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上实发展(60074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上实发展旗下子公司涉及“融资性贸易”26亿应收账款或打水漂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1-19  上实发展内幕信息

来源 :子尘说财经2022-01-19

  日前,上交所要求上实发展查一查旗下子公司上实龙创的应收账款,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经查,上实龙创应收账款高达26.15之多,其中一部分还涉及融资性的贸易,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账款获将收不回来。

  这类消息一出,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很大反响,1月12日,上实发展开盘走低,盘中大跌8%,一度探底,形成低开低走的局面,截至当天收盘,上实发展收报3.99。下跌了5.32%。

  

  上实龙创是上实发展的控股子公司,所以这两个公司需要做合并报表。根据上实发展给出的财报,2018年-2021年9月,上实发展的合计净利润为26.7亿元。而上实龙创的营收类账款就有26.15亿元。这样算下来,如果这笔款项收不回来,那么就意味着,上实发展在过去的三年的时间,白忙活了!具体分析在下文

  然而,上实龙创的应收账款存在风险的背后似乎跟去年的“转网通信”有一些关联。据媒体报道,去年的5月份,上海电气发布风险提示,公司表示,旗下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出现逾期的情况,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对母公司造成83亿元的损失。此后,包括中天科技(600522.SH)、汇鸿集团(600981.SH)、凯乐科技(600260.SH)、中利集团(002309.SZ),等多家上市公司因为货款逾期而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而这次暴雷的上实发展也曾出现在“专网通信”的骗局当中。

  1月11日,上交所要求上实发展披露其下属子公司上实龙创的26.15亿元应收类账款存在部分不可回收的风险,其中涉及的融资性贸易。

  对此,上实发展表示,将尽快查明上述事项,并且做出相关的风险评估,是否存在对公司2021年度经营业绩影响。

  

  根据公开资料,旗下子公司上实龙创是上实发展的智慧城市产业数字化的运营商。在2021年上半年,上实龙创的营收为6.21亿元。净利润为-1.52亿元。总资产为35.2亿元。总负债为28.27亿元。净资产6.9亿元。值得强调的是,这家公司的总资产为35.2亿元的公司营收账款却有25.15亿元,而且还存在无法回收的风险。

  因为上实龙创是上实发展的控股子公司,需要合并报表,所以,一旦这26.15亿元的账款收不回来,就势必波及母公司的经营业绩,甚至会出现亏损。

  我们都知道,2021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形势并不好,受到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上实发展的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下滑的迹象。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上实发展的累计营收为40.25亿元,净利润为3.44亿元。公司同期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滑了10.4%和19.84%。到2021年三季度末,上实发展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51.08亿元、5.89亿元,分别下滑了3.52%、8.75%。从2018年到2021年9月末,上实发展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58亿元、7.82亿元、8.18亿元和4.08亿元。

  咱们来算一笔账,母公司这三年来的总利润为26.66亿元。而旗下子公司的应收账款为26.15亿元!好嘛,如果这笔钱收不回来,那么母公司就白干了三年。这货直接把母公司这三年来的总利润全给败光了。

  2021年3月,上实发展发布公告,2021年公司计提各类资产的减值为2.31亿元。其中坏账是8078.05万元。其中涉及控股子公司上实龙创的部分项目合同纠纷、违约风险和续期而造成的预计信用损失约为5045.83万元。除此之外,公司计提的5011.34万元的资产减值和上实龙创有关系。公告披露,上实龙创与部分采购方的合同当中,预计无法收回款项的计提减值准备金额是在2029.45万元。

  

  

  据了解,上实龙创是2016年上实发展收购的,收购后,上实发展的声誉价值为2.59亿元。但是到2021年9月份的时候,上实发展的商誉价值为2.20亿元。也就是说,上实发展收购上实龙创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商誉提升,而且还陷入了应收款项未能收回的窘境。为此,笔者认为,这笔买卖,对于上实发展来说,很不划算。

  子公司出问题,母公司跟着遭殃,这事儿,上实发展并不是第一家,在2021年的5月份。上海电气持股40%的控股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出现了应收账款逾期。而这一逾期就会导致其母公司的归母净利润造成83亿元的损失。彼时,市场上就有人指出,其业务主要就是融资性贸易。

  所谓融资性贸易就是通过买卖之名,行借贷融资之实。其主要是民营企业和国企的相互配合,民营企业借助国企的商誉和良好信用,凭借与目标客户签订的贸易合同从而获得融资。然后与国企分成。

  这样说来,上实发展也存在上述的那种情况。虽然上实发展并没有在公告中披露上实龙创的欠款方以及交易内容。但是在2020年底,有一起采用贸易空转套取资金的刑事判决中,涉事企业就有上实龙创。

  

  2020年12月23日,中国裁决文书网上就发布了编号为(2020)皖0122刑初429号的《谭剑波受贿一审刑事判决书》在这一刑事案件中,上实龙创就有参与其中,具体内容笔者就不多做阐述。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上实发展2022年的应收账款暴雷事件,或许就涉及旗下子公司做大经营规模而与民营企业进行虚假贸易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月,国务院发改委发言人就曾明确表示,坚决禁止融资性贸易行为,发现一起,通报一起,追责一起。这几年在禁止融资性贸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效地夯实了国企债务风险防控基础,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企业想要发展就要脚踏实地的做实事儿,将精力都放在公司运营上,而不是采用“融资性贸易”这一条捷径。对于企业来说,“融资性贸易”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风险,就拿这次的上实发展来说,如果旗下子公司不能将26.15亿的应收账款收回,那么就意味着母公司的三年经营全部付诸东流。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