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光明乳业(60059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光明乳业“冲”与“拼” 昔日龙头破颓战

http://www.chaguwang.cn  2022-11-18  光明乳业内幕信息

来源 :铑财2022-11-18

  2022年,是光明乳业上市20周年,也是企业第111周年。

  11月11日,2022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光明乳业表示,新西兰新莱特前三季收入同比增长,净利扭亏为盈。董秘沈小燕称,未来产品和营销上将继续深挖品牌故事,不断推陈出新。

  韧性、张力、活力依然满满,难能可贵。

  也必须更快更精准些了。截至11月18日光明乳业收盘价10.22元,市值仅141亿元,相比2021年11月16日的14.34元,缩水约三成,更远低于伊利蒙牛的千亿市值。

  作为“乳业第一股”、行业三强,市场在观望什么呢?

  01

  营利双降、现金流大滑

  能否力臂狂澜?

  业绩走势不无关系。

  2022年前三季,光明乳业营收约213.85亿元,同比下降3.05%;归母净利约3.69亿元,同比下降16.98%。

  第三季,营收约69.75亿元,同比下降10.5%,环比下降2.65%;归母净利8802.57万元,同比下降52.18%,环比下降23.88%。扣非净利4019.57万元,同比下降71.08%,环比下降60.62%。持续下降,且降幅加大,难免让外界审视其后续走势。

  不算苛求,前三季毛利率18.40%,同比上升0.03个百分点;净利率1.86%,上升0.27个百分点。然第三季看,能否持续改善要打个问号:毛利率16.94%,同比上升0.6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49个百分点;净利率0.34%,同比下降1.3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28个百分点。

  

  细观产品,前三季液态奶收入120.98亿元,同比下降5.79%;其他乳制品收入60.03亿元,同比下降3.23%。好在牧业产品20.47亿元,同比增长13.21%,可苦于占比羸弱,难避整个业绩盘下坠。

  前三季,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16亿元,同比下降54.94%,主要系本报告期收入减少所致。

  巴菲特曾言,现金就像氧气!尤其是经营活动现金流,甚至比利润还重要。是衡量企业健康稳健、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季报发布当日,光明乳业公告称,公司固定资产共计提减值准备 5089.94万元,主要是新西兰新莱特下属 Temuka 奶酪制造工厂资产闲置,且恢复运营取决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

  诚然,原材成本上升、疫情反复、总部位于上海,又叠加海外布局不顺,上述成绩单是有一定难处的。

  然审视2022年业绩目标:争取实现营收317.77亿,归母净利6.7亿。对比之下前三季营收只完成三分之二,净利更仅有14%,第四季能力臂狂澜么?

  02

  低温利弊昔日龙头为啥掉队?

  发问并不突兀。遥想当年,光明乳业是有高光时刻的。

  2002年,光明乳业以50.22亿元收入领跑全国乳业。彼时伊利为40.1亿元,蒙牛只有16.68亿元。

  而2021年,伊利股份以1105.95亿元营收,踏入“千亿阵营”,蒙牛乳业881.42亿元位列双雄。光明乳业虽占据第三,营收却仅为292.06亿元,距离飞鹤的227.76亿元差距也不大。

  昔日老大哥何以至此?

  原董事长王佳芬曾强调,“我们的主营产品一直都是新鲜牛奶与酸奶,我们的基本战略一直强调新鲜,没有动摇过。”

  没错,光明乳业最为外人道的就是低温奶,长期坚守让其跻身低温王者。但冷链运输仓储带来的区域掣肘,也限制了消费半径,业务较单一,从而错失更快扩张机会。

  另一厢,伊利、蒙牛依靠对常温奶消费趋势的前瞻卡位,迅速全国化布局、最终实现了业绩逆袭。

  正如广东省食安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所言,光明关键问题在于整个品类聚焦在低温,常温这块业务做得非常弱,也没有奶粉品牌,整个产品线比蒙牛跟伊利要差很远。

