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广誉远(60077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老字号广誉远前三季度净利润2449万元,销售费用达5.28亿元,曾平均每天办7场学术会议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0-31  广誉远内幕信息

来源 :华夏时报网2023-10-31

  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发布了三季度业绩公告,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9.38亿元,同比增加14.19%;归母净利润约2449万元,归母扣非净利润1364万元。

  从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下降19.87%,归母净利润1442万元,归母扣非净利润268万元。

  在营收、净利增长背后,广誉远的销售费用也跟着“水涨船高”。据最新的三季度报,广誉远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5.28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约13%,占前三季度营收的比重,即销售费用率约56%。而在去年,广誉远的销售费用为历史最高达到8.54亿元,其中超过80%的是市场推广费。

  对于第三季度营收下降以及销售费用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联系采访广誉远,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精品中药销量上涨

  官网介绍,广誉远始创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其间历经广盛号药店、广升聚、广升蔚、广升誉、广升远、山西中药厂、山西广誉远等十几个商号药厂更迭。在清代曾与广州陈李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为“四大药店”,现为山西省中药企业典范,并在2006年成为首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

  中成药是广誉远的核心业务,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医药工业主要包括传统中药、精品中药和养生酒三大板块,拥有104个药品注册批件、1个保健食品许可批件、1个白酒许可批件、237个商标和24项专利技术。公司控股子公司山西广誉远共有36个药品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62个药品入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

  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是广誉远旗下的明星单品,归属公司的传统中药精品中药业务板块。其中龟龄集是内科药物,定坤丹则是妇科药物,龟龄集是国内目前为止存世最完整的复方升炼技术的活标本,被誉为“中医药的活化石”,其与定坤丹均为国家保密品种。

  近几年,广誉远的业绩增长显露疲态。据财报数据,广誉远2021年前三季度和2022年前三季度均为亏损状态。今年前三季度,广誉远实现同比扭亏为盈,其中,第三季度销售精品中药占比增长,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15.22 个百分点。

  不过,广誉远今年前三年季度的业绩与高峰期相比仍存较大差距。wind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23年共计20年的时间中,广誉远前三季度营收高峰是在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10.22亿元,同比增长38.48%,同期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118.14%。

  另外,2022年年报显示,广誉远传统中药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占总营收的62.65%,精品中药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占总营收的28.01%,养生酒实现营业收入0.20亿元,占总营收的3.01%。从以上数据来看,该公司主要还是以传统中药业务为主,精品中药只占其营收的28.02%,

  另外,《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广誉远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猛增754.33%,原因是广誉远终端纯销增加,且持续加大清收力度,推行现款发货,致使回款增加所致。

  广誉远从2022年4季度开始逐步推行现款发货政策,并加大应收账款清收力度。不久前,曾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时称,“据山西省一些经销商反馈,他们向公司现款要货公司都不发货,货包括公司生产的安宫。”对此,广誉远回应称,公司持续推行现款发货政策,并不断精细化营销管理,对发货的审批和安排,会结合公司库存、需求单位库存等情况。您反馈的情况,经向公司销售部门了解,存在较短时间内,公司供应不及时的情况,今后公司会做好产供销的统筹安排,提高供应效率。

  销售费用居高不下

  广誉远的产品营销模式在药企中很常见。2023年半年报显示,除了对于部分药品在部分地区采取代理销售模式外,广誉远的大部分传统中药、加味龟龄集酒以及部分养生酒采用协作经销模式进行销售,将产品销售给医药商业批发企业,并提供产品知识辅导与培训及售后服务。

  对于精品中药及部分养生酒,广誉远采取经销模式,将产品销售给与区域合作伙伴设立的国药堂和经销商,由其零售给消费者。

  但是,广誉远不断走高的销售费用引发关注。2020年至2022年,广誉远的销售费用分别约为5.84亿元、7.82亿元和8.5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2.12%、91.57%和85.82%。广誉远在2022年的全年销售费用成为历史最高,其中,市场推广费占销售费用的比例最高,达80%以上。

  从具体构成来看,广誉远的销售费用包括职工薪酬、办公费、差旅费、交通费、广告费、市场推广费、会议费等多项。

  对此,广誉远解释称,“2022年度公司为降低渠道库存,增加终端销量,报告期内适度控制发货。围绕终端纯销开展一系列推广宣传活动,在各个条线合理发生相应的销售费用。”

  不过,上交所依然对广誉远下发了监管工作函,要求广誉远说明并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分析销售费用远超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合理性。

  据广誉远在回复文件中披露,在2022年8.54亿元的销售费用中,学术推广费占了2.5亿元。而学术推广的主要手段就是学术会议,2022年,广誉远在医院开展了2629场会议,一共花了2.17亿元,平均每天就有7场。而在同行可比的14家公司中,2022年,南新制药60.52%的销售费用率最高,但也远低于广誉远。

  销售上依赖学术推广,已经成为眼下广誉远无法回避的问题。2023年上半年,广誉远的销售费用为3.66亿元,同比增加43.44%,占当期营收的 55.12%,销售费用中占比最多的仍是市场推广费,达到2.78亿元,占总销售费用的75%;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5.2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66亿同比增长约13%,占前三季度营收的比重约56%。

  广誉远销售费用持续攀升并没有带来稳定的营收。2020年、2021年,广誉远的营收连续下降,分别为11.09亿元、8.54亿元,同比增长-8.85%、-23%;2022年广誉远的营收转为正增长,实现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16.44%。

  2020年至2022年,广誉远的归母净利润连续下滑,分别为 0.32亿元、-3.16亿元、-3.99亿元,同比增长-75.40%、-1088.17%、-26.08%,在2021年由盈转亏后,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两年亏损,2022年的亏损扩大至近4亿元。

  今年以来,广誉远业绩状况有所改善,前三季度实现同比扭亏为盈,不过第三季度营收仍是下滑。一个重要的市场背景是,第三季度开始不久,医药领域的反腐集中整治即拉开大幕,销售费用、学术推广成为药企的敏感词。

  “如果销售费用的不断增加并没有带来营收的同步增长,说明产品的销售难度比较大。”医药行业独立评论人肖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药企的销售费用高于可比企业,但宣传营销不利可能导致知名度却不如同行,另外从具体产品来看,是否更贴近市场的需求,也会带来销售额的高低区别。他认为,目前来看,广誉远虽然拥有国宝级的产品,但市场知名度还没有足够充分建立。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