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淮河能源(60057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充分发挥“煤窝里办电”的比较优势!淮河能源集团上半年高质量发展综述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8-14  淮河能源内幕信息

来源 :北极星电力网2023-08-14

“六效”牵引绘新篇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上半年高质量发展综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作为国有企业,落细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千头万绪,必须纲举目张,以“支点”撬动“全局”。 从今年起,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深入贯彻省委“新春第一会”和季度工作会议精神,创新建立以“六效”为牵引的分析点评机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牵引和主抓手,立体展示效率进退、效益增减、效果好坏、效能高低、效应正负、效绩优劣,通过抓两头、促中间,鼓足干劲、“竞争赛马”,激发动起来、紧起来、快起来的内生动力,营造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绿色、清洁、和谐、美丽、安全、高效、智慧、低碳”新时代现代新型能源集团。 “六效”牵引,绘就高质量发展厚重新篇。上半年,企业上下只争朝夕、加力奋进,经济运行质量更高,重点项目突破更快,改革创新动能更强,比学赶超劲头更足,煤炭、煤电、清洁能源三大产业发展更具活力,企业发展大事不断、喜事连连,主要经营目标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多项工作开创历史,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上半年省委、省政府点评通报省属企业“竞争赛马”中,集团公司保供电煤发运位居第1,利润总额位居第3,研发投入综合指标得分位居第4,营业总收入位居第5,投资规模位居第6,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充分彰显淮河能源的能量、能力和担当。 提效率 数智赋能催变革 效率,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淮南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开采深度-800米~-1000米,是典型的高瓦斯、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承压水资源赋存条件,为我国灾害最重、平均开采深度最深、条件最复杂的矿区之一,煤炭开采被誉为“悬崖上采鲜果”。 要想突破瓶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治本之策、永恒主题。企业大力推进数智赋能,对劳动对象持续“改造、改良、改进,加强管理”,潜心研究、引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发挥机械化替代劳动、自动化替代岗位、可视化替代监管、信息化替代跑腿“四个替代”效应,破除人海战术、贴身战术、人盯人战术等战术落后问题,从根本上保障安全生产、促进效率倍增、释放先进产能。 顾桥矿、色连二矿和张集矿、泊江海子矿、唐家会矿强化“先行军”意识,建成2对国家级、3对省(自治区)级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已全部通过验收,“点”上经验带动“面”上突破。 上半年,本土煤业建成9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4个自动化掘进工作面、4条盾构机作业线、13条自动化钻机作业线;西部煤电保持2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3条掘锚一体化作业线,纵轴掘锚机作业线最高达606米。 截至目前,企业发布13项智能化建设企业标准,矿井主要固定车间及硐室全部无人值守,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生产系统集控自动化运行,矿区全面实现煤流、矸石流、人流、物流“四流”分离,安全高效开采水平有力提升。今年,集团作为7家布展、9家发言的大型煤炭企业之一,参加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向行业讲述淮河能源在极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智能化矿山建设实践。 数字是时代最强音。企业紧跟数字中国建设步伐,加快推进数字转型,推动决策形态、管理形态、操作形态根本性变革。 经过数年如一日的强力推进,新一轮信息化建设176个应用项目全面上线运行,以用促建、以用促改、以用促用、以用促学、以用促效,初步实现“一网打尽、一屏尽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及党务事务业务一体化、安全监管可视化、设备运维智能化、管理流程信息化、分析决策智慧化。 集团在工信部发布的全国规上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中得分位于前列,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评估认定集团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达稳健级(三级)、为安徽省属企业首例。 数智赋能,跑出“加速度”。上半年,企业人均利润同比增长12.5%,矿井全员工效增长8%,岩巷单进增长9.8%,本土、西部煤巷单进分别增长5.1%、5%,综合钻机台效增长3.2%,控均股电厂平均发电小时数增长6%、供电标煤耗下降0.86%。 基层单位在“保安全、破纪录、创水平”主题劳动竞赛中10次刷新企业生产纪录,工会敲锣打鼓送喜报,展示亮点热热闹闹,效率意识、纪录意识、荣誉意识深入人心,拉高标杆、比学赶超、奋勇争先蔚然成风。 朱集东矿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实现面内4人作业,圆班割煤6刀,创造淮南矿区薄煤层全流程自动化割煤新纪录。 “十年磨一器”,集团在煤炭行业率先合作研发应用直径2.5米、3.5米、4.5米、5.5米系列化煤矿盾构机,较传统装备工艺效率提升6~8倍,实现煤矿硬岩掘进里程碑式革命。今年,谢桥矿直径4.5米作业线月进尺最高达626米,创造深井TBM施工瓦斯治理工程世界纪录。 勘探分公司定向探放水钻孔孔深985米,再次创造行业下向灰岩探放水钻孔孔深纪录。 提效益 勤俭持家稳大盘 效益,企业生存发展之基。 上半年全国煤炭供应大幅增加,存煤维持高位,行业市场呈平衡宽松态势,煤炭价格下行,煤炭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集团上下顶住压力、攻坚克难,牢固树立“生产者勤奋,消费者节约,浪费者可耻”的经营理念,科学运用“加减乘除”法则,做深做细“四量文章”,以主观加倍努力对冲市场不利影响。 “量”不断壮大。煤炭资源量、发电量及天然气管输量、天然气贸易量、LNG加注量全面同比增长、超预算完成,精煤产量创单月、单季历史新高,煤价跑赢环指,牢牢稳住了经营基本盘。 国有企业,理当服务国之所需,认真履行战略安全、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核心功能。上半年企业电煤长协发运2308万吨,兑现率100%,利益让渡30余亿元。今年承担安徽省迎峰度夏电煤保供任务同比增加,约占省内煤矿保供任务量的60%,进度完成率超100%。 “质”稳步改善。企业上下时刻牢记“成由勤俭破由奢”,从严从紧,精打细算,营业总收入完成年度预算的50.1%,同比增幅高于营业总成本增幅。 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就是效益源。各单位用好市场机制,划小核算单元,实行透明经营,聚沙成塔交出一份厚重提气的经营成绩单。 质效体现在“一利五率”。上半年企业利润总额增速达8.04%,高于年度预算目标。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降至近8年以来最低值。净资产收益率位居省属企业第3,全员劳动生产率位居第6,营业现金比率位居第3,研发投入强度高于行业优秀水平。 提效果 捷报频传振精神 效果,企业发展的果实,果实丰硕源于坚韧耕耘。 企业上下自觉增强时不我待的责任感、机不可失的危机感、只争朝夕的进取心,抢抓发展机遇,加快产业升级,接连取得多年未有的重大突破。上半年投资额同比增长84%,投资完成率位居省属企业第2,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幅位居省属企业前列。 组建西部能源开发办,举集团之力强力推进西部第二轮开发,历经艰辛而终结硕果。经过8个半小时899轮激烈竞价,以72.97亿元成功摘牌苏布尔嘎煤炭公司51%国有股权,资源量16.52亿吨,规划产能800万吨/年,是“十二五”以来集团竞得的首块煤炭资源,为西部新型能源基地发展积蓄动能、攒实后劲。 本土煤业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加快装备升级、技术变革,维系“四量”均衡,安全改建和二水平延深工程序时推进。 淮南矿区发展煤电的优势得天独厚。企业抢抓支撑性电源项目建设机遇,推动煤电一体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负荷中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清洁高效煤电基地建设步履铿锵。 自主办大电是企业夙愿,历经十余年锲而不舍,功夫不负有心人,取得实质性突破。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2020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第一个核准开工项目,第一个跨区域、支撑性、基础性电源项目,潘集电厂一期2月全面投产、二期6月正式开工,有效增强皖中地区电力保障能力、填补安徽省“十四五”电力缺口、改善区域电力能源结构,对企业转型发展具有战略性、标志性、里程碑意义。 谢桥电厂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发电项目是全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和年度调度开工项目,开工准备积极推进,计划下半年开工。建成投产后,将为皖北地区乃至全省电力发展提供重要能源保障。 充分发挥“煤窝里办电”的比较优势,与央企深化合作、开展煤电联合重组,电力集团成功摘牌安徽淮南洛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洛河电厂二期、三期)51%股权。 清洁能源迎来发展“春天”,企业顺势而为,加快构建形成以新能源、天然气、煤层气(瓦斯)等为主体的多元化清洁能源产业体系。 统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新能源发展,在助推企业能源结构转型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6月底,淮南市单体最大、集团公司首个——丁集水面光伏+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一体化示范项目首批并网发电。这块曾经的采煤沉陷区如今已变“废”为宝,成为节能降碳减排的“光能绿洲”。 天然气是清洁低碳化石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必不可少的过渡能源,也是宝贵的稀缺资源。 我国首座长江内河芜湖LNG接收站接卸码头主体工程完工,两座储罐成功升顶,项目建设有条不紊,打造产业标准,引领行业规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和“气化长江”战略作出积极担当和大胆探索。 6月14日,一辆载有自采LNG资源的槽车从江苏滨海LNG接收站安全抵达芜湖长江LNG接收站,标志着企业顺利完成LNG直采首单,打通“海”气进“江”新通道。 建设安徽省首个天然气调峰电厂滁州项目,一号机组倒送厂用电一次成功,正式进入分部试运调试阶段。项目建成后,能够实现天然气和电力互为保障的双向调峰,有利于发挥天然气苏皖管线过境优势,推动与滨海等沿海LNG接收站集成联动发展。 淮南煤田拥有巨量的煤层气资源。 企业攻坚推进煤层气开采,在实践中总结提炼钻井压裂、排采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替代化、产业化,推动瓦斯治理由井下区域治理向地面区域治理的根本性转变,从瓦斯利用向煤层气开发与利用转型。 