  不算多夸言,伴随赛道竞争日烈,各路玩家开始对光明低温头部地位不断冲击。

  2022年前三季,伊利包括金典低温鲜牛奶在内的低温鲜奶增速超40%;蒙牛也与可口可乐合资成立低温奶项目“可牛了”,推出“鲜菲乐”品牌;新乳业实施“鲜+活”品牌策略,推出“24小时”系列鲜奶产品、“初心”系列低温酸奶等明星产品,已形成具有特色竞争力的创新产品矩阵……

  光明乳业仍是“低温奶龙头”,可优势消减不可不察。据北京商报援引数据,截至2020年,低温奶市场光明占有率15%,伊利为14.8%,蒙牛为11.2%,新乳业达到6%。

  当然,低温之外,光明乳业也寻求过新增窗口。

  如2009年,推出国内首款常温酸奶莫斯利安,2014年前几乎垄断国内常温酸奶市场,销售额从1.6亿猛增至2014年79.3亿。

  遗憾的是,这份先发优势没能维持太久。伴随伊利、蒙牛先后推出“安慕希”和“纯甄”,莫斯利安增长势头在2015年戛然而止。

  产品之外,快消品也讲求品牌声量,在品牌建设、产品营销、渠道投入上,光明乳业也需有反思处。

  以2021年为例,伊利广告营销费支出126.1亿元;蒙牛宣传和营销费为72.08亿,光明乳业销售费36.495亿元,其中广告宣传费仅9.4亿元,不及蒙牛伊利零头,仅约占自身总营收3.21%。

  另外,认养一头牛、简爱等新兴品牌通过新营销出圈、来势汹汹。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曾表示,光明乳业面对的市场环境与此前相比发生较大变化,除全国性龙头企业的领先优势越来越巩固,其他区域性乳企也纷纷登陆资本市场,削弱了光明乳业的先发优势,让其全国性扩张压力更大。

  2022年8月,北京商报名为《光明乳业渠道授权“真假难辨”》的文章,某位光明乳业代理商公然投诉,打款预定光明乳业旗下产品后,遭遇不发货、退货无门情况。

  

  由此一石千层浪。所幸光明乳业及时官方澄清,经内部筛查后,认定和投诉中所涉及的“光明乳业新品营销公司”没有合作、授权等关联。

  虚惊一场是喜事,但毕竟渠道无小事,相应的渠道把控、内控风控建设,还是值得其冷思。光明乳业2022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上海经销商量430个,增加28个;外地3678个,减少124个。同期,伊利经销商总计19321家。

  显然,正在谋求全国化、奋起直追的光明乳业,还有不少短板待补。

  03

  几度换帅体量与质量

  投资者吐槽冷思

  昔日王者掉队,也不是朝夕之间。

  除了产品、渠道、营销等经营策略明线,管理层波动暗线也是考量。

  第一位灵魂人物王佳芬,带领光明乳业2002年成功上市。2008年其主动辞职,让位于年轻一代。

  郭本恒接任董事长后,2009年光明乳业推出“莫斯利安”,引领了常温酸奶发展。然2015年其因贪腐落马。此后,张崇建、朱航明分别成为董事长和总经理。

  只是,业绩增长似乎陷入瓶颈。2015至2020年营收累计增长仅约30%。要知道,这是国产乳业发展最迅猛的几年,除了伊利蒙牛,飞鹤、君乐宝、健合、新乳业等都实现了规模质变。

  2018年,张崇建、朱航明相继辞职。光明彼时称“只是正常工作调动,与业绩无关”,可下滑的业绩表现显然也不是加分项:2018年三季报光明净利下降超60%。

  2018年9月,濮韶华接棒董事长一职。此后三年光明乳业业绩逐步恢复增长,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增长7.52%、11.79%。

  值得注意的是,濮韶华之前几乎没有相关乳品业经验,上述成绩单难能可贵。

  2021年10月,濮韶华离任,并提名黄黎明为其接班人。

  好在,新帅是光明乳业“老人儿”,此前曾任光明乳业副总经理、常温营销中心总经理、生产中心总经理等职。这也让外界对其不乏期许。

  黄黎明表示,作为一名29年的乳业“老兵”,将不忘初心,不畏风雨,带领乳业在新时代、新发展中迈向更加光明未来。

  2021年3月底,光明乳业2021-2025年战略规划提出:将积极运用资本手段,加快全国布局,构建行业竞争新格局。加快长三角等区域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新的优质奶源基地和优势区域市场。

