊牌,门店里自助结账也可以很优雅,无需一件件对准扫描条形码,购物车自动读取商品的型号、价格、数量,就可以快速付钱走人。

  

  优衣库超高频 RFID 标签,来源:网络

  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这是当代物联网成熟发展的杰作,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衣"联网,你购买的杰伦同款 polo 衫,从工厂到物流、零售店,到你在何时何地为它消费,一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貌被一览无余。

  

  2020 年数据显示,海澜集团年销售各类服装 1.6 亿件,不仅是中国男装龙头,男人的衣柜,旗下还有各类女装、童装等品牌,服装业务的体量很大。为了更好地清点和管理这些衣服,海澜之家从 2014 年就开始搭建"RFID 流水化读取系统"。

  

  "RFID 流水化读取系统",采用"通道机"模式,流水化读取 RFID 芯片信息,将成箱服装商品信息的批量扫描、实时上传、比对与分类处置,来源:大公文汇

  把数以亿计销往全国的服装联网,核心就是每件商品携带的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

  将超高频的 RFID 标签嵌入服装吊牌,RFID 芯片写入商品的品号、色号、规格、数量等 SKU 信息,通过芯片对每件服装的实时监控,收集详实数据。

  这种芯片落地的特点就是耗材量大。2015 年海澜之家的"衣联网"正式投运时,光秋冬两季的服装就订购了 8000 万片标签,就是 8000 万颗 RFID 芯片。

  

  嵌入 Impinj M730/M750 芯片的服装 RFID 标签,来源:爱采购网

  海澜集团年销售 1.6 亿件服装,1.6 亿颗芯片,RFID 芯片成本在 0.1-0.2 元,在芯片上要花 1600-3200 万元,实际上,RFID 芯片是和天线等原材料组合成 RFID 标签,一个这样的标签成本在 0.3 元左右,1.6 亿片就是 4800 万元,接近 2 亿元的四分之一了。

  投入不小,但用得越早可能越受益。

  据海澜之家的芯片供应商英频杰(Impinj)统计,RFID 每年可以为海澜之家省下数千万美元(10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7000 万元)的开支,每家门店节省约 250 个工时,每天入库数百万件商品,库存容量扩大 5 倍,仓库进货容量同时扩大 5 倍,交易记录达到 100%精确。

  有了射频识别技术,在零售门店,工作人员只需要手持 RFID 读写器,在几米外一次性读取周转箱和货架上数百件服装的信息,天线通过无线电波与读写器通信,芯片可以调制和解调无线电信号,处理和存储来自产品的各类数据,几秒内完成清点,整个过程标签不需要电池。

  海澜之家因其体量大,库存高企,2021 年末,海澜之家存货 81.20 亿元;截至 2022 年 9 月末,海澜之家库存高达 90.55 亿元,服装仓库有得消化。而在零售门店,库存中心一个 SKU 的库存量,便可能达到成百上千件。

  库存管理本就是一项繁琐的活,以往扫条形码,必须靠近至几厘米的距离,用过超市自助收银台的朋友都知道,一次只能扫一件,有时还会失灵,繁杂又耗时,而 RFID 芯片可以同时向多个读取器传输数据,大大提高了库存管理的效率。

  此外,海澜之家还能从中分析你何时拿取商品,何时放回货架,哪种销量好,分析消费者行为,进一步优化产销、去库存。

  海澜之家在 2014 年就开始打造这套服装跟踪流水线,正式投运后,海澜之家成为国内首家大规模应用物联网射频读写技术的服装企业。

  海澜之家的工厂,还配备了 RFID 识别的重磅机器——通道机。这个吞吐大鲸鱼,每 8 秒钟就能在不开箱的情况下,读取一个标准箱中所有服装的信息,一次性扫描多达 300 件。

  

  每 8 秒钟扫描多达 300 件的通道机,来源:海澜之家 RFID 应用分享

  2015 年海澜之家刚玩衣联网的时候,共有 10 台这样的"通道机",每台"通道机"单价约为 60 万元,每年增加 10 台通道机,就需要 600 万元左右。海澜之家在收货环节、发货环节进一步扩大应用,随着数字化的铺设,这些设备的开销也不小。

  02

  谁最挣钱?

