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闻泰科技(60074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三星手机将重回中国?与闻泰科技签代工大单,这次能翻盘吗?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4-12  闻泰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北向财经2023-04-12

  

  三星手机可能要重回中国市场了。

  前段时间,闻泰科技在官网发布公告称,拿下了三星2023年度手机及平板产品的ODM订单。

  依据此前媒体发布的消息,这笔订单包括2500万部手机以及2000万部平板电脑。

  

  自从2016年Note7“爆炸门”事件后,三星手机就逐渐淡出了中国市场。

  对中国消费者而言,三星手机似乎已经是“年代久远”的产物,大街上难得一见。

  不过,尽管三星手机在中国卖得并不好,但三星却并不想放弃这块庞大的市场,近年来从未停止喊话“we are back”。

  尤其是在过去3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进入寒冬期,中国市场对于三星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早在去年年初,就有媒体报道三星成立了新的中国团队,并命名为“中国市场创新组”,专门负责中国市场的营销战略,分析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喜好。

  如今,三星与闻泰科技签署这笔代工大单,再次释放重回中国市场的信号。

  但关键的问题在于,现在的中国人对三星还买不买账?

  这次重回中国市场,三星能翻盘吗?

  

  国际市场表现强横,却在中国遭遇“滑铁卢”

  虽然三星在中国的市场持续低迷,但在全球市场上,其出货量依然排名第一位,就算苹果也不是对手。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调研数据显示:

  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是三星,占比22%,紧随其后的才是苹果,占比19%。

  

  但国际市场拥有强势表现,三星在中国却遭遇了“滑铁卢”,2021年市占率仅有0.6%,排名被包含在了“其他”范围内。

  提及三星,多数人第一印象都是当初闹得沸沸扬扬的“爆炸门”,紧接着就是“对中国用户区别对待”。

  要说三星近年来有什么产品,乃至于具体的手机型号,普通消费者很难说得明白。

  也正是因为在中国的发展走起下坡路,自从2018年开始,三星开始陆续关闭在中国的工厂,转而搬去了印度、越南等地。

  如今,三星在华早已被边缘化,当初所占领的手机市场,也已被一众品牌所瓜分干净。

  

  小心试探,准备卷土重来

  尽管三星近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几近于无,但它并没有从中国“全面退出”。

  恰恰相反的是,三星一直在小心试探,不停地做出努力,希望能够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观看这两年的综艺节目,我们不难发现三星大手笔投放了不少广告。

  比如湖南卫视大火的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里面“哥哥们”所拿的手机,无一例外都是三星的一款折叠屏手机。

  再比如浙江卫视的一档慢综艺节目《追星星的人》,也是由三星进行冠名的。

  除了花大价钱赞助综艺外,我们还能看到三星在其他方面的努力。

  随便打开一些社交媒体,很多网络红人都在给三星的折叠屏手机推广、种草,获得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喜欢。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调查数据显示:

  43%的受访者都注意到了三星推出的手机新品,并且被贴上了颜值高、屏幕大、防水性能好等标签。

  显而易见,对于重返中国,三星属实下了不少功夫。

  三星还有没有机会?

  其实,当初三星之所以会从中国败退,并不单纯因为Note7“爆炸门”事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自从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后,小米、OPPO、VIVO等国产品牌迅速崛起,凭借着主打性价比,逐渐站稳了脚跟。

  2013年时,三星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呈下降趋势,2015年甚至跌出了TOP5。

  另一方面,三星产品定位本身就存在问题,当初基于旗舰机型推出的减配版A系列,因高昂的售价与性能严重不符,一度被国人称为“智商机”。

  一边是国产机的“低价高配”,一边是三星的“高价低配”,消费者自然不会当“冤大头”。

  

  最后也是中国消费者最不能接受的,是三星对中国有种莫名其妙的傲慢心态。

  2016年“爆炸门”事件发生,三星宣布召回全球已销售的250万台Note7手机,但唯独不包括中国。

  直至被有关部门约谈后,三星才不情不愿地宣布,召回在中国销售的1858台Note7手机。

  再拿今年发布的S23系列新品来说,国外市场“先行者(全款预购新品的消费者)”都有价值1700元的免费储存升级服务,可以免费将8G+256G的手机升为12G+512G。

  可轮到中国呢?

  “先行者”变成了“先坑者”,要么选一个蓝牙耳机,要么以旧换新补贴600块钱。

  更过分的是,即便没有全款预购,也能享受这些优惠。

  因此,三星要想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改变之前那种“洋牌子”的傲慢做派,真正拿物美价廉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来说话,拥抱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否则,把中国消费者当成任意愚弄的“傻子”,即便一次次地喊着“重返中国”,也只会一次次地铩羽而归。

  

  写在最后:

  鼎盛时期,三星在中国市场份额占比一度超过30%。

  但是,一系列的“谜之操作”后,三星手机彻底被中国市场所抛弃,沦为了“其他”。

  如今三星想要卷土重来,如果继续保持对消费者的傲慢、对中国市场的傲慢,失败仍是等待其唯一的结局。

  举报/反馈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