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北大荒(60059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农业航母重装启航——北大荒集团“二次创业”开拓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http://www.chaguwang.cn  2022-10-14  北大荒内幕信息

来源 :中国食品安全报2022-10-14

  

  前方,一眼望不到边的金黄稻穗随风摇曳;背后,搅碎的秸秆均匀抛撒在翻花的黑土地上;多台悬挂着北斗导航的无人收获机车开道,随后农机手们驾驶着大型收割机呈V字形一路向前,接粮车紧随其后……

  金秋时节,这堪比电影的秋收大戏每天都在北大荒各地上演,随着一排排割刀划过,沉甸甸的稻穗被卷入谷仓,脱粒、粉碎、抛撒一气呵成。

  从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期间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航母”的“三大一航母”战略目标,到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北大荒提出“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殷殷嘱托,为北大荒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近年来,在巍巍兴安岭下,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绿水青山间,在这片5.54万平方公里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之上,顺利完成体制改革的北大荒人,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整行装”,踏上了轰轰烈烈的“二次创业”之路。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北大荒会种地

  75年的开发建设和改革发展,北大荒逐渐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和“国家队”的重任。北大荒靠什么?

  ——北大荒会种地!粮食是北大荒发展的根基,种地是北大荒的主业,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事业如何发展,北大荒人一刻也不会忘记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

  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全国科技示范户张景会这些年一直在他家352亩水稻田里“折腾”。今年他就将有机富硒种植、侧深施肥、控氮减磷稳钾、高硅纳米肥等11项科技试验融入优质水稻种植中。

  “去年,我的优质米包装后卖到了每公斤13.6元,净利润20多万元。”从品种选择、种植结构,再到新技术应用,张景会通过科技赋能改善稻米适口性,让好米卖上了好价钱。“我就想做好一件事,种好地打好粮,让千家万户吃上北大荒的放心米。”这不仅是他的心声,也是北大荒75年执着的追求。

  集团总经理杨宝龙说:“总书记提出北大荒的土质要不断优化、不能退化,绿色发展要有可持续性。这对我们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北大荒集团现有耕地面积4564.4万亩,其中黑土地总面积约4100万亩,占黑龙江省的26%。如何让好地更好、产出更多的优质粮?这是一个时代大课题。

  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调整优化结构,创新服务机制,大力实施“六个替代”和“六个全覆盖”,今年,北大荒落实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示范面积2701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还田率达90%。

  无数次的试验示范、总结积累、示范推广、再完善总结,一整套能复制、可推广的农业“32366”任务体系逐步形成,并被广泛应用到粮食生产中,为北大荒种好地打好粮夯实了基础。

  2022年,北大荒建设高标准农田110万亩,水田规模化格田改造300万亩,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和修复3.8万亩,治理侵蚀沟1050条,秸秆还田面积4300万亩,预计深松整地面积850万亩以上……

  如今,北大荒粮食总产量连续11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以全国1/42的耕地,每年提供了足够供养1.6亿人全年的口粮!

  走进北大荒垦丰种业投资4亿元建设的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这里配备了国际领先的设备仪器270余台(套)以及目前世界最先进、国内最大的室内表型鉴定系统。

  总经理刘辉告诉记者,垦丰种业始终坚持以自主创新支撑企业发展,每年都将5%-8%的销售额投入到生物育种研发中,目前共审定农作物新品种146个,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14个,国家级专利和软件著作权7项。

  “好种出好粮”,在种业振兴的征程上北大荒“当仁不让”。

  今年,国家全面推进大豆振兴计划实施,北大荒再次“挺身而出”,完成播种面积1381万亩,比去年增加385.8万亩。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一场“稳粮扩豆提单产”的战役悄然打响。

  9月26日,作为中国非转基因大豆核心保护区的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大豆陆续收获。尖山农场,由北大荒垦丰种业自主研发的“龙垦3092”最高亩产达到525斤;大西江农场,“黑河43”最高亩产达到560.6斤。

  “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农机农艺农园结合”成为北大荒集团大豆增产良方。九三分公司预计大豆平均亩产突破400斤,为北大荒集团大豆总产突破40亿斤奠定基础。

  十年来,北大荒粮食产量在高起点上持续发力,由2012年的421亿斤增长到2021年的463.1亿斤,十年增长10%。当前,北大荒集团正向着粮食生产“十九连丰”冲刺,“中国饭碗”在北大荒手上端得越来越稳。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北大荒“慧”种地

  在屏幕上轻轻一点,指令发出,农机库房门自动打开,一台台无人驾驶的插秧机排着队自己“走”了出来,育秧大棚里满载着秧苗的轨道车也自己出发,它们在田埂上“会合”,开始无人化作业。

  这神奇的一幕不是科幻大片,而是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中无人化农场里的真实场景。

  种地玩出高科技——北大荒不只会种地,更“慧”种地。这是北大荒集团敢于扛起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的“硬核”实力。

  “以前背着包带着锹、拎着饭盒去种地,现在开着车去种地,大农机指哪儿打哪儿,我们赶上了好时代。”种地多年的老把式说出了心中的感慨。

  在北大荒,插秧、收获、整地,严格按照农时标准,播种、起垄、翻耕、施肥,也有精确的作业规范,农业机械总动力由2012年的819.1万千瓦增长到2021年的1338.6万千瓦。在99.7%的农业机械化率基础上,北大荒开始实现从农业机械化向农机智能化的转变。