  RFID 标签产品需求量大,技术门槛低,毛利率维持在 20-40%,处于较低水平。

  2017 年至 2021 年期间,全球服装及鞋履 RFID 标签市场从约 6 亿美元增至约 10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12.2%,服装及鞋履的 RFID 标签按销售额计占比由 2017 年的 5.4%上升至 2021 年的 8.4%。

  在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标签供应商中杀出了一家准备上市的头部企业,还要自产自销芯片。

  全球第二大 RFID 标签供应商 SML Group,年入 30 亿,通过"组装"芯片在数字化红海中突出重围。这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幕后大佬中国"标签大王"孙少文,控股 95%的股份,在 IPO 前,分红近 3 个亿。

  在一枚 RFID 服装标签中,芯片成本占了其原材料大头。

  据招股书披露,2021 年芯片成本为 26.1%,远高于纸张、纱线、油墨的成本占比。2019 年,SML Group 毛利率维持在 30%左右,2022 年前 8 个月,由于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SML 的 RFID 标签毛利率大幅下滑至 24.6%,拖累整体毛利率跌至 27.6%的历史低位。

  

  来源:市值风云

  为了更广的盈利空间,SML Group 把动作放在了成本最高的 RFID 芯片上,2021 年起 95%的 RFID 芯片都采购自远望谷、恩智浦、英频杰、外星人等供应商,仅自产 5%的芯片,近年来,SML Group 在香港建设 RFID 芯片生产基地,计划到 2023 年,将内部供应芯片的占比提升至 40%。

  为了提高毛利率,这家标签供应商想曲线救国,在上游芯片上拥有更多的议价能力。毕竟在射频识别产业,"上游吃肉,下游喝汤",芯片就是块肥肉。

  超高频 RFID 芯片看似简单、门槛低,但谁能将成本和性能做到极致,谁就是老大。

  

  来源:头豹研究院

  过去 10 年,恩智浦(NXP)、英频杰(Impinj)和意联科技(Alientechnology)三家巨头把持着全球 RFID 芯片市场,把芯片售价从早期的1 美金做到一点几美分,同时依然能把毛利率做到 50%左右。2019 年,恩智浦与英频杰占市场的绝大部分,意联科技份额已经小于 10%。

  如 2014 年就与海澜之家合作的超高频 Gen2RFID 解决方案供应商英频杰,其毛利率 2022 年一直维持在 50%以上,最新毛利率约为 52%。

  

  来源:statementdog

  至少到 2019 年,英频杰(Impinj)就是海澜之家 RFID 平台的供应商。其 R6-P 标签芯片被嵌入服装吊牌中,所有海澜之家商店都使用内置 Impinj R2000 读写器芯片的手持读写器,在关键的过渡点位置(如仓库出入口以及装货码头门)安装了 Impinj Speedway 读写器。其中 RFID 标签配套的读写器,无论是手持还是固定,市面上单价从百元到一万元左右不等。

  国内芯片企业也在超高频标签芯片布局,比如国民技术、上海坤锐、复旦微电子、华大半导体、远望谷等等,但更多针对特定应用做定制,还没有打开国际市场。

  读写器核心的读写器芯片里,高端芯片玩家还是英频杰,国产读写器芯片玩家则针对低成本市场。读写器设备侧重的是方案,性能与稳定性差异也比较大,读写器产品需求量较小,技术门槛较高,毛利水平也相对较高,一般有 50%以上。

  03

  物联网

  哪些"芯"机会在发生?

  为传统行业和应用赋能,服装 RFID 识别这类消费物联网率先落地,而 RFID 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生根发芽,爆发式增长。

  它可以溯源防伪。不管是大牌普拉达、阿迪达斯,还是国民品牌海澜之家,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医院的母婴 RFID 标识带,大大降低婴儿盗窃与错抱的风险。

  它可以缓解等待的焦虑。大兴机场在国内首个启用 RFID 跟踪行李,旅客通过手机上的 app 实时掌握动态,缓解等待行李的焦虑;高速公路上,ETC 的 RFID 读写器,在车辆快速移动状态下的自动识别、自动扣费,避免排队拥堵。

  背后的物联网,是超越移动手机空间的更广阔市场。

  如果全球 60 亿人口人均 2 部手机,那么到个人衣食住行需要接触的联网载体,人均就有 5-10 个,这千亿级别的存量市场,还有望带来百亿级别的增量。

  从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到应用层,传感器到通讯芯片、射频芯片,最终应用到各类硬件和服务,这是一段漫长的物联网产业链,涉及底层元器件到整体解决方案。

  传感器是数据搜集的基础,应用广泛;MCU是物联网传感节点的控制核心,我国针对智能家居、电力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开发适配的 MCU 不断壮大。

  作为物联网核心且技术壁垒最高的通信芯片,随着连接数的增长,连接方式逐渐向 NB-Iot/4g ( cat.1 )/5g 等网络迁移,NB-Iot、5G 等制式芯片需求快速增长。

  

  来源:Tenor

  作为城市中的一份子,吃有自动化灌溉、"养万头猪只需 1 人"不再是梦,住有城市远程抄表普及成熟,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等终端产品方兴未艾,行有最大的单体物联网市场,集车载通信、智慧道路、车路协同于一身的车联网势不可挡……人与物与机器的关系,从没有像现在般紧密。

  千千万万像恩智浦、英频杰、海澜之家、优衣库这样置身物联网产业链的企业,正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