潘谢区块A组煤PX2-2井、潘二PE1-1井、PE1-2井3口地面瓦斯治理井单井累计产气量均突破100万立方米,刷新淮南矿区新纪录。潘二地面瓦斯治理井日产气量连续114天超5000方,最高达6235方。8口U型井第一次在淮南构造复杂松软煤层中成井并顺利完成对接,压裂全部完工。上半年地面抽采瓦斯同比大幅增长415%,推动深部资源开采新革命取得突破性进展。 提效能 自我革新强本领 效能,成事能力的体现。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向调查研究要“发言权”,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各项决策和制度政策与时俱进的科学保障。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企业上下大兴调查研究,以学习破题、以调研解题、以实干答题,瞄准高质量发展、风险防控、管党治党、干部人才、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和短板瓶颈,深入调查研究、查摆问题、剖析根源、研究举措,着力增强工作超前性、预见性、穿透性。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示范,确定牵头和专项调研课题,选取正反面典型案例,进行解剖式调研。截至6月末,集团两级领导班子开展调研228次,形成调研报告170篇,发现问题438个,制定工作举措654条,解决一批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调研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破解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践行宗旨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过程。 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动能。 企业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攻坚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奋力打造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被国务院国资委列入“科改示范企业”名录,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持续做强做优,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开展产业基础研究、攻克企业重大科研课题、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上聚力用劲,打造支撑有力、前沿领先、根基深厚的战略科技力量,成为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的“强磁场”。 科研成果加速涌现、转化应用。4项科技成果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4个科研项目分别获批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和省属企业原创技术项目。8个科研项目入选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第一批矿山安全生产科研攻关项目。切顶卸压留巷护巷技术在潘二矿等10个工作面实施。“以孔代巷”技术累计施工钻孔4.8万米,代替瓦斯治理巷道3693米。“一孔两消”技术在张集矿等实施,减少瓦斯治理巷道900米、穿层预抽钻孔5万米。 学习力+思考力=能力。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地、随时随地地、快速高效地学习。 企业上下大力培育学习文化,倡导增强“本领恐慌”的危机感、“能力不足”的忧患感、“补课充电”的紧迫感,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将“学习力”转化为“生产力”“竞争力”。 年初“两会”将积极创造职工学习条件列为年度为职工办十件实事之一,让广大员工读有书本、阅有报刊、学有去处。3月,出台职工书屋建设指导意见,选树8家首批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开。 基层党支部推行定时间、定专业、定书本“三定”学习管理,引导职工用好岁之余、日之余、时之余,超前做好知识储备,不把有限时间浪费在低级趣味上。 效能高与低,季度来评价。推行总部职能部门述职评议、服务支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内部市场化建设检查评比,孰高孰低,柱状图展示得明明白白。 为民实事办得如何,也要纳入评比。广泛开展“两堂一舍”职工满意度评价,分单元综合排名通报。本土煤业秉承“净化、绿化、硬化、亮化、定置量化、常态化”,集中排查解决矿井工广后场环境问题,排出名次,整体推进,做到“后场赶前场,前后一个样”。 提效应 守牢底线筑屏障 效应,有正负之分,必须扬优势、树形象,补缺陷、守底线。 防范化解风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工作,是行稳致远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 企业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风险防控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聚焦政治、安全生产、廉洁从业、资源环保4类专项风险和战略、投资、财务、市场、运营、法律合规、人力资源、信访稳定等N类专业风险,构建形成“1+1+1+(1)+N”全面风险防控体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减存量、遏增量,绝不把历史问题留给历史、任下问题交给下任。 织密网,扎实根。出台综合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和责任追究办法,配套建立全面风险、内部控制、合规管理手册,形成覆盖188类三级风险分类的《风险信息库》、574个控制点的《内部控制标准矩阵》、100余个风险预警指标及315条合规管理负面清单,做到风险防范一网打尽、不留死角。 牢记“一失万无”,确保“万无一失”。