  9月30日,通过新华网云直播,在北大荒集团胜利农场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玉米收获现场,7种国产高端智能无人机械纵横驰骋,协同配合开展“无人收获、无人接粮、无人灭茬、无人翻地、无人耙地、无人起垄、无人加肥”高标准作业的场景呈现在世人面前,赞叹声、惊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多年来,北大荒集团建成了6个规模化国产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无人化农场,成为全国领先和国内唯一的无人化农场群。同时启动了20个数字农(牧)场建设,核心示范总面积30.4万亩,辐射带动面积236万亩,智能育种、精量点播、智能叶龄管理分层、变量精准施肥、无人机植保、卫星导航、农情监测等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

  在这里,利用农业生产大场景的规模化、机械化作业优势,通过技术集成组装,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技术在北大荒精准落地,形成了中国智慧农业的“北大荒范式”。

  在位于佳木斯高新区的北大荒高端智能农机制造基地,随着国创中心、中国一拖等国内一流企业纷纷落户,一条条生产线开通,一套套国产农用机械落地,这里已经成为黑龙江高质量发展的“新地标”。

  今年初,北大荒集团与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合作研发的北斗农机装备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项目正式装机投产,预计全年可完成交付北斗农机导航产品两万台,北大荒的大型农机具将率先装备上这款来自北斗的智能中国“芯”。到2023年底,北大荒全域将实现北斗导航终端全覆盖。

  “一片云、一张网、一键通”,多年以前北大荒集团规划的数字农业发展模式,现在已经逐步成为现实。

  夏管时节,北大荒农机管理系统在集团北安分公司正式上线,农机技术人员一边操作电脑一边介绍:“过去农机田间作业全靠电话通知,用纸笔来记录作业结果,繁琐又费时;现在通过农机管理系统实现农机线上统一调度,农机作业轨迹、面积等作业参数和画面能实时回传,农机作业结果可追溯,省心又高效。”

  2021年,北大荒农服平台上线以来,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已实现资源管理、土地承包、农贷助手、农业补贴、农机管理、精准气象、幸福生活商城等7项功能。截至目前,用户数已突破55.55万人,签订土地承包合同25.74万份,土地承包缴费金额235.92亿元,接入8家金融机构,累计线上贷款金额43.42亿元。

  农业生产全要素线上化,为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赋能,是北大荒数字农业发展的目标。

  “发扬北大荒精神,加强垦地合作”

  ——北大荒“惠”种地

  都说北大荒地种得好,好到什么程度呢?一个北大荒都装不下!

  “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发扬北大荒精神,加强垦地合作,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正是这种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定了北大荒走出去的信心和决心。”杨宝龙说。

  在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北大荒用400亩水稻示范田,再现“陕北好江南”;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北大荒建设500亩示范田,落实土地全程托管18万亩,示范带动200万亩,亩增产40公斤;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北大荒打造577亩青稞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仅用一年时间就提高当地青稞单产50公斤……

  示范、打样,一块块“北大荒样板田”,在中国版图上逐一点亮,集成度高、技术先进、装备精良、体系健全的“北大荒标准”被不断复制、推广,这就是北大荒敢于示范引领乡村振兴的优势。

  新形势下,在北大荒,在黑龙江,乃至全国,“垦”与“地”之间都不再只局限于简单的合作,而是上升到垦地融合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上来。

  组建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完善探索新模式,北大荒蹄疾步稳地为全面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做足准备。

  2021年7月23日,黑龙江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将“全面实施‘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推进垦地融合发展”正式写进了报告中。彼时,北大荒的23家区域农服中心已经遍布全国垦区内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今年底,北大荒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面积预计将超过5000万亩。

  今年国庆期间,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村村民个个喜气洋洋,北大荒整村托管的2.43万亩大豆收获,预计平均亩产452.5斤,产量比往年提高了30%以上。

  “我这390亩地,往年亩产最多320斤,今年每亩地比去年多了130斤,每亩地就多收入300多元。”赵光村种植户许庆增这几天乐得合不拢嘴。

  “我们把北大荒‘双控一服务’模式应用到土地托管中,仅化肥统供就为农户每亩节省7元左右,‘农业五统一’‘农机六统一’,又集成了测土配方施肥、大垄高台双行密植等十余项增产措施,托管地块的作物产量、品质和效益得到全面提升。”赵光农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李海成介绍,刚刚收获的粮食在地头就直接变现,村民们齐声称赞这种模式好。

  大三江垦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是今年北大荒集团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力作。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主导下,3月23日,北大荒集团与佳木斯市正式签约,开启了大三江一体化发展之路。

  北大荒有技术、有机械、有模式,佳木斯有土地、有场景、有政策。双方今年落实了16个乡镇的土地托管,完成了全程托管42.5万亩,单环节托管146.785万亩次,预计粮食单产平均增幅15%-20%,每亩增加收益128元,这也更加坚定了合作的信心。

  在探寻中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路上,北大荒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和生产方式,为“农业航母”源源不断注入澎湃动能。“十四五”期间,北大荒集团力争完成3.65亿亩农业社会化服务任务,实现粮食产能500亿斤,进军世界500强。

  发展的底气来自改革。近年来,北大荒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以政府行政职能移交暨办社会职能改革为重点,按照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压茬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协调推进多项配套改革,如期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农垦改革任务,为发展打牢了基础、提供了动力。

  “我们一直牢记总书记嘱托,用心打造农业领域‘航母’。这个‘航母’,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航母’,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航母’,是一切为了中国农业一切为了中国农村一切为了中国农民的‘航母’。”北大荒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坚信,北大荒的战略使命,就是要带动更多村集体壮大,引领更多农民致富。

  因战略而生、因粮食而丰、因科技而兴、因改革而变、因担当而行的北大荒,正在“二次创业”路上蜕变发展,在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上奋力开拓。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