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双良节能(60048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业绩大涨股价大跌,双良节能高举扩产大旗,或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4-26  双良节能内幕信息

来源 :钛媒体官方网站2023-04-26

  

  4月24日晚间,双良节能(600481.SH)发布的2022年年报颇为亮眼,单晶硅业务放量,太阳能组件也开始兑现业绩,营收、净利润得以双双翻倍增长。不过,业绩利好未能提振二级市场的信心,4月25日,双良节能盘中跌幅一度超7.5%,报收于13.77元/股,跌幅收窄至4.97%。

  然而业绩高涨之下,也并不能高枕无忧。当前,单晶硅业务的毛利率相比行业龙头还略逊一筹。虽然该业务带来可观的业绩,但是短期内没有带来充足的现金流,不过这并不妨碍公司进行现金分红。据年报,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钛媒体APP注意到,在资金并不充足的情况下,双良节能进入重资产属性的光伏行业后,便高歌猛进大举扩张。虽然拿下巨额订单的消息不断,想要脱颖而出并非易事。一方面,光伏赛道竞争激烈、新老玩家云集,产业链之争暗流涌动,双良节能作为后起之秀已慢人一步;另一方市场认为鉴于2023年全球将出现硅片严重过剩,预计硅片价格重心将逐步下移。而硅片的价格已经持续走低,这无疑给双良节能征战光伏赛道蒙上一层阴影。

  业绩向上股价向下,毛利率连降

  2022年,光伏热潮依旧。双良节能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录得营收144.76亿元,同比增长277.99%;归属净利润9.56亿元,同比增长208.27%。这一涨势还将持续,此前其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一季度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288.86%到330.23%。

  不过业绩大涨创新高,并未提振二级市场的信心。4月25日,双良节能盘中跌幅一度超7.5%,报收于13.77元/股,跌幅收窄至4.97%。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双良节能表示主要得益于“双碳”政策推动及硅材料投产。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单晶硅棒和硅片的销售收入86.05 亿元,M10/G12 尺寸、P/N 型号的硅棒/硅片均陆续出货。此外,公司的太阳能组件也开始兑现业绩。

  单晶硅片营收占比超六成,显然已成双良节能的业绩支柱。不过公司的单晶硅片毛利率仅为7.86%。相比素有硅片双雄之称的TCL中环(002129.SZ),要落后将近10%。由于单晶硅片的业绩占比较大,其较低的毛利率水平也拉低了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数据显示2020-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29.49%、27.84%和16.51%。

  2022年,双良节能依然继续加大转型力度,高歌猛进大举扩张。据了解,双良节能成立了双良新能科技(包头)有限公司,启动了包头二期20GW拉晶和切片生产项目、20GW高效光伏组件一期项目(5GW)、并再次扩张了50GW的拉晶项目,三大项目合计投资约182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双良节能单晶一厂和单晶二厂均已全部投产运行,单晶三厂产能爬坡迅速,实际产能可实现40GW。同时高效光伏组件项目一期5GW产能已于年内建设完毕并开始实现销售。

  从财务数据上也可看出双良节能的扩张节奏。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固定资产为70.44亿元,较期初的11.16亿元增长约530.99%。对于固定资产飙涨,双良节能称主要系本期新项目投建,购建厂房、设备等增加所致。

  虽然双良节能的光伏业务发展迅速,营收增长较快,但是快速扩张之后带来的现金流压力、偿债压力都开始增加。

  双良节能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短期借款为29.13亿元,较2021年末的12.08亿元增长17.05亿元,增幅达到141.11%,究其原因是“银行借款增加所致”,而银行借款增加不仅导致资产负债率增长,同时也导致财务费用的增加,其去年的财务费用达到1.321亿元,较2021年的4486万元增长了194.47%。

  另外,双良节能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到11.63亿元,而年初这一数字仅为1.84亿元,这些短期负债也将增加该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

  尽管双良节能的货币资金为46.74亿元,除去短期债务尚有余额,不过另一组数据也能反映出双良节能的短期偿债压力增加。报告期末,双良节能的流动比率为0.86,速动比率为0.65,创下近十年新低。

  严峻的是,双良节能的现金回收并不理想。

  从双良节能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3亿元,也可以看出其现金流的情况,对此,双良节能的解释是“主要系本期订单增加及新项目部分投产,材料采购等支出增加所致。”不过这并不妨碍公司进行现金分红。据年报,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高速扩张带来的快速增长的营收与利润,同样也带来了财务压力,对于双良节能来说,这是需要值得深思的问题。

  硅片或面临产能过剩风险,价格持续走低

  细数双良节能上市20多年来,从空调到化工,从化工到光伏,数次辗转腾挪。然而,赛道频繁调整背后,双良节能的业绩表现并无明显突破,其归属净利润基本可以形容为原地打转。

  所幸2021年,光伏产业爆发式增长,借助行业东风,双良节能依靠多晶硅还原炉业务,业绩迎来了久违得翻倍增长。尝到甜头的双良节能,继续深入布局光伏产业链,斥巨资大举进军光伏硅片和组件业务。

  实际上,双良节能已经慢同行一步。原有的龙头企业凭借先发优势进一步扩产,迅速释放产能、扩大市场占有率。以隆基股份为例,其在2013年开始推广硅片的薄片化,目前细线金刚线薄片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系统成本。在自动拉晶技术的支持下,单晶硅片尺寸可灵活设计,实现晶体尺寸的效益最大化。

  更为关键的是,下游光伏装机的火爆,导致上游硅片的需求暴增,新老玩家扩产计划的消息此起彼伏。4月12日晚高测股份(688556.SH)公告,拟投资50亿元在四川省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投资建设50GW光伏大硅片项目。4月7日晚间,TCL中环(002129.SZ)公告,拟发行不超138亿元可转债,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和TCL中环25GW 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项目;3月22日,晶澳科技(002459.SZ)披露业绩的同时,披露了一体化扩产计划,拟在鄂尔多斯高新区投建年产20GW硅片、30GW电池项目,预计投资额128.42亿元。

  竞争者们你追我赶、大幅扩产,产能过剩或许只是时间问题。据上海有色预计,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约350 GW,同比增长40%左右,国内硅料及硅片产能将分别达到244万吨、780GW,同比增长125%、41%。根据供需关系看,考虑容配比及各环节损耗,2023年光伏行业对硅料需求量约115万吨,对硅片需求量约437GW。

  中信期货也认为,鉴于2023年全球硅片严重过剩,预计硅片价格重心将逐步下移。截至4月20日,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官微消息,供应增量超过需求增量,硅片价格延续跌势。有业内人士表示,初步估算2023年硅片价格的降幅应能到20%—30%。这无疑给双良节能的百亿大扩产蒙上一层阴影。

  硅片环节未来盈利堪忧,对于双良节能而言,是福是祸还是未知。不过,擅长以跨界转型应对业绩下滑的双良节能,已经在着手布局储能和氢能新赛道。(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夏峰琳)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