  足够振奋人心,可从上述下滑的业绩股价看,并不算多讨彩头。以此互动平台上,不乏投资者的微词责问。

  

  

  情绪虽显激动、语音有偏颇片面处,可爱之深责之切。2022年前三季,妙可蓝多、新乳业营收分别为38.28亿元、74.80亿元,远不及光明乳业213.85亿元,净利却达1.44亿元、3.10亿元。虽没有如上述投资者所言超越,但也折射出光明乳业体量之外、发展质量、盈利水平亟待提升。

  2022年7月25日,光明乳业公告称,李俊龙因工作调动,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从接任到辞职不到1年时间。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都说新人新气象,不过换帅过频也易导致战略方向、经营策略摇摆、浪费经营成本,尤其身处竞争激烈的乳品业,保持管理团队稳健性对企业市场洞察、经营策略执行等都是重中之重。

  或许,稳定管理团队,与提振业绩同样重要。也有舆论坦言,相比简单调换领导,优化经营体制或更重要。

  孰是孰非,留给时间作答。可以肯定的是,新帅黄黎明担子不轻。无论利刃向内的改革重塑,亦或外在提振业绩、投资者信心,都是一块硬骨头。

  04

  破颓韧劲否极泰来应有时

  当然,硬币总有两面。于积弊多时的光明乳业而言,短时就有大起色有些苛求。

  回望近一年,也有瑕不掩瑜。

  光明乳业表示,2022年,公司产业链各板块采取多项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牧业端:聚焦“单产、淘汰率、项目建设、种植业”,力争降低牛只淘汰率,并实现牛只健康水平和单产双提高。同时按计划,稳步推进安徽阜南、安徽濉溪、宁夏中卫三个大型牧场建设;

  生产端: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业效率,聚焦“单位制造费用、自动化、成本管控”,持续推进工厂降本增效的各项举措,优化人员配置,鼓励技术创新,节能降耗,逐步实施包装自动化,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物流端:完善物流体系,聚焦“数字化、考核体系、配送费率和效率”,进一步提升配送的时效性,持续提升物流的经营能力和保障能力。

  

  有态度更有实操,知耻后勇、奋起直追之心肉眼可见。

  想来这也是黄黎明的战略前瞻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用专业性带来价值新变。

  产品方面,也有新曲线遐想。比如益生菌领域,光明益菌多小蓝瓶新品上市:光明健能JCAN益生菌、光明健能JCAN纤体高手、光明健能即食型益生菌粉轻盈UFIT、光明小小健能益生菌……

  互动易平台上,光明乳业表示:“光明护卫幽益生菌是公司产品,该产品每袋添加超100亿CFU的活性益生菌,特别添加欧洲进口专利菌株罗伊氏乳杆菌Pylopass,守护肠胃健康。”

  2022年中报业绩说明会上,黄黎明曾表示,“三季度要冲、四季度要拼,力争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公司将从产业链各端口出发,聚焦主业、开拓市场、降低成本、控制费率。

  的确,企业转型升级从不是轻松话题。尤其百年大企更是牵一发动全身,如烹小鲜、如履薄冰。从策略到产品,从市场到业绩,总有一个传递传导过程。急不得也慢不得,考验战略眼光、定力,实操销量、精准度。

  在铑财看来,无论“冲”还是“拼”,这股破颓消颓的战斗信心、韧劲就值肯定,叠加百年积淀,否极泰来也未可知。消费者、投资者、汹涌舆论,都应给光明乳业、黄黎明更多耐心、敬意。

  况且,乳业赛道整体红利仍在。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表示,在快消品里,除了白酒,乳业的抗风险能力是最强的,因为白奶、奶粉等产品都是刚需。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世间梦想,是拼出来、奋斗出来的。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2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