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京投发展(60068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技术创新赋能TOD开发,京投发展持续提升城市效率与幸福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1-16  京投发展内幕信息

来源 :和讯网2023-11-16

  “目前,震振双控技术在国内外尚处于开始阶段,研究成果应用之前要经历专家论证和装置性能足尺实验等多个阶段。”11月5日,在面向TOD开发的建筑震振双控技术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周福霖着重介绍了轨道交通震振双控技术的应用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周福霖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周福霖

  会上,来自建筑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TOD开发的前沿技术,推动我国建筑结构行业的技术进步。京投发展(600683)旗下公园悦府、琨御府、岚山、北熙区等项目,作为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典型案例被多次提及,其中,京投发展岚山提供场地,开展车辆段上盖工程原位动力试验,吸引与会者现场观摩。

  据介绍,建筑震振双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振动控制技术进展的重要成果。该技术是指利用包含竖向隔振和水平隔震模块的三维隔震(振)支座,实现结构竖向微振动和地震引起的水平震动的双重控制。这项技术对于支持城市TOD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TOD开发前沿技术取得新突破

  此次交流会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专家、总工程师束伟农,以平西府车辆段开发(京投发展公园悦府)、五路停车场开发(京投发展琨御府)、北安河车辆段(京投发展岚山)和东坝车辆段(北熙区)开发为例,介绍了震振双控工程设计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总工程师束伟农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总工程师束伟农

  北安河TOD项目总体设计,进行震振双控,建立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得出通过改变布置方式能够取得更好的隔振效果的结论。

  在《地铁周边建筑三维隔振技术研究》主题报告中,清华大学教授潘鹏分享了对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咽喉区全部盖上建筑使用3D-RFPS支座进行震振双控,在咽喉区上盖建筑中,施加竖向振动激励验证支座的隔振效果,进行水平推拉试验模拟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隔震情况。

  清华大学教授潘鹏清华大学教授潘鹏

  建筑震振双控技术经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已初步证明了其在提升建筑隔震性能和舒适度方面的优势。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与应用,也在持续不断的探索中取得新突破。

  “随着轨道交通与TOD模式的繁荣发展,针对震振双控支座的研发逐渐热门。”全国工程勘查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丁洁民认为,目前震振双控产品的应用仍然较少,关于振动控制评价方法的改进、震振双控支座的数值模拟、震振双控结构的振(震)动响应控制情况、震振双控设计理论等方面国内外研究尚不全面,仍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

  全国工程勘查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丁洁民全国工程勘查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丁洁民

  持续精进效率×幸福的产品实践

  作为此次交流会的主办方之一,京投发展专注深耕TOD领域,在减振降噪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取得十多项专利技术,并与高校、机构不间断地进行合作,强化产学研联动,推进建筑震振双控技术取得新突破,将减振降噪这件事越做越好。

  有了先进的建筑震振双控技术加持,京投发展将具备打造更复杂的、更高能级的、更大规模的TOD产品能力。

  事实上,TOD开发模式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在减振降噪专项研究体系之外,京投发展还研发了多项TOD技术体系并落地实施,如客户场景研究体系、盖上主题公园专项研究体系、盖上咽喉区功能专项研究体系等。

  对于TOD开发而言,具备了稳定的复杂结构打造能力、领先的减震降噪核心能力、卓越的架空园林营造能力、复杂的立体交通组织能力之后,仍有进一步的探索空间。

  近年来,京投发展从技术、经验主导走向用户中心主义,回归产品与服务的底层逻辑,让用户融入需求满足、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以持续的精进创新回应时代和用户的变化。

  以京投发展北熙区为例,项目以精研方式了解用户需求,分别从场景、触点、需求、痛点四个层面对用户需求进行了分析,绘制场景路径的用户体验地图,通过需求、年龄、时空三个维度,结合触点捕捉,形成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的分类和排序,最终生成了北熙区的产品设计和服务设计。

  在京投发展总裁高一轩看来,TOD开发就像雕琢璞玉,用创新突破限制,最终交出一个妙趣横生的作品,正是TOD的趣味性和二次价值创造的地方,这一价值创造的过程对从业者来说也是一种机遇。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