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通策医疗(60076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终止收购、放弃股权代持!“牙茅”通策医疗怎么了?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2-16  通策医疗内幕信息

来源 :民营院长俱乐部2023-02-16

  市值500亿,被行业称作“牙科茅台”的通策医疗接连传出了两条令人唏嘘的新动向。

  就在今天(2月15日),通策医疗先后发布两条公告称,公司将终止收购浙江和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且解除有关重庆存济口腔医院有限公司项目的股权代持。

  

  

  终止收购+放弃股权代持

  “牙茅”通策医疗风云骤变

  据了解,通策医疗此次终止收购的和仁科技,是国内较早进入临床医疗信息化的产品服务商之一。

  2022年5月,通策医疗曾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受让和仁科技29.75%的股份,成为和仁科技第一大股东,交易金额7.69亿元,目的是提升医疗信息数字化能力。

  公告中,通策医疗表示,和仁科技成立至今一直专注于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目前拥有成熟的技术体系、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丰富的总体解决方案和大型项目实施交付经验,能够满足大型医疗机构客户的建设需求。

  而通策医疗正在向医疗服务专科领域高精尖发展,离不开医疗数字化的布局。为公司各医院的高效发展提供高速的增长引擎,需要智能化的诊疗空间,构建大数据平台与人工智能平台,整理、分析医院运营情况与客户的健康信息,通过智能分析输出高质量的诊疗、运营管理方面的分析成果,提升医疗质量与运营水平,成为未来各个医院升级的看板。

  不过当时,通策医疗这一“掏空口袋”的做法并不被市场看好,有人直言通策医疗这一决定“投资标的差,浪费现金流”。甚至在并购公告发布后的第二天上午,通策医疗高开低走一路下跌,一度被资金砸至跌停。

  至于另一家解除股权代持的重庆存济口腔医院,据医院官网介绍,是一家由通策集团和重庆宏融资本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授牌,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口腔专科医院。

  该院总面积2万平方米,配置牙椅250台,床位50张。设有牙体牙髓、牙周黏膜、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种植、口腔综合预防、儿童口腔等专业学科,同时有影像、药房、消毒供应中心等医技辅助共享科室,以及数字化正畸中心、数字化早矫中心、数字化种植中心、舒适化治疗中心、微创治疗中心等临床特色治疗中心。

  尽管这一次,通策医疗终止和仁科技的收购,公告中明确写道“各方无需对协议终止承担任何违约责任;通策医疗向受让方支付的预付款1亿元及实际产生的利息,根据原协议约定的时间原路退回收购方”;

  和仁科技也表示“本次协议转让事项终止不会影响公司日常经营和财务情况,不会对公司的持续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算是一次损失不大的“和平分手”。

  但一日之内,通策医疗不仅暂停了先前寄予厚望的“医疗数字化的布局”,同时放弃了一家三级民营口腔专科医院的控股,还是引起了一片哗然。

  多事之秋

  董事长曾被证监立案

  “民营院长俱乐部”注意到,今天发布的公告中,与通策医疗有关的,还有一份来自上交所的纪律处分决定书。

  

  该文件表示,上交所决定对通策医疗实际控制人暨时任董事长吕建明予以公开谴责,对公司及时任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王毅、时任董事会秘书张华予以通报批评。

  据查,公司及有关责任人存在以下违规行为:关联交易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出资情况披露不准确以及财务资助情况披露不准确。

  其实早在2022年8月22日,通策医疗就曾发布公告称,公司相关人员于当天收到浙江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通策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釆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指出公司存在关联交易未披露、财务资助及投资出资情况披露不准确、上市公司独立性欠缺三大问题。

  其中,“财务资助及投资出资情况披露不准确”部分,“通策医疗投资壹号基金”就被提及。

  浙江证监局表示,通策医疗投资壹号基金公告中称“货币形式逐期同比例出资”,但是公司2021年10月19日向壹号基金出资1.432679亿元,公司实控人兼董事长吕建明2021年12月30日出资1.5亿元;其他方截至2022年7月1日累计出资1.5亿元,尚有5000万元出资款未到位。

  也就是说,通策医疗“其他方出资的实际情况”与公告披露不符。

  最终,决定书指出,通策医疗董事长吕建明、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王毅、董事会秘书张华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决定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后来,吕建明在公司半年报业绩会上对此回应称:“壹号基金存在的情况主要源于控股股东及公司对规则理解认识不够,认为壹号基金后续收购、投资等事项可由公司权力机构自行决定,故没有进一步在收购事项履行决策程序并披露。”

  至于上述问题,通策医疗表示:已经整改完毕。

  经营承压

  龙头地位是否摇摇欲坠?

  作为浙江地区的口腔连锁龙头,在全国营业有口腔医疗机构 65家的老牌企业,通策医疗近年来业绩其实还不错。

  2019年-2021年,该公司实现营收19.31亿元、20.88亿元、27.8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66亿元、4.93亿元、7.03亿元。

  具体到各项业务,2021年,通策医疗的种植、正畸、儿科、修复、大综合营收占比为17%、21%、20%、16%、26%,营收规模在4亿元-7亿元之间。

  不过,2022年的半年报中,通策医疗出现了比较罕见的净利润负增长。

  据公司半年报显示,通策医疗上半年营收13.18亿元,同比增长0.05%;净利润为2.96亿元,同比下降15.73%

  分季度来看,通策医疗第二季度实现营收6.64亿元,同比减少3.34%;实现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减少30.72%,二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另一方面,通策医疗近几年来股价屡次大幅度下跌的现象,也很难不引起投资者关注。

  自2021年6月创造421.99元/股的历史高点后,通策医疗股价一路下行,市值已从1340亿的高位跌至现在的500亿,不到2年的时间内市值蒸发超过60%。

  除了前文提到的2022年5月受让和仁科技后造成的“停板”外,8月15日,受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影响,通策医疗股价跌幅超过9%。

  好在后来,9月8日医保局新通知的发布,明确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不超过4500元每颗,通策医疗等一批牙科概念股集体高涨。

  2023年2月15日,也就是今天,在通策医疗两份公告发布后,通策医疗的股价也出现了幅度不小的下跌。

  一系列事件的爆发,不禁让人感慨:曾经备受市场瞩目,让投资者收益颇丰的通策医疗,到底怎么了?

  在如今的口腔市场上,瑞尔集团、美皓集团先后登陆港股,华美牙科、蓝天口腔、可恩口腔、恒伦医疗入场新三板及创业板竞争,A股市场上也有皓宸医疗(融钰集团)在发光发热。

  通策医疗作为“牙茅”,虽然在市值和营收方面,依旧占据绝对优势,但是竞争对手咬得紧,自身又接连曝出问题,或许还要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