自上而下开展全面风险(隐患)“大起底”,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识别风险,形成重大风险识别与应对、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重点监管单位风险点管控3个责任清单,实行“清单+闭环”管控,变事后为事前,变处置为预防,抓早抓小、防患未然,有效杜绝较大以上风险事件。 上半年,企业杜绝了生产性责任死亡事故、重大非死亡事故,连续33个月瓦斯零超限,工伤事故同比下降四成,本土煤业历史性实现安全生产三周年。在瓦斯、水、火、地温、地压“五害”俱全的条件下,成绩来之不易、难能可贵。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企业畅通和规范职工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深做实“四加”工作机制,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妥善化解矛盾风险。将心比心换来理解认同,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4.2%。 生态环保是国有企业的天职。集团公司《碳达峰行动方案》出炉,确定了如期实现碳达峰的主要目标、低碳转型的行动举措、碳中和的路径探索。比照安全一号文,出台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意见和考核实施细则,层层压紧环保责任,有效杜绝环保事件。 煤泥“吃干榨尽”是减污、生“金”的双赢之举。一季度,高压压滤机在本土煤业4家选煤厂投运,企业煤泥清洁高效利用一期工程建设完工,逐步实现煤泥无量化、商品化、智慧化、绿色化。 良好的形象是企业搏击市场的“品牌”。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日报等10余家媒体开展“主流媒体淮河能源行”主题采访活动,上半年企业在国家和省部级媒体发稿146篇、创历史新高,企业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集团公司能源保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意义非同凡响。 圆满承办全国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大会、新型电力系统中煤电转型发展研讨会、长江船用LNG加注发展现场交流研讨会,受邀在全国煤炭行业班组建设现场会上交流先进经验,向行业展示新时代淮河能源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提效绩 深化改革激活力 效绩考核,激发活力动力的“指挥棒”,引导干事创业的“风向标”。 效绩怎么样,数据来说话。今年前两个季度“六效”分析点评会议,分别用一百多张PPT,全面展示季度经济运行和“六效”分析情况,逐一点评各二级单位主要指标所处位次、工作亮点、存在问题及改进要求。 分析点评既用数据对比、也用图表分析,既排名排序、也见事见人,通过晾晒成绩单,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好在哪、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看得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三项制度”改革是增强活力、提高效率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企业实施经营绩效、组织绩效、岗位绩效“三位一体”全员绩效考核,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 干部能上能下。105人通过竞聘上岗等方式走上新的管理岗位,159名管理干部因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受到诫勉、免职、降职、待岗、撤职、退出现职等处理。 员工能进能出。紧跟数智赋能步伐,推行“一岗多能、一人多用、操检合一”,356人进入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用工总量净减1101人。 收入能增能减。通过绩效考核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其中管理序列最高达44%,专业序列最高达61%。 企业坚定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加快构建更具活力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评估得分位居省属企业第5,企业发展方式、发展内涵、发展动力发生深刻变革。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企业着力构筑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优秀人才集聚地,隆重召开人才大会,围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诚心实意推出一批硬招实招,坚决打通制约干部人才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聚才有力,引才有策,育才有方,用才有效,留才有心,人才“第一资源”正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能”。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今年有453名新聘大学生正式入职集团公司,硕士研究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入职人数均创历史新高,企业发展有了更多充满朝气的青春力量。 强国之梦,淮河之能。坚定以“六效”为牵引,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扛起国企使命担当,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淮河能源必将在建设新时代现代新型能源集团征程中再建新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集办文 集新文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